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濤
(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105)
面對醫療衛生體系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現代化醫院建設進程的加速,醫院后勤管理工作壓力沉重,傳統“粗放型”的醫院后勤管理模式已經顯得捉襟見肘,信息化、專業化、精細化的后勤管理模式勢在必行。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主要指在醫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合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原本不完整的、不健全的、分散的、獨立的信息進行統一化加工處理,進而綜合整理分析,形成一條封閉的隱形信息鏈,從而實現醫院后勤全過程信息化管理,促進后勤服務流程簡單化、統一化和集中高效化[1]。可以說,在信息化技術日益發展背景下,實現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在為醫院帶來更大發展活力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減少重復性工作,大大提高醫院的管理效率;而且這有助于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減少醫院成本支出,從而促進醫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如何實現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將成為現代化醫療衛生體系改革工作中的重點[2],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
當前,5G、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現代化信息技術已經滲透醫院管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顛覆了傳統的醫院管理模式。因此,作為醫院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深化醫院后勤管理改革勢在必行,這將對醫院后勤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以及服務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優化管理模式。通過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以及5G等信息化技術應用到醫院后勤管理過程中,有助于醫院后勤實現從復雜的人工管理到自動化管理,這樣能夠有效彌補傳統人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流程復雜、隱患發現不及時等弊端,優化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例如醫院后勤管理人員可以借助移動終端或者云在線服務平臺隨時隨地地監測儀器設備的運行,優化醫療設備資源維護、更新和升級等繁瑣流程,讓醫院后勤管理變得更加安全高效。
其次,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在醫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可以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化管理流程,簡化操作手續,實現對醫療設備、人員以及財產等科學化管理。從而充分調動后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節省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進一步提升醫院后勤的管理效率。
最后,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服務質量。由于醫院后勤工作既涉及醫院內部工作人員,也包括醫護工作者和患者,其管理內容和服務對象既廣泛又復雜。深化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加強醫院各部門之間、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在為醫院各部門的高效運轉提供保障的基礎上,進一步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3]。
作為醫院的保障部門和服務部門,很多醫院已經意識到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對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由于傳統的醫院后勤管理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因此醫院在后勤信息化改革過程中還存在管理模式和理念比較落后的現象。比如醫院在日常后勤管理中往往憑借固有經驗,各類報表數據依然依靠手工方式管理,缺乏科學、量化的日常考核標準,這樣容易導致醫院后勤信息化改革的不徹底、不全面,不利于醫院管理系統的良性發展[4]。
在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由于醫院對后勤人才隊伍建設不夠重視,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后勤管理人員普遍處于學歷較低,職稱不高的尷尬處境。換言之,人才隊伍不健全、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已成為制約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以來,醫院后勤管理人員中大都以技術人員為主,缺乏具備專業能力、管理能力的優秀人才,這樣不利于醫院后勤改革的科學化管理。另一方面,醫院在后勤人才培養方面沒有做足功課,對后勤人員的管理力度和培訓力度不夠,使得醫院后勤管理工作與現代化信息技術不能有效融合,這些都會阻礙醫院后勤信息化改革的發展速度[5]。
目前,雖然一些中大型醫院已經把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列入醫院的發展規劃中,但由于受傳統思維和工作模式的影響,導致醫院的決策者和管理者們仍然對后勤信息化建設工作不夠重視,沒有充分認識到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對提升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作用,因此在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建設中資金投入不足,使得信息化醫療設施、軟硬件系統的采購和維護方面缺乏資金、技術以及專業人員等支持,導致醫院后勤信息化建設能力不足,間接影響了醫院后勤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實現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完善并落實相關的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務。由于歷史原因,醫院后勤管理工作一直不受重視,導致在管理體制上缺乏必要的約束,這樣不僅容易影響醫院后勤信息化改革的速度,還會影響后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但醫院后勤信息化改革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為了重塑醫院后勤管理地位,首先要強化醫院管理層及相關部門對醫院后勤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認知,轉型思維,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制定一套規范化、科學化的后勤信息化管理流程。其次,要制定明確的后勤信息化改革目標,并將所制定的目標與醫院整體的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最后,構建完善的后勤信息化業務管理體系,后勤管理部門需建立日常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成本核算、考核監督機制、應急預案等文檔,在確保制度上墻的同時,能夠根據醫院自身實際所需對相關文檔加以調整完善,從而為醫院提供更加全面的后勤保障服務[6]。
人才是第一資源,后勤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文化素養將直接影響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面對現代化信息化技術給醫院后勤管理工作帶來的時代變革,關鍵是要加強建設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后勤專業人才隊伍,從而為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注入新的活力。長久以來,由于后勤部門相關工作人員整體不具備較高文化素質,大部分工作人員處于學歷偏低,職稱不高的尷尬處境。而且由于不夠重視,醫院為后勤人員提供的培訓與學習交流的機會相對較少,后勤工作人員往往只能憑借自我學習和日常的經驗積累來進行自我提升。這樣容易導致后勤的工作量長期處于不飽和、人浮于事的狀態,后勤管理效率較低。長此以往,這必然會阻礙醫院后勤信息化的建設發展。因此醫院要以后勤信息化改革為導向,打破傳統手把手、傳幫帶的后勤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信息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換言之,既要積極引進具備信息化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也要定期組織專業技能培訓,從多個方面提升醫院后勤人員隊伍的專業水平和文化素養,更好地為醫院后勤改革服務。與此同時,醫院還要建立相關的員工獎勵機制,對日常工作中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工作人員給予多方面的獎勵,樹立典范,充分激發醫院后勤工作人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7]。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醫院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勢,積極將5G、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技術應用到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實現對后勤管理的全過程監控,不斷提升醫院后勤管理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并充分彰顯后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服務性、計劃性、連續性、經濟性、安全性。首先,要加大對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建設的投資力度,積極開發或者采購智能化的后勤管理系統,并可以通過HIS系統,實現與醫院其他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和整合。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提升患者的就診體驗,而且還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充分挖掘出醫療數據資源的價值,為醫院的建設規劃、設備管理、儀器采購、物資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此外,還可以借助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或者手機APP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對日產巡視巡檢、儀器設備維護維修、成本核算、醫院用房、公務用車以及招標管理等醫院后勤工作的集中一體化管控,推動醫院后勤管理工作朝著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轉變[8]。同時,利用物聯網、傳感器等信息技術優勢,部署一套安全可靠的綜合監控預警設施,實現對醫院核心崗位、重要位置、大型醫療設備、供暖系統、水電系統等各方面后勤工作的全面實時監控,針對事故隱患提前預警,從而為醫院提供高效且及時的后勤保障。
醫院后勤工作與醫療系統中的人、財、物等各個流程環節息息相關,是醫院正常開展工作的基礎和保障。面對日趨嚴峻的新醫改形勢,傳統“粗放型”的醫院后勤管理模式難以滿足現代化醫院的建設發展需求。醫院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轉型思維,加強對醫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后勤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力度,依托5G、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提升醫院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使醫院后勤管理逐步朝著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從而為現代化醫院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