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麥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建國以來,我國體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與我國多年來重視培養后備人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現實也表明我國當前大批優秀運動員來自農村地區。那么為什么農村地區能夠為國家輸送那么多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如何將競技體育人才培養與學校體育工作緊密切合?本研究通過對農村學校開展體育后備人才的發展進行調查,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村后備體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本研究以松原市轄區內農村初級中學為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www.cnki.net)網站查閱檢索2010-2020 年間中關于落后地區培養運動員模式及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對以上文獻資料進行系統的歸納分析,了解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動態,為本論文的整體構思與設計奠定基礎,提供參考。
(2)專家訪談法
就農村學校培養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與發展等諸方面問題同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學者進行訪談,為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補充依據。
(3)問卷調查法
對松原市下轄的農村初級中學全部進行了問卷的發放.共發放問卷210 份,回收205 份,有效問卷202 份,回收率為97.6%,有效回收率為98.5%。
(4)邏輯分析法在研究的過程中采用歸納、類比、演繹、綜合分析等分析方法,對松原市下轄的農村初級中學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分析,歸納出優勢,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據調查結果為基礎形成針對性的建議。
(4)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歸納與整理,通過 Excel2007 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與分析,利用數理分析來更科學、直觀、準確的支撐本研究的論點,以期為本研究的結論提供參考依據。
1.體育師資隊伍情況
根據松原市教育局教育統計手冊數據統計,現將體育教師的人數、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等情況做以摘錄。從統計數據看,不論是總體還是各縣區,都發現城鄉體育教 師的擁有比例存在差異,當然這和學生數量也有關系。
教師的工作經驗、工作熱情、工作精力和年齡、職稱、學歷都有關系。一般來說,年齡越大、職稱越高、學歷越高工作經驗越豐富、工作能力越強,但工作熱情可能不如年輕人。反之,職稱低的年輕教師工作熱情可能要高一些,但在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等方面可能不如前者。再加之學歷可能對教學效果也有一定的影響。(見表1)

表1 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體育教師年齡結構情況統計表
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體育教師年齡結構合理,中青年比例大,有利于體育課程教學和業余訓練;從職稱上看高級職稱比例偏低,與初中學校的高級職稱比例限制、體育課程非主課現狀以及體育教師科研投入不足等有直接的關系,造成了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體育老師的職稱偏低。(見表2)

表2 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體育教師職稱結構情況統計表
2.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情況
場地器材是體育運動開展的必要基礎設施,好的運動設施無疑是有利于體育活動、體育課程、體育訓練的開展的。國家對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配備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通過問卷調查,體育設施進行了調查。
3.開展訓練與參與比賽現狀
(1)訓練時間與次數
運動訓練學告訴我們要實現訓練目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來參加訓練,沒有一定的訓練時間是無法保證完成訓練任務、實現訓練目標的。只有通過不斷的訓練,讓訓練時間與訓練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實現運動水平質的飛躍,所以要使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學生運動員的運動水平提升,就必須要通過不間斷的投入大量的訓練時間。因此,本研究在調查中對農村中學的體育教師針對訓練時間和次數做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校每周開展訓練次數都在5 次左右,這也與學生在校時間相吻合,說明基本上學生訓練與在校學習時間一致。少數學校每周開展訓練6 次及以下的情況主要指賽前集訓,每次訓練的時間絕大部分都是1.5 小時內,占到了96.6%。訪談了解得知農村初級中學都是普通中學,是以文化課學習為主的,所以體育訓練只能是下午下課后開展,大多數是每周訓5 次,每次1.5 小時。(見表3)

表3 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每周訓練次數 統計表
(2)日常訓練項目現狀
體育訓練活動必須以一定的體育項目訓練為內容,而開展哪些項目受到地區賽事項目設置、學校意圖、場地設施、教師個人偏好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在調查中對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課余訓練的訓練內容做了調查。結果顯示,所有的學校都是以田徑項目為主的,其他項目的開展比例不是很高。(見表4)

表4 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開展課余體育訓練開展項目統計表
(3)日常訓練監控及反饋現狀
訓練監控是指對訓練過程中運動員的表現、反應等情況做以監測,然后根據檢測結果做出評價,進而將評價結果與建議反饋到訓練過程中并對訓練過程做以相應的修正。訓練監控與反饋是訓練中的重要內容。訓練監控常用手段有直觀觀察監測、生理生化儀器監測、心理狀況評測。直觀觀察監測就是教練員在實際訓練中對運動員的各種表現進行直觀判斷,結合自己的經驗做出監測結果,然后自己根據自己的判斷結果反饋做出相應的處理方法,這種監測手段是運動訓練中常用的一種監測方法,其優點是操控性強,但其結果受到監測者的知識經驗局限,所以有時不夠準確,特別是在人體機能訓練中的監測表現更加突出;生理生化儀器監測就是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通過專業儀器監測,得出科學可靠的數據,最后形成檢測評價結果,將結果再反饋給教練員以作為修正訓練方案的依據。這種檢測的優點是客觀準確,缺點是可操作性弱,特別是基礎訓練隊伍,普遍缺乏專業人士和專業檢測儀器;心理狀況評測是通過心理學方法對運動進行心理測試,進而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況作出評價,同時將心理修正訓練方法一并反饋給教練員以便做出及時修正。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在訓練選材監控中主要使用了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兩種測試,在比賽前一般會對運動員進行一些簡單的生理機能指標、骨齡等方式進行監測。而在日常訓練中基本上都只用了直觀觀察監測的方法,有少數教練員做過心理監測,生理生化監測沒有使用。
各縣每年都舉辦中小學生運動會是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參加的主要縣級比賽。其他的縣級體育比賽比較少,而且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學生參加體育比賽也主要在假期,參加其他比賽的機會和時間都會受到局限。
松原市開展的比賽項目主要集中在田徑、籃球、乒乓球等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項目,這也與學校開展的訓練項目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開展項目對于基層學校的訓練有引導作用。綜上所述,松原市可以積極開展傳統優勢項目的比賽來引導基層的訓練項目轉變。
松原市農村初級中學場館設施配備主要是田徑場籃球場和乒乓球臺。設施種類相對較少,現代化標準體育設施不足,落后的煤渣跑道稱為主要體育場地。體育場館面積與器材配備達標率偏低。體育經費總體投入不足。農村初級中學訓練內容以田徑項目為主的,訓練中科學化程度低。學生參與的比賽主要是各縣每年舉辦的縣級比賽,市、省級比賽的參與率低,參與比賽的項目絕大部分是田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