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景
(清河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清河 054800)
小麥前期田間管理是指小麥的第一個分蘗高峰期,即小麥播種期到返青期,其主要階段包括冬前和返青期。立冬后小麥就進入了冬前管理期,由于白晝日照時間短,而且氣溫越來越低,再加上冬天大雪覆蓋,給小麥的正常生長提出了挑戰,因此,小麥的冬季管理尤為重要,我們要抓好保全苗、促壯苗兩項措施。
小麥播種以后,出苗期如果遇到雨水天氣,特別是較短時間的陣雨,就會使地表板結,此時會影響出苗率,所以在土壤宜耕期要按時疏松表土,保證麥苗出土。也可以用輕微鎮壓的方法破除土壤地表板結,幫助麥苗輕松出土。
小麥出苗以后要在田間仔細觀察,如果發現有缺苗或斷壟的現象要馬上補種。若補種晚了,就應該在小麥進入分蘗以后進行提苗移栽,栽后要及時澆水,假如沒有澆水條件,就應該趁著泥土有適合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的濕度及時移栽,注意一定要壓實表層土壤。
冬前除了晚播小麥外,一般都能達到壯苗標準,是因為土壤肥力不斷提高,底肥和底墑充足的原因。此時田間管理主要防止雜草危害,中耕保墑,尤其是沒有灌溉條件的麥田,一定要注意蓄水保墑,防止春旱。
晚播麥田由于積溫不足應該中耕鎮壓,以提高地表溫度,促進麥苗生長。對播種偏早、長勢旺、超過壯苗范圍的麥田,可采用深鋤的辦法控制旺長,以防后期倒伏或過多消耗地力。對播種早、有拔節趨勢的麥田要進行鎮壓,抑制節間伸長。并注意田間觀察,如果發現大量主莖及大蘗的幼穗受凍時,就要在日均3℃以上的時候,及時施入速效肥料,并結合灌水,促進未凍蘗生長成穗。
在越冬期間,由于氣溫較低,小麥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此時又正是根系向縱深發展的主要時期,所以應該防止人畜等外力損害麥苗,以確保麥苗安全越冬。
初春麥田多半以上的麥苗,心葉長出達到1~2 cm時進入小麥返青期。此時植株的根、莖、葉都在迅速生長,進入第二次分蘗高峰期,特別是對于播種較晚的小麥,這時的分蘗量更大。要想使小麥高產就必須讓其趁早返青,促進健壯生長、防止倒伏,但此時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分產量過大引起了倒伏;二是由于營養不良,麥苗脫肥后頭部發黃,群體較小,生長較弱,達不到人們所預期的收獲量。因此,小麥返青期田間管理工作一定要切實做好:對總蘗數達到植株生長正常的麥田,此期不再施肥水;對心葉生長緩慢的麥苗可以適當施肥澆水;而對長勢旺盛的麥田,要控制好肥料量和用水量,抑制生長,控制分蘗;對晚播的麥田,一般不再追肥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