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招遠市農業農村局 呂洪國
蛋雞脫肛,是指蛋雞產蛋后輸卵管或泄殖腔翻到肛門外且不能自然縮回,是一種常見于初產母雞和高產母雞在產蛋高峰期的疾病,其發病可以貫穿于蛋雞產蛋的整個過程,開產到高峰期發病率較高。蛋雞發生脫肛往往會喪失養殖價值,且會引起啄肛的問題,做好蛋雞脫肛的防控工作對提高蛋雞養殖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蛋雞脫肛在臨床上通常表現為脫肛雞所產的雞蛋表面帶有少量的血液,且病雞的肛門有明顯的發紅、水腫癥狀,泄殖腔內有紅白色的分泌物流出。病雞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廢絕,行動緩慢或者表現不愿活動。
蛋雞體成熟和性成熟不匹配是初產蛋雞脫肛的重要因素。后備蛋雞的體重和脛骨長是衡量蛋雞體成熟的兩個重要指標,體重是后備蛋雞開產前的能量、營養的儲備的衡量指標,而脛骨長則是蛋雞骨架和體型發育的成熟度的衡量指標,任何一項指標不達標,就不能視為蛋雞身體發育成熟。此時開產,容易引起蛋雞脫肛,特別是脛骨長發育不達標的后備雞發生脫肛的幾率相對較高。
光照強度和時長是誘導蛋雞生殖系統發育的重要因素,后備母雞開產前光照時間長、過早加光、或者加光過快,會使后備雞的生殖系統提前成熟,蛋雞過早開產,不利于維持產蛋高峰。如果誘導開產過晚,則會導致剛開產就產蛋體積過大,容易造成難產或脫肛。另外,蛋雞開產后,產蛋期間如果光照強度過高,會引起雞群產蛋疲勞,激素分泌失調,輸卵管干澀,也會導致脫肛現象的發生。
1.維生素不足。蛋雞日糧中維生素A和E含量不足時,會引起蛋雞泄殖腔上皮黏膜組織發生角質化,嚴重的會引起炎癥反應,導致蛋雞產蛋時努責過度,發生脫肛現象。此外,當蛋雞無法從日糧中攝取足量的鈣、磷、維生素B和D時也會引起蛋雞脫肛。
2.飼料中蛋白與能量比列不當。后備蛋雞的飼料中如果能量飼料不足而蛋白飼料過多,則導致后備雞在未達到體成熟時而性成熟,引起脫肛。蛋雞開產后,如果飼料攝入過多,導致其體重快速增加,機體過于肥胖,若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充足,蛋雞會持續產出體積較大的蛋,引起產蛋困難而發生脫肛。
1.引起蛋雞生殖系統病變的疾病。蛋雞感染諸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病或溫和型流感等病毒性疾病,會引起蛋雞輸卵管產生炎癥,導致其輸卵管功能喪失,產蛋時容易發生脫肛。
2.蛋雞消化道疾病。當蛋雞由于多種原因患有腹瀉時,會導致機體脫水,使得生殖道黏膜的黏液分泌不足,生殖道過于干燥,蛋雞在產蛋的過程中會用力努責而發生脫肛。另外,母雞感染球蟲、蠕蟲或者患有腹腔腫瘤時,也會引起泄殖腔的括約肌彈性變差,從而容易發生脫肛。
3.人為因素。由于飼養管理人員操作不規范,使用器具未經消毒,導致蛋雞輸卵管等生殖道被破壞或感染也會造成蛋雞脫肛。
1.蛋雞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如果飲水或采食不足會造成機體營養不良、消瘦,產蛋時會因為努責而脫肛。
2.當外界環境劇烈變化,蛋雞處于應激狀態是,會導致機體激素分泌紊亂,引發脫肛。
1.做好蛋雞體重管理。后備蛋雞開產前要達到體成熟,對于體重或脛骨長不達標的應單獨飼喂,推遲加光時間,推遲開產時間。
2.做好光照管理。蛋雞飼養技術人員根據蛋雞生長情況嚴格執行各階段的光照強度和時長標準。采用密閉式雞舍飼養的,應按照標準選擇光源,安裝完成后應進行監測。采用開放或半開放式雞舍飼養的,育雛期間應進行遮光,防止因漏光后備雞體性成熟不同步。
3.做好飼養管理。蛋雞養殖要選擇優質的飼料,既要為其提供充足的營養供給,還要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飼養管理人員應按照蛋雞生產周期中不同階段的營養標準,適時更換飼料,既要保證營養充足,維持蛋雞的體能,又要避免出現過肥雞只,減少產蛋期間脫肛問題的發生。此外,還應細化生產過程中的管理措施,避免雞群處于應激狀態,減少細菌性、條件性疾病的發生。
4.確定合理飼養密度。飼養密度往往是蛋雞養殖過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飼養密度過低會造成養殖空間的浪費;飼養密度過高,不僅會導致蛋雞采食不均,引起雞群生長情況不一致,還會引起雞舍內空氣質量(粉塵、有害氣體)下降,導致疾病頻發。
5.做好疾病預防。養殖技術人員嚴格執行免疫程序,做好疾病免疫預防工作,在季節性疾病高發期前及時使用營養藥物進行預防,保證雞群有充足的抵抗力,減少疾病發橫。
1.隔離處理。當發現母雞脫肛,應立即將病雞進行隔離處理,避免引起雞群啄肛,加重脫肛雞群病情。
2.及時處理。首先用溫水清洗泄殖腔,洗去上面的糞便等異物,然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2%~3%明礬水沖洗,晾干后涂上紅霉素軟膏或其他抗生素軟膏,將脫肛的雞倒替,用手將翻出物輕輕送回肛門進行復位。恢復期間,病雞只提供10%的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使病雞暫時停止產卵,減少糞便。期間如發生腹瀉癥狀,可使病雞口服土霉素或環丙沙星等抗菌藥物。對于那些頑固性脫肛或者難以治愈、愈后不良的雞,建議及時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