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明明
摘要:為了提升抽水蓄能電站安全管理水平,要充分發揮帷幕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有事,有效優化防滲處理的綜合效果。本文結合工程案例,對抽水蓄能電站帷幕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方案展開討論。
關鍵詞:抽水蓄能電站;帷幕灌漿施工技術;應用方案
在工程項目中要適當采取帷幕灌漿技術流程,充分調研分析地質條件的同事,有效提高防滲處理的綜合水平,實現工程處理效果的全面優化。
一、工程案例
本文以某抽水蓄能電站為例,整體裝機規模為600MW,整體庫容為1800萬立方米,正是因為抽水蓄能電站規模較大,且地質環境較為特殊,因此,防滲處理難度較大,對防滲的要求較高。
一方面,抽水蓄能電站所處地質環境較為特殊,多巖層存在NW向裂隙,并且地下水活動和構造結構是的發育程度整體呈現由強變弱的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揭露存在規模較大的洞穴型溶洞,因此,存在管道型滲漏問題。
另一方面,工程項目區地下水是裂隙水、巖溶水等。
依據當地地區水庫防滲處理工作的經驗,擦求垂直灌漿帷幕防滲處理技術,配合施工技術應用要點落實相應方案。
二、抽水蓄能電站帷幕灌漿施工技術應用方案
在整個帷幕灌漿施工方案中,工程灌漿帷幕總深度為133000m,實際帷幕防滲面積為15.8萬立方米,具體方案如下:
(一)布置孔位
依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在水平區域設置2個區段的截水墻。
1)1#區段帷幕線總長為38.8m、布置32個帷幕灌漿孔,按照H001-H032進行編號,分內I序孔(8個)、II序孔(8個)和III序孔(16個)。
2)2#區段帷幕線總長為150m、布置96個帷幕灌漿孔,按照H100-H196進行編號,分內I序孔(24個)、II(24個)序孔和III序孔(48個)[1]。
(二)施工程序
為了保證帷幕灌漿施工技術操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施工程序方案,以保證相關工作細則都能落實到位,真正發揮技術應用優勢,提高抽水蓄能電站綜合管控水平。
第一,測壓管和排水孔的觀測,因為是特殊地質條件,因此,在觀測中要及時記錄地下水等相關參數的變化,避免影響施工項目的整體效果。
第二,孔位放樣處理。
第三,搭建施工平臺,并且確保材料、設備等相關準備工作都符合工程施工要求。與此同時,要完成變形裝置埋設等工作。
第四,對測壓管進行封堵灌漿,保證I序鉆孔到達接觸段,此時,要對涌水壓力、流量等基礎參數予以測定,確保相關參數都能在標準范圍內,減少安全隱患的留存。
第五,要對鉆孔位置和裂縫予以沖洗處理,若是遭遇斷層結構或者是破碎帶結構,就要進行鉆孔集中沖洗處理,然后配合適當的壓水試驗分析,觀察是否出現滲流或者是抬動變形。
第六,要對接觸段進行水泥灌漿,在灌漿凝固后進行第一段鉆灌,一般是改性水泥灌漿,實現機械壓力回填灌漿處理后鉆管孔移位處理。
第七,II序孔灌漿、鉆灌孔移位,III序孔灌漿、鉆灌孔和裂隙沖洗,并配合相應的壓水試驗和丙酮趕水。
第八,完成相關工序后,機械壓力回填灌漿,待凝14天后完成質量的階段性檢查,并且設置測壓孔鉆孔安裝。
(三)觀測
對于抽水蓄能電站帷幕灌漿施工技術應用過程,要想提升綜合質量效果,就要踐行完整的數據信息管理機制,完成實時性監測分析。
一方面,要對抬動情況予以觀測,在每次孔段壓水試驗和灌漿操作開始后,都要結合安全管理要求和施工質量標準完成變形觀測,并且確保抬動數值在0.02mm以內,若是出現抬動問題,則要及時進行降壓限流處理,完成數據記錄等工作。
另一方面,要對排水孔滲流量欲以觀測,在孔段壓水試驗和灌漿工作中,要對附近的排水孔滲流量數值進行記錄,一旦出現異常參數和情況就要及時處理,利用增加測量次數的方式分析相關原因,保證壓水試驗和灌漿壓力控制的規范性。
(四)埋設和封堵
對于抽水蓄能電站帷幕灌漿施工技術項目而言,為了確保整體流程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就要按照標準化流程有效落實相關工作,維持良好的技術運行狀態。
首先,抬動觀測時,要借助鉆機進行鉆孔處理,孔徑設置為Φ75mm,鉆孔深入基巖的情況為1.0m,并進行水泥砂漿的填充,配合四分鋼管。
其次,在施工項目開始前,拆除區段內的測壓管,完成封堵灌漿操作,并且要集中掃孔到原有的孔深位置,進行洗孔和簡易的壓水試驗操作,對應的試驗壓力為0.4MPa。
最后,測壓管封堵灌漿,一般是全孔段灌注處理,底板在沒有抬動的情況下,水灰比要設置為2:1,然后逐級增加濃度,整體灌漿壓力控制在0.6MPa。例如,此次工程項目中,滿足設計壓力參數的基礎上,漿液的注入率在1L/min以下后,實現連續灌注1h結束。
(五)鉆孔沖洗和壓水試驗
對于工程技術而言,要想維持整體技術水平和應用質量,不僅要踐行全過程質量監督機制,也要完成鉆孔沖洗、裂隙沖洗等工作,尤其是遭遇地質條件較差的孔段結構,鉆孔沖洗替代高壓處理,能減少對孔壁結構的破壞力,維持良好的安全環境。一般而言,裂隙沖洗過程中,對應的沖洗壓力是整個區段灌漿壓力的80%,要控制在1MPa以下,當回水清凈時結束,整體沖洗時間控制在30min以內。
除此之外,要進行簡易的壓水試驗分析,綜合評估凝聚時間、配合比情況等,以便施工技術應用效果能符合工程項目的質量標準和要求。
(六)灌漿
1.灌漿材料
依據灌漿設計要求,灌漿材料分為兩種,I序孔和II序孔采取的是改性水泥、III序孔接觸段采取的是AK樹脂材料,改性水泥應用量較大,所以要對其質量進行檢驗,保證新鮮度的同時確保沒有受潮、結塊等問題。
一方面,水泥漿液利用高速攪拌機,攪拌時間>30s[2]。
另一方面,AK樹脂采取現場臨時性配置的方式,滿足拌制混凝土要求。
2.制漿
改性水泥采取的水灰比控制在2:1、1:1以及0.8:1三個基本等級,針對地質結構帶吸漿量較大的孔段區域,則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水灰比。
3.灌漿特征
1)接觸段,基巖面以下孔深為0-1.5m,水平截水墻灌漿壓力為0.7MPa、南北截水墻灌漿壓力為0.6MPa,I序孔、II序孔應用改性水泥、III序孔應用AK樹脂。要求在低庫水位時進行灌漿。
2)第一段,基巖面以下孔深為1.5m-6.5m,水平截水墻灌漿壓力為1MPa、南北截水墻灌漿壓力為0.9MPa,I序孔、II序孔應用改性水泥、III序孔應用AK樹脂。要求在低庫水位時進行灌漿。
3)第二段,基巖面以下孔深為6.5m-11.5m,水平截水墻灌漿壓力為1MPa、南北截水墻灌漿壓力為0.9MPa,I序孔、II、III序孔均使用改性水泥。盡量在低庫水位時進行灌漿。
4)第三段,基巖面以下孔深為11.5m-16.5m,水平截水墻灌漿壓力為1.2MPa、南北截水墻灌漿壓力為1MPa,I序孔、II、III序孔均使用改性水泥。盡量在低庫水位時進行灌漿。
5)第四段及以下段,基巖面以下孔深為16.5m以上,水平截水墻灌漿壓力為1.3MPa、南北截水墻灌漿壓力為1.2MPa,I序孔、II、III序孔均使用改性水泥。盡量在低庫水位時進行灌漿[3]。
三、抽水蓄能電站帷幕灌漿施工技術應用效果
第一,對耗灰量進行分析,耗灰量參數的大小和裂隙充填的密實程度息息相關,而密實性往往決定了整個防滲水平的優劣,為此,要對耗灰量進行合理性的評估分析。1)不同巖性、巖組和風化程度采取對應的參數處理機制。例如,主壩地表要利用固結灌漿操作,然而地表屬于弱風化層,耗量較大。2)不同的工序和耗量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先完成施工的灌漿單元單耗要高于后完成施工的項目。由此可知,要結合技術要求和具體工程項目情況完善工序,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提升防滲效果。
第二,參數對比,對排水孔流量、涌水流量、涌水壓力等進行了分析,本次灌漿操作整體效果較好,實現了有效填充,并且,截水墻充分發揮了實際作用,提升抽水蓄能電站防滲整體水平。與此同時,對孔透水率進行分析,均滿足設計要求,無串、冒漿問題出現。
結束語:
總而言之,抽水蓄能電站帷幕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要結合實際予以優化,建立健全完整的控制方案,配合綜合性調控機制和處理機制,對整個技術工序予以監督,最大程度上發揮帷幕灌漿技術的應用優勢,提高防滲效果和耐久性,為工程項目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建平.淺談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夾層風化下帷幕灌漿試驗[J].浙江水利科技,2019,47(2):63-65,71.
[2]楊峰,張丹,宿生,等.海南瓊中抽水蓄能電站壓力鋼管帷幕灌漿孔焊接封堵工藝及改進[J].水力發電,2019,45(1):93-96.
[3]楊松.泰山抽水蓄能電站上庫帷幕灌漿時效性分析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