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敏
(灤州市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河北 灤州 063700)
人體骨骼的結構,完善復雜,既堅固又有靈活性。人體骨的功能,既能支持人體局部和全身的重量,又可以在肌肉收縮時使人體產生各種運動。經常堅持體育鍛煉的人,骨的血液循環能力很強,有良好的新陳代謝功能,身體更加靈活,說明骨骼狀態非常好。不同的運動項目,對人體不同部位的骨發生不同的作用。比如,跑跳等運動項目主要以下肢活動為主,影響的是下肢骨的功能。體育鍛煉貴在堅持,如果是短期的運動,對身體的影響不是很明顯,真正要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體育鍛煉不可半途而廢,要持之以恒。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根據自己的體質調整運動量,若超出身體負荷,不僅對身體沒有好處,反而對身體損傷更厲害。比如,有呼吸系統疾病時,或者心臟功能不完善,這樣的人不適合運動,否則會發生危險。當人體出汗過多時,如果不能及時補充鹽分和水分,那么繼續進行劇烈運動,就可能導致電解質混亂,損傷身體,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要提倡科學運動。運動之前要熱身,熱身可以使肌肉活躍,讓韌帶富有彈性。做一些拉伸運動,就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運動的時間段也要選擇好。起床以后沒有補充糖分等營養,這樣進行劇烈運動,實際上是加速對身體的損耗,反而有害。不提倡起床太早進行運動。
春天和秋天氣候比較適合,比較舒暢的環境,對身體鍛煉有好處。而夏季,由于陽光照的比較猛烈,人體因為悶熱出汗很多,再加上劇烈運動,就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不提倡大熱天進行運動。冬天的早晨,北方溫度太低,人體新陳代謝緩慢,不適合運動。
長期堅持運動的人,一般都有比較好的生活習慣。每周訓練的強度要比較均衡,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的具體項目。知曉自己身體狀況,提前為可能在運動時發生的身體狀況做好預案。
體育鍛煉者,一般對飲食要求比較高。首先水的供應要充足,確保每天能夠提供給身體足夠的飲水量。同時,高營養的食物也很有必要。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微量元素等都要攝入。尤其運動以后,碳水化合物、完全蛋白質能夠幫助修復身體。要養成睡眠的好習慣。運動之后,身體的細胞得到足夠的修復,全身身體松以后,才能開始下一次運動。高強度運動者,一般要保證7小時以上的睡眠,才能得到充足的休息。
身體不同部位的器官,也不可過度使用。比如,運動過程中對膝蓋的保護就很有必要。膝蓋的使用是有一定壽命的,如果太過頻繁,太過勞累,負重較多的過度使用,都是傷害膝蓋的行為。如果身體體重過大,對膝蓋健康也是很不利的。身體其他部位也是如此,大霧天氣,運動量加大,對肺部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