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仕剛
(貴州省鳳岡縣蜂巖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鳳岡 563000)
1.1 有效解決了傳統植物保護工作中的難題在傳統的植物保護工作中,存在兩大問題。首先,傳統的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農藥,這些農藥雖然能夠起到保護植物的作用,但也會留下有毒有害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1]。其次,所噴灑的農藥中含有一定量的化學物質,會給土壤造成影響,污染生態環境。如果在生態農業中應用植物保護新技術,用其他的工作方式替代傳統的噴灑農藥的方式,同樣也能起到保護植物的作用,并且土壤及其他參數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對保護生態環境十分有利。
1.2 提高了農作物的生產效率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產業正在向生態農業的方向轉型,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中,無法統一農作物的生產和植物的保護周期,很難做好植物保護工作。舉例來說,傳統噴灑農藥保護植物的方式是在確定農作物發生了病蟲害之后進行的,只能夠起到治理的作用,無法起到預防的作用,顯然不能從根本上預防病蟲害,即使能夠將現有害蟲殺死,但也同時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如果能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植物保護新技術,便可以從源頭上預防病蟲害發生,最大限度保護農作物,提升農作物的生產效率。采用植物保護新技術,能夠全面掌握植物所需要的各類營養成分,對植物生長發育全過程進行監測,降低病蟲害問題出現的概率[2]。
在我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要想有效應用植物保護新技術,就必須遵循以下內容。應用植物保護新技術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我國新型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并遵循科學、高效和可持續原則,敢于創新并不斷優化現有的植物保護技術,推行更加科學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更加健全的保護體系和制度,從而高效管理和保護各類植物。
在應用各類植物保護新技術時,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就是要大力推行“免耕、免栽和免培”發展模式,降低我國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勞動量,進一步提升農民的經濟收益。第二步應統一規劃出有針對性的防治自然災害發生的有效措施,這樣即使突然發生了寒潮或是洪澇等自然災害,也提前建立了預警機制,不會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產生太大影響。第三步應更加科學地配置各類農業資源,加大成本投入,大力應用各類先進的植物保護技術,聚焦農作物生產發育的每一個過程,應用好“三誘”技術,在保證農作物產品生長質量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成本,為農村企業和農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3]。
3.1 科學應用“三誘”技術這一新型技術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植物保護新技術,其工作的原理就是利用害蟲的生活習性和生理應激反應來防治害蟲,具體來說可以采用以下3種技術方法。第一,合理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主要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來吸引害蟲,利用高壓電網殺死靠近燈管的害蟲,以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可降低害蟲數量,無需大量使用農藥,對農作物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中蟲害的耐藥性問題在采用這一新型技術后得以解決,殺蟲效果非常好。第二,科學應用性誘劑技術。這種技術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性誘劑引誘成蟲并進行捕殺,使得害蟲數量得到控制。應用性誘劑技術不會污染環境,并且成本較低,在不威脅人體健康的基礎上還控制了害蟲的規模,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第三,黃板誘捕技術。主要是利用害蟲的趨性誘捕害蟲。具體來說,就是在果園、茶園或是田間懸掛黃色黏蟲板,吸引害蟲并殺滅害蟲。這種技術的成本較低并且應用范圍廣,在多種農作物的害蟲捕殺工作中通常都會選擇這種植物保護新技術[4]。
3.2 植物保護新技術的多元實施方式只是單一應用某一種植物保護新技術是無法取得最為理想的病蟲防治效果的。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建議綜合應用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態防治等多種防治技術。其中,應用化學防治技術要科學確定藥劑使用量,盡量少噴灑藥劑,促使害蟲得到高效清除,保證農作物產品符合國家相關的環保要求。而應用生物防治技術就是將各類害蟲的天敵有針對性地引入園區,從而有效將害蟲殺死。應用各類植物保護新技術時還應建立完善的監測預報系統,科學防治病蟲害,針對現有的病蟲害防治經驗,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對策,引入各類先進的植物保護技術,從而最大限度保護植物和農作物。此外,還應建立一個專業的團隊,負責向群眾普及植物保護新技術相關知識,不斷強化其綠色生態農業理念。
3.3 合理應用防蟲網覆蓋技術這一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在農作物生長地區外圍覆蓋防蟲網,對昆蟲進行阻隔,從而保證農作物正常生長。①針對不同的害蟲,防蟲網也是有對應口徑的,這樣便能夠有效抑制各類害蟲進入。②防蟲網主要有溫室外覆蓋式和鋼架拱棚式兩種常見形式,前者能夠有效保護蔬菜和瓜果正常生長,結構十分簡單并且建設成本低,在大范圍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應用空間較大,而后者則能夠更具針對性地保護蕓豆和黃瓜等農作物,雖然防治效果十分理想,但其成本也更高,覆蓋范圍相對較小。
現階段,我國的生態農業領域已經逐步開始應用各類植物保護新技術了,并且這些技術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我國不斷倡導綠色生態農業的形勢下,人們應認識到應用植物保護新技術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綜合運用各類技術,為實現我國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