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明

摘要:為了提升10kV配網架空線路檢修管理工作的時效性水平,配置無人機成為了更多企業的選擇,能提升配網巡視運維的規范性和可靠性,并減少人工作業造成的人力物力損耗,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本文簡要介紹了無人機,并對10kV配網架空線路中應用無人機應用模式予以分析,最后對其應用前景展開討論。
關鍵詞:無人機;10kV配網架空線路;應用模式;應用前景
伴隨著電力市場的改革升級,配電網設備結構也越來越復雜,這就增加了配網作業的難度,傳統作業模式較為單一,智能化作業、自動化作業模式逐漸得到推廣應用,而利用無人機巡檢模式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水平。
一、無人機概述
若是按照平臺構型的角度對無人機予以分類,目前較為常見的就是固定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和多旋翼無人機。依據智能化升級轉型要求,要合理應用無人機對應型號,將其應用電網巡線工作中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便于及時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然后回傳以備開展相應工作。
綜合考量巡檢工作的要求,不僅要實現原地垂直升降和定點懸浮暫停的功能,還要實現快速巡檢,因此,一般會選取多旋翼無人機[1]。
二、10kV配網架空線路中應用無人機的應用模式
在10kV配網架空線路巡檢工作中,要綜合分析其實時性狀態,配網線路的桿塔間跨越長度并不大,一般會架設在人口數量基數較大或者是郊區位置,且線路結構中還安裝了刀閘、柱上開關、配電變壓器等,這就對無人機的性能提出了高要求,不僅要具備較好的可靠性,且機身最好是輕便小巧,并且具備較好的便攜性。與此同時,無人機需要搭載不同的監測模塊,從而及時開展故障巡視檢查工作,發現對應設備的應用隱患[2]。在巡檢工作中,無人機要搭載高速圖像模塊、紅外模塊、紫外成像傳感模塊、特高頻模塊以及超聲波局放傳感模塊等,從而搭建完整的傳感分析體系,有效提升無人機信息數據收集管理的規范性,確保能匹配技術參數配置要求。
(一)應用技術
一方面,利用飛行控制技術,無人機能實現地理信息匹配處理,并且能對線路和桿塔予以跟蹤定位,有效配合使用GPS技術,就能提升應用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效果。
另一方面,使用機體穩定技術,在巡檢作業中實現穩定飛行,并且GPS定位系統搭配紅外攝像技術方案,也能打造較為可靠穩定的運行環境,優化巡檢質量。
除此之外,配合使用快速對焦成像技術、測繪攝像曝光控制技術等,能在不同的作業環境中打造良好的作業平臺,提升巡檢巡查結果的可信度。
(二)應用模式
1.無人機與地面中繼模式
利用無人機有效連接車載設備,實現無線鏈路傳輸目標,并且,要在無人機向塔架上的中繼設備予以遙測信號和圖像信號的傳遞,有效利用中繼設備實現數據信息向地面終端的傳遞,保證測控指令等都能及時傳達,并且有效實現無人機的應用操作[3]。
2.無人機空中中繼模式
在無人機將獲取的遙測信號、圖像信號直接傳遞到中繼飛機上后,就會向著地面終端建立相應的連接模式,確保栽終信號指令的合理性,確??刂谱鳂I的規范效果符合預期。
3.無人機可視遙控模式
一般是應用在線路巡檢工作中,任務機若是和遙控設備距離較近,且兩者之間沒有非常大的阻礙物,此時,借助無線鏈路就能實現無人機、遙測設備的實時性通信處理。并且,無人機能建立有效的調制工作和壓縮處理工作,保證遙測信號以及視頻數據等都能實現有效的匯總處理,并且將其傳遞到終端,控制無人機的實時性作業[4]。
4.固定翼模式
一般是應用在應急巡檢工作中,或者是在防災減災工作中也能發揮其實際作用,維持基礎應用模式能實現大面積或者是距離較遠線路的處理。
三、10kV配網架空線路中應用無人機的前景
(一)線路巡檢中的應用前景
在傳統的人工線路巡檢工作中,因為地形因素、視線視角因素等限制條件,使得人工巡檢的難度較大,加之效率較低,因此成效不好。而借助無人機能大大提升各種環境的應對效果,結合巡視巡檢的基本需求匹配相應的線路模式即可,就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數據信息的收集管理,打造完整、安全可靠的巡檢方案。
第一,對設備運維狀態予以巡檢,利用無人機配合高清成像設備,就能及時對桿塔等基礎10kV架空配電線路設備予以檢查,并且能發揮模塊設備高分辨率全方位的應用優勢,直觀地掌握相應設備的應用狀態[5]。
第二,對故障予以巡檢處理,主要是搭載檢測模塊,能對整個線路的故障問題和缺陷問題予以快速精準的定位處理,并且配合無線通信模塊回傳相應圖像,保證缺陷檢測工作的合理性。
第三,智能檢測系統中,無人機還能充當整個檢測方案的中轉設備,配合通道接收智能終端的信號以及相關數據信息,完成實時性數據存儲管理,而在巡檢工作結束后就能將詳細數據回傳到控制中心。
第四,對災后應急搶險工作予以巡視分析,災后的環境較為惡劣,應用無人機能建立較為全面的分析視角,配合航拍技術就能及時了解線路和設備的受損情況。
(二)現場勘察中的應用前景
近幾年,將無人機技術和VR技術予以融合,能有效打造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應用框架,維持技術應用管理的效果。利用VR技術能引導操作人員實現沉浸式管理,VR眼鏡完成巡檢過程影像的回傳,提升操作人員對周圍環境和障礙物的感知水平,提供更加精準的故障處理建議,減少故障問題造成的影響。
另外,應用VR技術配合無人機就能對線路交叉跨越、T接點等情況予以實時性分析,配合GIS技術方案,提升現場勘察工作的綜合效果[6]。
(三)現場管控中的應用前景
在10kV架空配電線路管理工作中,應用無人機要完成廣角攝像頭的搭載處理,能實現-90°到30°的廣角旋轉,保證高空俯拍的及時性和規范性,并且,能對帶電作業現場的復雜情況予以集中分析,配合工作人員和監護人員就能保證作業的安全性。
另外,無人機還能實現遠程視頻傳輸,提升作業現場的可控效果,及時進行喊話提醒和調查取證,維持后續工作的合理性和規范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10kV架空配電線路中應用無人機,要充分發揮無人機技術的應用優勢,打造更加合理的控制平臺,更好地滿足配網工作的基本需求,輔助開展更多的業務,減少人員操作經歷的作業風險,優化工作質量和效率,為配電網供電安全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雷冬云,白劍鋒,溫智慧,等.基于無人機的10kV架空配電線路漂浮異物清除裝置設計[J].湖南電力,2020,40(5):78-81,86.
[2]楊鑫,周攀,李斌,等.無人機在10kV配電線路智能巡檢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21,18(10):102-106,247.
[3]黃朝增.旋翼無人機在10 kV配電線路中的運用[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6,35(6):65,68.
[4]陳斌,陳曉.陸空一體化巡檢機器人系統結構設計[J].中國高新區,2019(1):29.
[5]王赫男.無人機在山區10 kV配網運行維護中的應用[J].通信電源技術,2020,37(12):261-262,267.
[6]馬浩.無人機在大姚山區10kV配網運行維護中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8(4):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