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新
(甘肅省高臺縣大湖灣水管所,甘肅 高臺 734300)
為了有效節省水資源,促進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發展,通過優化配置水資源,可以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節水灌溉農業的不斷發展,也能促進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速度,緩解人口和資源的矛盾,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是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基礎資源,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增加了水資源需求量,加之無償取水和低價供水的政策,存在諸多浪費水資源的現象,導致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變得更加緊張。此外,工業生產不斷發展,對水資源造成了嚴重污染,影響到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我國需要加強人民的節水意識,建設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節約利用水資源[1]。
我國灌溉農業發展過程中,井灌是常見的水資源利用方式,但無限制的開采地下水資源,導致地下水為逐年降低,影響了農業發展。通過完善灌區基礎設施,可以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灌溉區域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維護需要有豐厚資金作為支持,但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有限,同時這類工程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不能有效確保農民收益。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如果資金不足,就會導致工程配套設施跟不上工程的建設進度,無法輔助工程建設。在灌溉工程的建設中很難廣泛應用新技術,一些工程使用的設備老化嚴重,無法實現節水增效的功能,不利于落實新型節水灌溉技術[2]。
我國缺乏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相關政策,農民缺乏工程保護意識,無法有效地保護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設施,導致工程設施設備損壞之后,不能及時修理和維護。被損壞的設施設備長時間不維護或者損壞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以維修處理,甚至要重新更換。隨著工程的擴大,政府的財政壓力也在不斷遞增,但是卻無法獲取顯著的效果。
節水灌溉工程在很多區域實施,但不同地區情況不同,管理模式無法統一,很難落實一些政策,因此各地管理目標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在工程建設階段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達不到工程建設的目標,引發滲水和漏水問題;維護修理工作無法及時落實,嚴重浪費水資源,無法發揮出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實際作用。要制定適宜的政策,做好支持工作,明確責任,嚴格落實節水灌溉工程,實現節水目的[3]。
在選擇灌溉技術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綜合分析水資源分布特征和地理地貌特征,選擇適宜的節水灌溉技術。在實際操作工作中,不能盲目的選擇最先進的高新技術,否則將會增加經濟成本,還無法保障灌溉效果。如果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可以利用噴灌技術和微灌技術,如果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為了節省整體投資,需要利用渠道防滲技術,對經濟作物使用管灌和滴灌等方式進行灌溉。
我國不斷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逐年增多,但是灌區節水灌溉方面的政策不足,限制了灌區節水灌溉的發展。因此,需要加大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提供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合理配置水資源,做好工程的科學規劃,落實具體規劃措施,積極促進工程發展[4]。
節水灌溉主要是為了提高農業產值,保障農業經濟效益,灌區節水灌溉不僅要實現灌溉,同時需要提高農業生產的收益,有機結合農業生產和節水灌溉,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益,避免浪費資源。
農民是主要的農業生產者,因為各地農民生活習慣和文化程度是不同的,再加上一些農民思想比較傳統,無法及時接受新事物。傳統的農業生產主要是利用漫灌方式,嚴重浪費了水資源,這是因為農民缺乏節水意識。因此,要加大力度宣傳水利知識,引導農民全面認識灌區節水灌溉,根據當地水資源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擬定水價,以實際情況為主,做好工程的推廣。
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質量和監督工作有緊密聯系,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施工單位不能因為追趕工期而隨意更改工作程序、流程,要根據實際情況擬定計劃,把監督任務科學分給個人,要求監督人員全面檢驗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尤其要監督施工環節,控制施工質量。同時,以實際情況為準,增加監督管理人員的數量,開展有效的專業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意識,有效完善工程的監督以及管理制度,做好人員的工作考核。根據監督執行情況,增加這部分人員的工資待遇,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灌區節水灌溉效率,不斷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涉及很多方面的內容,因為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比較復雜,因此需要加大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投資力度,地方政府需要制定投資政策,完善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融資制度,積極鼓勵個人和企業投資節水灌溉工程,及時表揚表現積極的個人和企業。在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成本核算過程中,嚴格核算每一項投資項目,根據標準征收水費[5]。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利用法律的形式規范管理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在地方政府業績考評中納入水資源節約任務,不斷完善水資源節約法規,加大宣傳節水知識的力度,培養人們正確的節水習慣,使人們的節水意識不斷提高。
明確工作人員的責任,可以保障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質量。在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施工中,構建起用水者協會,工程完成之后進行產權交接,由協會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協會內的主要成員是農村居民,根據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受益人,合理分配具體的管理工作。
農業經濟發展要做好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調整農業結構,通過推進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高效利用水資源,保障農業經濟發展的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