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龍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水利工程隊,甘肅 張掖 734000)
我國國土面積廣大,人口眾多,其中農村人口的數量遠超過其他國家,農村人均土地面積并不多,因此我國農田大部分屬于小型農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一項基礎工程,影響著整個農業體系的發展。現階段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必須加強農村小型農田水利的建設及管理。
現階段我國農村正在使用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時間多為20世紀,使用到今天,受使用時間的影響,磨損嚴重,大部分水利工程難以正常使用。同時,在水利工程的使用過程中,沒有按正確流程使用,沒有進行及時的維護與保養,透支使用水利工程,導致使用壽命縮短,實際運行能力下降。綜上所述,現在所使用的大部分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損壞嚴重,難以保證運行效果,運行效益低下,需要及時進行維修與重新建設[1]。
在20世紀建設的水利工程設施受技術水平的限制,大多為土法制造,科技含量低,使用效果差。同時,受技術水平、不同地區自然環境與建設工期等的影響,大多數水利工程沒有進行配套設施的建設。在后期維護階段,多數資金投入到水利工程主體進行維修或建設新的水利工程中,沒有進行配套設施的建設。部分配套設施齊全的水利工程受后期透支使用及后期維護不足的影響,配套設施損壞,做不到充分保養與及時維修,使完整的水利工程缺失了配套設施。現階段大部分農村所使用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配套設施缺失,難以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在水利工程運行過程中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與經濟損失,難以發揮水利工程的積極作用。對于水利工程進行配套設施建設是當務之急。
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主體是農民,以村、鎮為單位進行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受農民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為了節省資金,現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多數為老式工程,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改造。同時,農村與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缺乏足夠的勞動力。農民更重視經濟效益,重視農田的種植與收獲,對于水利工程的積極作用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利工程即使開始建設,也存在工期漫長等問題。
受自然環境與文化程度的限制,農民自身沒有掌握科學的水利工程相關的技術與知識,需要有專門的基層水利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才能正確進行水利工程的建設與使用。現階段我國農村基層水利工程管理機構存在權責不明、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專業性差等問題[2]。農村基層水利管理機構的組織結構不合理,管理人員眾多,技術人員缺失,難以對農民進行正確的水利技術引導。有些基層工作人員沒有考慮當地的特殊條件,導致水利工程建設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不能充分發揮水利工程促進發展、增加經濟效益的積極作用。
在我國部分農村經濟較落后地區,由村鎮對水利工程進行全面管理,部分地區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對水利工程進行規范,沒有明確的管理標準。在水利工程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部分地方法規與國家政策相沖突的情況,一些政策無法落實,缺乏專業機構對工程進行專門管理。在管理過程中與農民農事活動會產生矛盾,阻力較大,管理困難。對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行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缺少標準的制定。為此,健全管理體系是建設與管理好水利工程的前提條件。
我國國土面積廣大,農村土地面積占比大,導致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需求量大。但是現階段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責任方是各級村鎮,政府對于農田水利工程扶持力度不足,有限的資金難以滿足數量眾多的農田水利工程的需求,各級政府沒有制定符合當地條件的扶持政策,缺乏優秀水利人才引進機制,沒有對水利工程進行整體規劃,導致水利工程發展緩慢。
在國家層面,制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相關制度規定,為水利工程的建設及管理建立明確的標準,規范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圍,明確管理職能[3]。在各級政府方面,抽調綜合素質高的人員組建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對水利工程的建設進行監督,專人專責管理,保證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對水利工程進行定期的巡視檢查,保證后續維護工作的正常運轉。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宣傳講解,進行安全管理,防止水利工程受到人為的破壞。完善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促進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
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發展的最大阻力是資金問題。各級政府應當加大扶持力度,改變完全由村鎮自行籌集資金的傳統方式,加大資金投入,更新水利設備。對水利資金的流向進行嚴格的監督,保證資金全部應用于水利工程。各級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由政府牽頭設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對老舊水利工程組織人員進行維修,提高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的福利待遇。通過政府扶持的方式對水利工程進行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質量[4]。
由政府牽頭,聯合各類高校,引進水利方面的優秀畢業生加入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的隊伍,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性。對在崗水利技術人員定期進行培訓,聘請高校優秀講師進行培訓,提高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與專業技能。通過影片、宣傳手冊等方式提升技術人員的思想境界,提高綜合素質。建立合適的獎懲機制,對于優秀的水利技術人員進行獎勵,吸引社會上的人才主動加入水利人員隊伍。對于綜合素質低下且不思進取的部分人員給予懲罰,提高隊伍的純潔性。通過獎懲機制對技術人員進行合適的管理教育,提高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能更好地進行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要進行合適的管理,保證水利工程的質量。由專業性人才進行科學計算,對水利工程能產生的效益進行預估,明確水利工程建設的目的,對水利工程建設進行正確的規劃。在建設過程中,要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施工方式,保質保量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設。
農民是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主體,保證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需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由各級政府組建專門部門進行水利工程作用的宣傳,引導農民正確認識水利工程的作用[5]。進行水利知識技術的普及,定期進行水利知識講座,發放基礎水利知識普及手冊,激發農民在水利工程管理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配合政府及下屬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水利工程的管理。通過知識技能培訓的方式,引導農民正確使用并定期維護水利工程,保證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壽命,對于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有效的保護。
水利是農業發展的命脈,在新時期,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必須做到全面發展。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資金投入,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案,健全管理體系,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引導農民參與到水利工程的建設及管理當中,通過多方努力,促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