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德琬
2020年10月10日 晚 上7點30分,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大辛村村西的玉米地,三臺玉米籽粒收割機在田里來回奔走,將該村最后一畝玉米收割完畢。
看著滿倉的玉米,嶧城區供銷農業服務公司負責人王錚和大辛村黨支部書記王偉,在地頭粗略地算著賬:“現在玉米行情特別好,農戶這一季每畝地的純利潤在300元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純收入3萬元,供銷農業服務公司純收入6萬元?!?/p>
王錚告訴記者,去年5月,嶧城區供銷社依托區供銷農業服務公司,積極對接古邵鎮大辛村,組建成立了嶧城區古邵大辛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有社員73戶,入股土地615畝。“合作社對入股土地實行耕種收統一管理,每畝可減少生產成本130元。”王錚舉例道,今年“三夏”期間,共收獲小麥513畝,畝產450公斤,除去各項費用后,收入近30萬元,平均每畝580元。
“其中60%給農戶作為保底收入,剩下的部分提取20%作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公益金,然后農戶、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服務公司三方進行二次分紅。同時,土地成方連片增加了耕地面積,溢出收益達3萬元,供村里發展公益事務之用?!蓖蹂P說,與土地流轉前相比,農民每畝多收入200余元,特別是農村勞動力得到解放,可以安心外出,不能外出打工的人員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最終實現了村集體、農民和供銷社三方共贏。
2020年底前,棗莊市供銷社共成立了9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8500余畝,每年為農民節支增收2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