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慧 綜述,戴鏡酈,陳 威,何其聰,陳 芬 審校
(1.湘南學院附屬醫院,湖南 郴州 423000;2.湘南學院教務處,湖南 郴州 423000)
人體蠕形螨分為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liculorum.Df)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brevi.Db)[1]。蠕形螨的分布呈全球性,人體皮質腺、毛囊腺、眼瞼板腺均為蠕形螨喜愛的寄居場所。面部好發蠕形螨,尤以油性、混合型偏干性或中性皮膚多見[2]。蠕形螨屬于條件致病性寄生蟲,即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或是合并其他細菌感染等誘因的情況下才可引起痤瘡、酒渣鼻、皮膚炎癥、毛囊周圍斑疹或丘疹、脫發等臨床癥狀[3],也可作為病因直接引發瞼緣炎、瞼板腺功能障礙、結膜炎等眼病,也常為疥螨皮膚病、耳螨病、過敏性皮炎等皮膚病的重要致病因素?,F將人體蠕形螨生活史、感染和致病機制、感染情況、人體蠕形螨病的預防及治療的研究現狀綜述如下。
蠕形螨隸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其類似于恙螨和疥瘡,可感染人類皮膚。蟲體介于0.1~0.4 mm,可分腭、足、尾三部,其中尾占2/3?;顒泳哂锌梢苿有裕^為緩慢,可附于空氣微塵、家具或是毛毯上,并在人類皮膚上進行繁殖[4]。以吸食宿主脂肪細胞、腺細胞或是上皮細胞的皮脂分泌物為主,也可以細菌、人體結締組織中的組織液或角蛋白為食。兩類蠕形螨(Df/Db)的寄生習慣具有差異性,前者常寄生于皮膚表淺的毛囊部位如雙下顎,喜群居,10:00-18:00為其溢出皮膚高峰期;后者則偏向寄居皮膚深部皮脂腺內[5],如胸背部,喜獨居,22:00-02:00是溢出高峰期。37 ℃是兩類蠕形螨最佳生存溫度,45 ℃為其活動高峰溫度,54 ℃為致死溫度。
2.1感染機制 蠕形螨在不同時間段均可溢出皮膚表面,Df以白天為溢出高峰,Db則以晚上為溢出高峰,因此常可通過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感染人體,所有人均為易感人群。由于Df/Db以吸食油脂為主,而人體皮質腺在面部、外耳道、頭皮及前胸后背分布豐富,所以均為好發部位。皮膚偏油性或是混合型肌膚均好發蠕形螨蟲感染。
2.2致病機制
2.2.1細菌感染 蠕形螨感染率日漸增加的趨勢與臨床癥狀無明顯關聯,因人與蠕形螨的共生在生理上來說是非致病性的,而所表現出臨床癥狀往往是在蠕形螨寄生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導致的結果。根據Df/Db以吸食皮脂為生的特點,在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螨蟲出入皮膚毛孔時將皮膚表面部分微生物帶入了體表的皮脂腺及毛囊,從而引起毛囊炎癥、皮脂腺炎,使皮膚表現出感染癥狀,如紅腫熱痛、丘疹形成,即痤瘡。然而,部分學者認為并非激發細菌感染所致,而是由于TLR2通過鈣離子依賴方式誘導刺激 KLK5蛋白酶的表達,而KLK5的大量表達可使其裂解抗菌肽成活性形式即LL-37,繼而使得表皮葡萄球菌大量增殖并分泌更多的脂肪酶[6],最終導致皮膚屏障的破壞,引發皮膚的炎性反應。若不及時處理,反復長久的蠕形螨病造成炎癥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會使得真皮層出現增殖性肥厚,嚴重者皮膚外觀出現橘皮樣改變,頭皮瘙癢甚至是脫發的發生。
2.2.2機體免疫功能 機體免疫功能的低下也是蠕形螨致病的機制之一。蠕形螨特異性免疫缺陷的患者,可以因蠕形螨的大量增殖,從而通過其螯肢破壞人體的毛囊上皮細胞,唾液細胞則分泌分解酶,從而使得皮膚屏障被破壞。進入真皮層后的蠕形螨誘導局部的單核巨噬細胞活化釋放致炎因子,從而誘導Ⅳ型超敏反應的發生,即形成以蠕形螨為中心的肉芽腫,臨床表現為肉芽腫型酒渣鼻或是丘疹膿皰型酒渣鼻。除了先天性免疫缺陷通過Ⅳ型超敏反應導致的蠕形螨病外,螨蟲及其代謝產物對于人體來說屬于異種蛋白,會引起皮膚組織反應而產生免疫反應即為獲得性免疫反應。機械和理化性刺激,如蠕形螨蟲的生理活動都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蟲卵及死掉的蟲體還會堵塞毛孔,造成毛孔粗大引起痤瘡等癥狀的發生。
2.2.3其他誘因 面部清潔狀態差、妝容厚、皮膚表面溫度高、肌膚狀態偏油均有可能刺激蠕形螨增殖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發生。
3.1蠕形螨的一般感染因素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蠕形螨的感染與其寄生的數量、寄生的時間長短和宿主機體抵抗力的強弱有著緊密關系。皮膚油多是蠕形螨感染的最直接原因,因為蠕形螨常寄生在人體油脂分泌比較旺盛的部位,以宿主的皮脂腺分泌物為食。蠕形螨的感染因素與皮膚自身的性質有比較大的關系,其中油性皮膚是造成蠕形螨感染的最主要的因素,個人衛生習慣不良與螨蟲的感染同樣也有關,例如每天清洗幾次皮膚和清洗皮膚的方式。此外,化妝品和潔面產品的品牌不同造成蠕形螨對皮膚的感染性也不同,如油性皮膚人群使用的化妝品或者使用的潔面產品內含堿較多的話則會造成螨蟲的感染率增加,相反如果使用去油和補水效果比較好的化妝品或潔面用品就會使蠕形螨的感染率降低。孔軍伶等[7]提到螨蟲感染與日常生活中直接和間接接觸有很緊密的關系。經常的群居生活會使螨蟲感染率增加,群居生活的人群中若經常共用同一件物品都會造成蠕形螨的感染率增加,越長時間的群居生活使人群蠕形螨的感染率會增加,說明混居生活與蠕形螨的感染率有一定的正比關系[8]。不同飲食習慣的人蠕形螨的感染率也不同,隨著科技日益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同樣也在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變得多樣化起來,在飲食過程中如果營養物質攝入得比較多,會造成機體分泌油脂的程度更高,從而給螨蟲提供了一個適合生存和繁衍的場所。
3.2蠕形螨的感染與免疫抑制 人體在感染蠕形螨后機體的免疫球蛋白通常會升高,所以血清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出機體內的免疫狀態。據報道發現蠕形螨患者與健康者之間的免疫球蛋白值并無顯著差異,而伴蠕形螨感染的酒渣鼻患者體內的免疫球蛋白E水平有所升高。當機體的免疫受到抑制后更容易引起蠕形螨的感染。機體營養不良時通常會引起免疫抑制,KAYA等[9]通過臨床實驗調查結果顯示100例營養不良兒童中有25例兒童感染了蠕形螨,31例的癌癥患兒中有10例感染蠕形螨,然而63例的正常兒童中就只有1例感染了蠕形螨。營養不良的兒童和癌癥患兒感染蠕形螨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7.37、27.29倍。當人體服用免疫抑制劑后同樣的蠕形螨的感染率會增加。在CHOVATIYA等[10]報道中4例腎臟移植受體者患上了嚴重的酒渣鼻,在他們的皮膚中檢出了大量毛囊蠕形螨。
4.1地區分布 蠕形螨感染較普遍,各地區感染不一,可能與氣候、居住環境、飲食等因素相關,以大學為例。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2013級學生蠕形螨感染率為63.45%[11],梅州醫學生蠕形螨感染率為22.09%[12],西安交通大學蠕形螨感染率為92.9%[13],佳木斯大學2013級本地學生蠕形螨感染率為32.8%[14],黃河科技學院在校醫學生螨蟲感染率為29.33%[15]。農村與城市蠕形螨感染率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由于農村衛生條件差,村民不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毛巾、臉盆等洗潔用具存在混用等情況,從而使得蠕形螨感染機會和傳播機會增加,因此農村蠕形螨感染率明顯高于城市[16]。
4.2性別與年齡分布 根據絕大多數研究數據表明,男女之間蠕形螨感染率基本一致,蠕形螨感染與性別關系不大。年齡分布從8個月到80歲不等,其中以大學生感染最為嚴重,主要是因為大學生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利于蠕形螨的生存和繁殖。
4.3民族分布 由于生活習性、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等不同,不同地區各民族蠕形螨感染率存在明顯的差異。李錦輝等[17]采用了擠壓法調查了廣西漢族、壯族、苗族、瑤族和侗族5個民族共計1 005人,調查結果顯示漢族和苗族的蠕形螨感染率要明顯高于壯族、瑤族、侗族3個民族(P<0.05)。
4.4生活習性 使用香皂洗臉的學生蠕形螨感染率與不使用香皂的學生相比較,兩者具有顯著的差異[18],共用洗潔用具的學生蠕形螨感染率明顯比分用洗潔用具的學生感染率高[16],飲食清淡的學生與喜歡辛辣的學生相比較,兩者也具有一定的差異[19]。因此,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衛生習慣對于預防蠕形螨疾病具有較大的作用。
5.1預防 蠕形螨是永久性寄生螨,感染以毛囊型多見,其次為皮脂型,主要寄生在人體的額、鼻、鼻溝等處的毛囊,以宿主的皮脂分泌物和角質蛋白為食,主要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所以蠕形螨病應該以預防為主,預防措施包括以下幾種:(1)盡量避免與患有蠕形螨病的人接觸,例如不與蠕形螨病患者共用毛巾、臉盆、剃須刀、衣服、被子、化妝品等,避免交叉感染和重復感染;(2)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自身衛生健康意識,注意個人衛生,毛巾、枕巾、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晾曬;(3)健康飲食,多食蔬果,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油脂豐富和具有刺激性的食物;(4)保持面部的清潔衛生,蠕形螨喜歡寄居在人體皮脂腺較發達的部位,因此油脂分泌旺盛者要勤洗臉,可使用洗面奶等潔面產品,但要注意避免與他人共用,還可以合理地使用其他的祛螨產品進行預防;(5)不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妝品,為防止毛孔堵塞,化妝品涂抹不宜過多[20];(6)改善環境衛生條件,蠕形螨更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所以平時要經常通風,保持生活環境的干燥潔凈有利于預防蠕形螨的感染;(7)如若懷疑感染蠕形螨,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早期治療可以獲得不錯的療效;(8)加強蠕形螨防治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增加蠕形螨感染率的檢查,降低和減輕蠕形螨的感染,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5.2西藥治療
5.2.1甲硝唑 甲硝唑為硝基咪唑衍生物,通過抑制氧化還原反應,使蟲體氮鏈斷裂而發揮作用,對厭氧菌有比較強的抗菌作用[21]。王琛等[22]實驗證明2%甲硝唑溶液,具有良好的殺螨作用,但長期使用可造成食欲減退、腹瀉、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等,甚至產生癌變[23-24]。
5.2.2伊維菌素 伊維菌素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與蟲體神經細胞的氯離子結合,造成細胞膜通透性增強從而引發蟲體死亡??诜辆S菌素治療6周后,癥狀全部消失,但會導致神經系統的毒性反應。
5.2.3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一種皮膚病藥,不僅可作為趨避劑,還可以治療蠕形螨病[25]。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作用機制是經毛孔進入毛囊和皮脂腺,溶解皮脂及表面活性物質。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覺前將15%的滅蚴寧涂抹在患處,堅持6周后,總有效率可達100%,且無不良反應。利用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化液進行體外殺螨實驗,其效果優于市售螨膚靈、2%滅滴靈溶液。
5.2.4其他藥物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具有體外殺螨作用,且優于同等濃度的甲硝唑??诜拎?、5%過氧化苯甲酰凝膠治療蠕形螨感染患者均有一定療效。
5.3中藥治療
5.3.1復方百部 百部味甘、苦,微溫,有潤肺止咳、殺蟲滅虱的功效。用百部、蛇床子、苦參等制成復方百部乳液治愈率高,且無不良反應。用百部等中藥提取液制成的復方百部霜有較好的殺螨效果。
5.3.2百特藥液 百特藥液是由幾十種對蠕形螨和真菌有抑殺作用的中草藥中選出的藥物加工配制而成,有較強的殺螨作用,作用時間越長效果越好,殺螨效果優于甲硝唑和伊維菌素,且無不良反應。
5.3.3薄荷油 薄荷又名魚香草,薄荷味辛,性涼,屬于辛涼解表藥,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等作用。其中的薄荷醇可造成蟲體興奮,使蟲體活動加劇,其對蟲體還有直接殺害作用,尤其對皮脂蠕形螨的作用更加顯著。
5.3.4其他藥物 茶樹油、桉葉油等有很好的殺螨作用,并呈濃度依賴性。將稀釋為不同濃度的樟腦油作用于蠕形螨,證明樟腦油對毛囊蠕形螨有很強的殺滅作用,藥效與劑量和時間成正比[26]。
5.4中西醫結合及理化綜合治療 顧艷萍[27]報道,內服中藥湯劑,再加外用2%滅滴靈治療蠕形螨比口服甲硝唑同時外敷10%硫磺軟膏療效更好。滅滴靈與蛇黃軟膏配伍,也具有良好的殺螨效果。此外,應用毛囊蠕形螨變應原脫敏治療毛囊蠕形螨感染引起的酒糟鼻可取得良好療效;使用液氮冷凍與甲硝唑聯合用藥治療面部蠕形螨可獲得顯著療效;采用CO2激光配合藥物治療方式,激光治療前14 d使用殺螨藥物,以及激光治療后10~14 d使用殺螨藥物,均有顯著的殺螨效果[28-30]。
人體蠕形螨是一種條件致病性寄生蟲,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或合并其他感染時才會引起臨床癥狀。引起蠕形螨感染的因素眾多,皮膚油脂分泌過多、個人衛生習慣不良及混居生活等都是增加蠕形螨感染的因素。此外,蠕形螨的感染率還存在地區、性別、年齡和民族的差異。蠕形螨感染十分普遍,國內人群感染率較高,此病會影響患者的面容和身心健康,應給予重視,重視早期預防,進行有效治療。目前治療人體蠕形螨的藥物眾多,以西藥治療為主,但應用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例如西藥治療過程復雜,大部分藥物需要長期使用且都會出現不良反應,中藥治療效果則主要取決于藥物成分的提取,因此一種既能除螨又無毒副作用的藥物有待開發。此外,目前人體蠕形螨感染的機體免疫應答機制的理論尚未完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完善,以期為蠕形螨病的防治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