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寧陽縣農業(yè)農村局 劉剛
喹草酮是具有新穎骨架(喹唑啉酮)的內吸型選擇性除草劑,由華中師范大學和先達農化公司聯(lián)合研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2020年12 月在我國取得正式登記。98%喹草酮原藥,低毒,農藥登記證號:PD20201132;10% 喹草酮懸浮劑,低毒,農藥登記證號:PD202001134。
喹草酮可被植物莖葉吸收,通過抑制對羥苯基丙酮酸雙氧化酶(HPPD)的合成,導致酪氨酸的積累,使質體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受阻,進而影響類胡蘿卜素的生物合成。其殺草譜廣,對多種闊葉雜草及禾本科雜草高效,對狗尾草防效卓越,且速效性好。該藥在高粱體內能被分解,故對高粱表現(xiàn)出較高的安全性,防除單雙子葉雜草,解決野糜子、虎尾草等高粱田惡性雜草防控技術問題。對玉米和小麥也非常安全,防效顯著優(yōu)于同類除草劑硝磺草酮。
該產品在高粱3 ~5 葉期、一年生雜草2 ~4 葉期,采用60~100 毫升/畝制劑量莖葉噴霧,可有效防除或抑制野糜子、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野黍、藜、苘麻、反枝莧、鴨跖草、馬齒莧、蒼耳等一年生雜草。一般用藥后3 ~4 天見效,雜草莖葉白化后死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 次。
1.幼小和旺盛生長的雜草對喹草酮更敏感。低溫和干旱的天氣,雜草生長速度會變慢,進而影響對除草劑的吸收,死亡的時間會變長。
2.對間套或混種有其他作物的高粱田,不能使用喹草酮。
3.注意合理安排后茬作物。喹草酮對水稻敏感,后茬不能種植水稻。種植其他作物需先進行小面積試驗,然后種植。
4.使用過的空包裝,用清水沖洗三次后妥善處理,切勿重復使用或改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