黃茜西
摘要:為了全面提升變電站常規化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操作管控一體化結構,推動變電站管理工作的全面進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時間的基本需求。本文分析了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的意義,并著重討論了管理內容,對優化管理效果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內容
伴隨著電力系統的全面發展,要想更好地滿足人們生產生活對于電能的實際需求,就要打造一體化管控平臺,維持電能管理工作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
一、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的意義
一方面,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實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并且順應大檢修的發展趨勢。傳統單一化的檢修技術處理方案已經無法滿足檢修的實際需求,所以,要結合檢修管理內容及時排除故障問題,從而實現高質量管控目標,為電能輸送工作的全面落實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工作也能提升資源的利用率。盡管電力行業發展前景較好,但是依舊存在專業運維人員短缺的問題,正式借助一體化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的人員監管機制,合理性調配人員資源,進一步推動檢修人員一崗多能水平的進步,也能提高工作水平。
綜上所述,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的基本內容
為了充分發揮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工作的價值和優勢,要按照標準化流程落實相應工作,建構完整的一體化控制體系,維持應用效果的同時,提升資源利用率。
(一)操作流程
1.停電處理
在變電站檢修操作工作中,當相關執行部門獲得上級下達的任務后,要聯系調度相關人員,依據實際情況調配具體的停電時間,從而保證操作指令落實的合理性和規范性。然后,值班人員要將操作任務合理安排落實到相關責任人,不僅要明確操作內容也要對分工項目予以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理操作工作中,為了保證內容處理的完整性,發令人員和接令人員要在互通信息數據后,完整對照操作信息,按照規范標準落實反饋工作[1]。
2.基礎檢修工作
在電力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基礎檢修工作內容和管理單元非常關鍵,要結合檢修計劃落實相應的任務表,明確相關負責人后匹配工作內容。
第一,檢修過程要結合技術要求標準,配合一體化應用操作模式的具體要求,不僅要落實操作工作,也要明確檢修職責內容,從而依據對應的職責工作體系落實具體項目。例如,負責人在開展相應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組織工作的基本要求,確保停電操作和檢修操作規范相契合,從而維持檢修一體化處理的效率。
第二,負責人完成檢修工作相關細則后,要結合具體的記錄內容和信息標準對檢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予以關注,及時總結經驗內容的同時,確保能建立合理化的檢修結構。最關鍵的是,要及時填寫資料歸檔信息,保證送電工作能滿足實際要求。
3.送電工作
在完成檢修一體化工作內容后,就要按照實際標準實現送電工作,在送電應用模式中,相關負責人要結合工作情況和具體現場信息,有效并且及時完成操作任務的匯報。
一方面,值班人員接到操作任務單要明確操作人員責任和義務,也要了解監護人員的信息,保障監督機制的規范性。并且,任務發布人員要完成組織工作的布置會,確保任務應用控制的最優化。
另一方面,正式操作工作開始前,工作人員要檢修送電回路的基本接地故障問題、短路問題等,匯總設備真實狀態后,認定相應工作均解決才能完成送電。而在完成送電后,值班人員要及時完成數據的記錄,順利完成歸檔和整理工作,保證核查流程的規范性。
例如,2020年包頭供電局在經過10h倒閘操作和充電處理后,實現220kV變電站啟動送電工作,不僅能滿足新增負荷用電需求,還能增加地區的實際供電能力,為電網供電安全性、可靠性提供支持[2]。
(二)打造變電站智能管控一體化平臺
主要是配合一次設備在線監測數據融合,應用在變電站三維實景現實平臺中,確保系統巡視、系統分析、診斷以及預警等功能模塊都能落實到位,打造在線監測數據平臺。
三、優化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的建議
為了保證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工作的整體水平,要建構完整的控制機制,在規劃基本工作流程的基礎上,提升變電檢修交互處理的實時性效果,確保工作流程的規范性和應用管控的合理性。
(一)規劃工作流程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融合網絡計劃技術的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系統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能對變電站項目予以計劃性控制,配合網絡圖就能對檢修工序和檢修進度展開節點化管理,確保檢修工序的能滿足時間參數的標準,在確定關鍵路線后及時掌握相關人員的工作情況。
另外,在網絡計劃技術應用平臺中,還能對計劃內容予以優化控制,以便于管理人員能借助信息反饋結果掌握檢修工作的進度,更好地縮短變電檢修工作項目的工期,為關鍵線路綜合監督管控的優化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工序在網絡圖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時差,所以檢修工作也要結合實際情況配置彈性分析模式。
除此之外,對于一些非關鍵程序的檢修工作,變電檢修工作人員則要明確相應的路線內容,在組織檢修流程的基礎上,強化審核力度,保證檢修工作都能有序落實。
(二)變電檢修交互處理
物聯網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將物聯網技術和變電檢修技術融合,能建構更加規范的應用體系,充分發揮物聯網“感知、智能、互聯”的應用優勢,維持交互工作的基本平衡。
第一,感知層,著重進行信息的匯總和收集處理,有效了解相應情況,并且完成數據的控制,確保能為后續相關操作提供最基本的支持,提高變電檢修工作內容的精準性。
第二,網絡層,建立良好的實時性溝通平臺,以保證變電檢修工作都能及時、到位,并且依據網絡層匯總的信息參數,配合傳感器等基礎設施打造完整的交互處理平臺。
第三,應用層,有效配合控制檢修工作,建立更加完整且規范的檢修應用模式。
(三)優化檢修變壓器技術
對于整個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模式而言,變壓器的檢修工作是重中之重,要結合電磁感應原則有效了解變電站交流電壓的工作狀態。變壓器主要組成部分是磁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等,能依據各個元件的特性有效實現電壓隔離、電壓穩定處理等操作,只有保證變壓器的穩定性,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變電站一體化管理的規范性。所以,在一體化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融合技術方案和管理標準,確保相關試驗操作都能按照標準化流程有序開展[3]。
首先,耐壓試驗,是對變壓器絕緣體進行試驗分析,配合一體化管理方案,要指派專人進行試驗分析,并且著重檢驗耐久度、強度等,有效評估變壓器是否老化。
其次,局部放電試驗,判定故障問題時要應用一體化管理機制,不僅要保證試驗方案貼合變壓器實際運行情況,也要維持參數的穩定性和規范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工作中,不僅要意識到變電檢修工作的關鍵價值,也要全面提升檢修流程的規范性,維持綜合管控效果,及時分析和控制變電檢修危險點,為變電檢修工作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潘光輝,蔡金祥,劉寬,等.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初探[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3):2939.
[2]曹洋.關于35千伏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6):128-129.
[3]林軻.關于變電站檢修操作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探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1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