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淼
人大代表來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以維護人民利益為天職,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其作為衡量一名人大代表是否合格的最重要標準,全心全意踐行這一宗旨。
要“勤”于參與代表活動。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組織開展的代表活動都是精心安排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前黨委政府關注的重點工作、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可以幫助人大代表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為代表履職盡責提供更多支撐。人大代表要把握各類活動契機,積極參加視察、調研、約見、執法檢查、聽取工作報告等代表活動,群策群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要“樂”于做客代表之家。當前,代表之家或代表工作站已基本覆蓋鄉鎮街道一級,且實現了有場地、有人員、有制度、有記錄。為減輕代表壓力,代表之家通常會排出值班表,每天安排不同的代表輪流到崗值班、接待群眾。人大代表要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協調時間,珍惜這一平臺,風雨無阻地準時做客代表之家,傾聽來訪群眾的訴求。此外,很多地方正在探索建立線上代表之家,可以彌補線下代表之家在時間和地域上的限制,形成線上線下互為補充的生動局面。
要“善”于聯系人民群眾。聯系人民群眾不僅是個體力活,而且是個技術活,想要真正走進人民群眾的心坎里并不容易,僅靠做客代表之家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大量的努力建立起情感的紐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聯系群眾要做到點面結合,既要在整體上與全體選民保持聯系,也要特別關注一些重點群體的生活需求。擔任代表之所以光榮,是因為這一身份承載了更多的社會責任,人大代表常常要犧牲個人休息時間,深入市場、學校、醫院、社區、企業一線,拜訪父老鄉親,耐心地聽他們講述生活中的點滴,贏得他們的信任,從而獲取最具人間煙火氣的第一手資料。
要“勇”于破解民生難題。為保障代表履職盡責,我國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代表審議權、表決權、選舉權、提出建議、批評、意見權、言論表決免究權、人身特別保護權、執行代表職務保障權等權利,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及社會組織也都盡力為人大代表履職提供便利和幫助。人大代表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在人民群眾與國家機關之間搭起“連心橋”,不能簡單止步于提出建議或反映問題,要拿出“盯”的精神和“鉆”的勇氣,密切關注建議辦理進度,積極為人民群眾發聲和紓困,把人民群眾的好想法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好舉措,真正做到“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