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臨朐縣五井鎮 宋阜徽
近年來,臨朐縣五井鎮隱士村圍繞濰坊國家農綜區建設,培植壯大柿餅產業,著力構建集“吃、住、行、游、購、娛、養”于一體的高端休閑旅游目的地,村民人均增收過萬元,成為鄉村旅游知名村、柿餅生產模范村,是五井鎮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的先頭村。被評為山東省森林村居、國家森林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山東省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隱士村結合村委換屆,堅持嚴把關、選好人、用能人,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和村兩委班子,干部的年齡結構、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改進和提高,新當選的村黨支部書記史學堂被評為“沂山先鋒”,他在強化村級治理機制,大力推行三級積分機制,規范每月村級“主題黨日”活動,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一監督”“三務”公開等事項得到當地群眾好評,2017 年村黨支部被評為臨朐縣第一批過硬支部;他以項目基金扶持為主要方式,探索推行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基金,大力帶動發展村集體經濟,依托“特色產業+合作社+農戶”“特色產業+電商”模式,使該村集體經濟實現了由空殼村向實體村的蛻變。
村支部牽頭成立“隱士人家”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隱士生態旅游度假網站和淘寶網店平臺。由合作社對該村柿子進行收購,組織村民集中加工晾曬、并進行品牌包裝,統一銷售。2019 年,通過合作社共外運、出售柿餅10 多萬公斤,網上銷售柿餅20 萬公斤,每公斤柿餅由以前的10 元賣到36 ~50 元不等,產品還出口韓國、日本。使隱士紅霜柿餅知名度不斷提升,帶動村內一系列柿子加工產業的興起,目前全村現有柿子酒加工作坊3 家,柿子煎餅加工戶30 余戶,集中加工點2 處,群眾人均增收1 萬元。為加快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結合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建設,五井鎮積極爭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等各方資金投入,先后投資5300 萬元,對隱士村進行了精致化打造。建成了隱士書院、村史館、主題公園、民宿群等觀光景點,并新修旅游環山路、攔河壩,開挖景觀湖,同時引進投資800 萬美元千晨研學旅游基地項目,發展特色研學旅游,隱士村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堅持政策先行,結合隱士村在外人才多、分布廣的特點,注重搭建平臺,量身打造了包括《隱士人才招攬計劃》《隱士“柿鄉人家”鄉賢聯誼會章程》等一攬子人才計劃,確保人盡其才、才盡其用。2018 年,在鎮黨委支持下,臨朐縣第一個鄉賢人才聯誼會——隱士“柿鄉人家”鄉賢聯誼會正式成立,囊括第一批本土人才38 人、在外人才29 人、外來人才2 人,為鄉村人才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開言路、擴渠道。注重自我造血,先后投資20 萬元打造隱士人才書院,針對本地特色柿子產業種植人才、加工人才、經營人才進行定期培訓,提升人才素質。強化激勵引導,通過設置10萬元的人才獎勵基金,對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建言獻策,對轉化良好、前景廣大的人才成果實行正向激勵,在刺激本土人才進步、在外人才回歸的同時,吸進外來人才、外來成果,快速助推隱士人才振興進步。
2017 年,在鎮里組織開展的首屆“幸福五井”農民文化藝術節上,隱士村3 人進入了決賽前20 名,村內群眾文化氛圍得到了極大提升,自發組織成立了3 支演出隊伍,活躍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在鄉風文明建設方面,隱士村把“以孝為先、紅色熏陶”作為村風標桿,發動群眾討論修訂了村規民約“三字經”,村內評出了多名鎮級“好媳婦”、“好婆婆”、“最美五井人”。村里成立了道德評議會,重新規范了紅白理事會,并提出“立足好家庭、推廣正能量”的口號,充分發揮“好媳婦”、“好婆婆”等典型帶動作用,有效杜絕了村內婚喪嫁娶等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行為,為鄉風文明、孝老敬親,傳承中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