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媛
(甘肅省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甘肅 華池 745600)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糧食增產豐收的關鍵。因此,要加快發展現代種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高標準建設育種基地。
目前,華池縣只有恒烽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建立了133.34 hm2種子生產基地,其他農作物都沒有固定的、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近年來實施的馬鈴薯脫毒種薯全覆蓋項目,馬鈴薯一、二級脫毒種薯擴繁都在大田中進行。
以前華池縣種子公司是華池縣唯一的種子生產、加工、推廣單位,體制改革后華池縣種子生產、經營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尤其是2016年新修訂的《種子法》實施以來,種子逐漸市場化,華池縣域內沒有一家育種、制種企業,主要以個體經營戶銷售成品種子為主。種子管理站的職能也逐漸轉向市場監管、農作物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及技術服務。
體制改革后,華池縣的種子管理站以市場執法監管為主,不斷加大對種子購銷環節的監管力度,通過市場巡察促使種子個體經營戶誠信、守法經營。同時,嚴厲打擊無證生產、未審先推、未試先推、超范圍生產、套牌侵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等行為,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使種子市場有序發展。
近年來,華池縣每年都開展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在縣內不同生態區域建立新品種試驗示范田,開展玉米、馬鈴薯、豆類等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邀請種子企業及農民進行觀摩,更直觀地了解種子在不同生態區域的表現,篩選推廣了一批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
通過種子市場監管及種子質量檢測,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種子的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良種覆蓋率超過90%,促進了華池縣良種事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農業發展,農作物品種不斷更新換代,栽培技術也逐步提升,新優商品種子逐漸被農民所接受并進一步推廣,致使部分商品種子取代了地方品種,玉米、蔬菜種子的商品化率高達100%。
隨著種子的市場化,華池縣域內農作物品種繁多,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同一種農作物可以有很多品種,如每年的玉米品種超過了100多種,不同區域的農民可以根據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合理選擇作物品種。
種子體制改革后,種子逐步市場化,對種子基地的重視度不夠,種子基地建設缺少投入,缺乏穩定的種子擴繁基地。
目前,華池縣種子質量檢驗設備還很欠缺,也沒有專業的種子檢驗人員。種子檢測以發芽率、凈度為主,無法測定種子純度、水份及生活力等,更不能形成一套完備的種子檢測體系,落后的種子檢驗手段阻礙了現代種業的發展。
華池縣農作物品種試驗示范主要依托省、市的項目支持,沒有縣級專項經費,引種數量、示范推廣點較少,對于一些地方名優品種的特征、特性不能開展試驗,不能滿足現代種業發展的需要。
由于種子體制的轉變和新品種的大力引進,縣域內只有種子分銷商和種子執法人員,沒有專業的種子科研機構,致使許多地方老優品種和野生種質資源瀕臨滅絕,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不利于華池縣種業的健康發展。
種子經營人員數量多、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對所銷售種子的特征特性不了解,只能銷售上級代理商代理的品種,不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品種。華池縣現有種子經營門店80多家,全部辦理了備案登記手續。這些種子經銷戶均主要經營利潤較好的雜交玉米、蔬菜種子,對微利的小麥、胡麻等種子經營較少。
根據華池縣種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確保縣域內種子質量安全,促進種業發展,須理清思路,實現全面發展,以保障農業用種安全為目標,突出種子基地建設、新品種試驗示范、種業監管3個重點環節,著力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進一步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質量檢測能力、市場監管能力,努力構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種業體系。
建立穩固的種子生產基地是種子產業發展的基礎,應根據華池縣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象因素,建立不同的種子良種繁育基地。例如,在華池縣西北部建立蕎麥、紅小豆、糜谷等小雜糧良種繁育基地,在華池縣中南部建立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等。
爭取政府資金,建立種子質量檢測室,提升種子質量檢測能力。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種子質量檢測檢驗體系,確保種子質量安全,滿足農業生產用種安全需要,為全縣種子發展奠定基石。
一是爭取縣級經費投入。積極爭取縣級財政對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試驗示范工作的支持,加大經費投入力度,確保試驗示范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培育試驗示范人才。抽選一些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專業培訓,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保證品種選育、試驗示范工作高質量進行。三是強化管理,加強執法隊伍和制度建設。建立專業的種業技術服務制度,完善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加強新品種保護和信息服務。強化品種維權執法,引入公眾監督機制,建立問責機制,規范管理行為,提升服務能力。
一是形成完善的種子質量標準體系,及時梳理當地種子質量標準等,積極深入到企業、農民中開展調研,結合實際情況對種子質量標準體系進行完善。二是完善監管制度。按照“職責明確、手段先進、監管有力”的總要求,健全種子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職責,為種子管理工作有效開展提供保障。三是加大種子執法監督力度。精心策劃,將種子市場的監督檢查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而不只是在春秋季供種高峰期才重視種子市場檢查。種子已經商品化,種子經營企業及分銷商會提前規劃種子銷售、推廣等,執法監督的重點是對種子經營門店的種子標簽、零售主體備案、登記制度等進行檢查,確保市場經銷主體的行為、流通的種子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農業生產用種質量,為農業穩產豐收提供保障。
目前,華池縣域內種質資源保護力度不夠,除不夠重視外,主要是缺少專業人才,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能強的人才隊伍,不僅能為當地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還能促進新老品種選育、試驗示范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推動華池縣種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