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生
我的創作和部隊是密不可分的。我首先是個軍人,是部隊的文藝工作者,作品要反映部隊生活,是我首要的任務。所以每年我都會下到基層部隊,深入官兵中去,了解戰士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感情和他們對文化的需求,力求在創作中以獨到的形式手法表現出新時期的軍隊面貌,鼓舞士氣,增強部隊的戰斗力。我的創作以中國畫傳統筆墨為主要表現形式,以積墨為手段,以太湖石為題材,融合山水、花鳥、人物等元素,強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道乃中正之道,無過無不及之道。大道以虛無為體,自然為性”。特別是主題性繪畫創作,強調畫面的雕塑感和張力,如《狼牙山五壯士》《鴿·戈》《鑄石》等,把軍人的氣質融進筆墨中,給人視覺的震撼。
《屹立》是一幅別具一格的軍事歷史畫佳作,筆力雄健,老辣紛披,我用犀利嚴謹、工寫兼備的筆法,把一個個靜態碩石用超現實的手段賦予生命。在畫面主體里,在變化多端的結構和富有質感的肌理中,頂天立地的“石”具有別樣的視覺效果和價值內涵——《艱苦歲月》里的具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紅軍戰士,《狼牙山五壯士》中英勇不屈、戰斗到底的英雄人物,《占領總統府》(原名《蔣家王朝的覆滅》)中占領南京總統府歡呼勝利的解放軍官兵,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圖像與武器裝備交織在一起,被銘刻在宛如豐碑的巨石上,匯聚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波瀾壯闊的戰斗與勝利的革命歷程,歷史的滄桑感、厚重感與崇高的精神交相輝映。堅忍不拔、剛毅果敢的那種軍人特有的陽剛之氣,賦予石頭一種靈魂,鑄就了堅若磐石的磅礴力量,營造了一種象外之象、味外之味的言外之意,給人綿延無盡的審美感受。作品以一種全新的藝術視角,清晰而有力地詮釋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深刻主題,高揚著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精神旗幟,在挖掘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當代性和現實意義方面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樣本。
我在創作這幅作品時并不拘泥于對自然物象的模擬、再現,而是追求主觀的意會和意境的創造,畫面中的人物形象各個如磐石一般,堅定挺拔,巍然屹立。這是多年來我對生活、物象的細膩感悟,也是對自己形象思維、審美趣味和藝術加工能力的一次總結。面對《屹立》,有人讀出了靜謐,有人讀出了悲壯,還有人讀出了堅強與不屈,不同人生經歷和不同生活態度的人,會在這幅作品里照見自己內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中國畫講究寫“心”。我的繪畫作品意在“神”“意”“氣”“韻”,凸顯“寫心”“寫我”“寫意”,充分展示自己的“遷想妙得”,努力追求氣氛熱烈肅穆、筆墨勁爽豪縱、水分淋漓、畫面明快而富有節奏感的時代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繪畫不僅僅是個人心境的載體,對藝術家而言,創作必須要根植于當下的藝術發展,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當下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只有這樣,作品才能展現出時代性和當下韻味。有人說我的作品有一種獨特的氤氳靜氣,這種靜氣不僅僅是繪畫風格,更是自身心境氣質的體現,是民族文化特質在精神深處的歷史積淀。靜氣的修煉本是一個長期省思與積淀的過程,除了勤奮的苦練,還要有對于畫面背后的人文的思考和參悟,由此,作品才能升華到一種可思可考、可賞可鑒的審美境界。
從軍30多年來,是部隊這個大熔爐使我的夢想得以實現。我是軍隊培養出來的畫家,也是軍營中普通的一員,以筆墨抒情,在鋼鐵洪流中熔鑄自己的藝術。用平凡的畫筆去表現英雄的群體,讓人們從作品中讀到當代軍人的崇高品質,是我的職責,也是我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