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建春 肖健聰
平時在使用抗菌藥時,同一成分的抗菌藥,含量相同,說明書使用劑量都一樣,但廠家不同,其實際能使用劑量卻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是恩諾沙星成分的,有的廠家的國標恩諾沙星200 克一袋可以用到1500 公斤魚,而有的卻連1000 公斤都用不了。為什么都是國標,含量又都相同,具體用量卻有這么大的差異呢?
這就是抗菌藥,它并不是單純的抗生素。國家主張使用制劑,而禁止直接使用原粉的目的,就是為減少抗菌藥的使用劑量,假如只是簡單的把原粉稀釋制成國標的抗菌藥制劑,顯然并不符合制定這個規定的初衷。比如羅紅霉素,含量5%的羅紅霉素制劑,其抗菌藥效甚至超過了98%紅霉素原粉的效果;再比如對抗菌藥進行包膜處理,其目的就是減少藥物的浪費,增加抗菌藥的效果,同時也有一些增效劑、助溶劑,可以通過其他方面增加藥效。
今天就來談一下在磺胺中常用的增效劑TMP 與二甲氧芐啶。在磺胺類藥物或是其他一些抗菌藥中,都可以加入TMP 起到增效的作用。TMP 是甲氧芐氨嘧啶,簡稱甲氧芐啶,是一種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粉末,微溶于水。把磺胺類抗菌藥制成復方制劑,如復方磺胺二甲嘧啶粉通常是添加量4%的磺胺二甲嘧啶,添加0.8%的TMP;復方磺胺甲基異噁唑粉,每100 克制劑中,磺胺甲基異噁唑粉8.33 克,甲氧嘧啶1.67 克,最終做成有效成分為10%的藥。這里添加TMP,就是利用其可以抑制細菌的二氫葉酸還原酶,使二氫葉酸不能還原成四氫葉酸,從而使胸腺嘧啶、嘌呤環合成受阻,達到抑制細菌繁殖的效果。同樣的,二甲氧芐啶與TMP 藥理作用原理相同。這兩種成分添加到磺胺類藥物中,磺胺藥物通過抑制細菌二氫葉酸合成酶達到抑菌的效果,添加的增效劑又通過抑制二氫葉酸到四氫葉酸的還原酶,起到抑菌的作用。當兩者共同作用時,其抑菌效果會成幾倍到幾十倍的增加。兩種增效劑所不同的是,二甲氧芐啶難溶于水,更適用于腸道類疾病治療。
但要注意,兩種增效劑都有一定的肝腎毒性,臨床應用中為了減輕對腎臟的毒性,往往與同等劑量的添加小蘇打,也就是與碳酸氫鈉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