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麗 鄒昌新
(1.松滋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湖北松滋 434200;2.松滋市農業農村局,湖北松滋 434200)
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劉家場鎮地處湖北省西南邊陲,面積292 km2,轄21個村,3個居委會,人口8.5萬,是鄂湘兩省三市(荊州、宜昌、常德)五縣(市)(松滋、宜都、五峰、石門、澧縣)的邊緣結合部和物資集散地。該鎮被國家六部委評定為“全國重點鎮”,是湖北省命名的重點口子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重點中心鎮,是中國首屆鄉鎮投資環境300佳鄉鎮。三條省級公路和鐵路橫貫全鎮,交通運輸十分發達,湘、鄂、川、黔、渝省山貨在此集散,邊貿經濟日趨活躍。該鎮山多田少,鎮委鎮政府提出當地發展“一種三養”(迷迭香種植,生豬、肉牛、山羊養殖)為主體的山區特色農業,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發展以養殖生豬為主的養殖業,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松滋市劉家場鎮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從2018年8月23日啟動,到2020年9月經歷了2 a多時間,沒有發生一例非洲豬瘟疫情。該鎮防控工作科學,措施具體,落實到位,防控效果好。由于該鎮生豬養殖環境沒有受到非洲豬瘟的侵襲,養殖戶投入積極,生豬養殖發展穩定,2019年9月生豬存欄19 446頭,其中能繁母豬1 154頭,死亡生豬941頭;2020年9月存欄生豬50 088頭,其中能繁母豬2 200頭,死亡生豬520頭。基于此,分析該鎮的非洲豬瘟防控措施,以供相關部門參考借鑒。
該鎮在非洲豬瘟防控啟動時制定了鎮級防控措施,并通過文件形式確定了防控路線。2018年8月,劉家場鎮政府展開了非洲豬瘟防控聯席會議,召集涉及防控工作任務的單位負責人一起討論防控措施,后期結合實際防控工作印發《劉家場鎮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提出了5條意見。
1.1 強化疫情排查和報告各村居、動監分所要進一步加強監測排查,及時發現和消除疫情隱患。要組織開展針對性現場排查,排查工作務必執行到位,確保有效。對現場排查中發現臨床疑似非洲豬瘟情況的,30 min內上報鎮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下簡稱鎮指揮部辦公室,鎮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鎮農辦),指揮部辦公室聯系市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采樣送檢。
該鎮進行非洲豬瘟排查,村組干部對全鎮養殖生豬農戶的養殖情況摸底建立紙質排查檔案,鎮畜牧中心對全鎮養殖場7 d一排查,鎮畜牧中心建立全鎮養殖生豬農戶的生豬電子臺賬,杜絕農戶違規購買生豬。農戶生豬電子臺賬是農戶出售生豬的溯源證明,從源頭上堵住外疫流入。
1.2 保證生豬健康養殖管理養殖場要及時報告生豬出欄補欄、隔離檢疫、臨床發病、飼料來源等情況,切實降低疫病發生和傳播風險。要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做好動物疫情報告等有關工作的通知》(農醫發〔2018〕22號)等要求,規范做好非洲豬瘟疫情報告工作。要暢通疫情舉報渠道,及時核查舉報線索,一經查實可按規定對舉報人予以獎勵。該鎮畜牧中心安排專人對養殖場使用泔水養殖生豬的行為進行日常檢查,每月至少現場檢查一次。
1.3 強化生豬及生豬產品檢疫動監分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農業農村部近期修訂印發的《生豬產地檢疫規程》《生豬屠宰檢疫規程》開展檢疫工作。要推動生豬養殖場戶按照農業農村部公告規定,落實檢疫申報主體責任,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并提供相關申報材料;生豬收購販運單位或個人代為申報檢疫的,要取得生豬屠宰場戶的委托書。對產地檢疫中生豬來歷不明、存欄異常增加、無養殖檔案或檔案記錄不全的,屠宰檢疫中發現疑似非洲豬瘟生豬及生豬產品的,不得出具動物檢疫證明,并督促生產經營主體嚴格按規定處理。要規范動物衛生證章標志管理和使用,嚴格執行動物檢疫證明領用登記等管理制度。
動物檢疫是生豬流入市場的最后一道關口,該鎮嚴格按照檢疫規定程序開展檢疫,沒有一起違規出具檢疫合格證明的行為,做好了生豬生產的守門人。
1.4 加強對調運生豬及其車輛的查驗嚴格執行農業農村部公告第79號規定,發現運輸車輛未按規定備案、清洗消毒以及調運生豬及生豬產品未附有動物檢疫證明的,由動監分所上報荊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有關規定處理。及時執行上級發布的生豬及生豬產品流通規定,發現違規調運生豬及生豬產品的,不得勸返,立即扣押并規范處置。
1.5 加強防控非洲豬瘟臨時檢查消毒點管理該鎮按照荊州市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意見,在澧松橋、茉莉灘橋、中村橋設置臨時檢查消毒點。臨時檢查消毒點值班人員實行路長負責制,由帶班負責人具體負責每班次工作,鎮指揮部辦公室組織落實值班人員并上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臨時檢查消毒點按照《非洲豬瘟防控檢查消毒點工作制度》值班,鎮指揮部辦公室做好以下工作。
1.5.1 確保防控物資充足 防控物資由劉家場動監分所報告市指揮部辦公室保障供給,不足部分由劉家場動監分所報告鎮政府分管領導后及時采購。防控物資采購資金報告市指揮部辦公室解決,不足部分由劉家場動監分所報告鎮政府解決。
1.5.2 加強生豬產品檢查 澧松橋、中村橋趕集日(一個月9天)增加值班人員4人,加強生豬產品檢查,每個趕集日預算630元經費:勞務報酬480元、車輛租賃經費150元(早上5:00—12:00)。本項資金報告市指揮部解決,不足部分由鎮政府解決。
1.5.3 堅持巡回督辦檢查 鎮指揮部辦公室安排每天的巡回督辦檢查,保證每天一次,每天安排車輛租賃經費150元(包括應急處理、入戶調查)。
1.5.4 設置防控生活點 每個臨時檢查消毒點選址一個農戶作為生活點,每個生活點每天50元房屋租賃費(包括做飯),每個值班人員每餐30元生活費(每個班次3人90元,每個檢查消毒點每天3餐180元)。
1.5.5 值班人員報酬 公務人員在檢查消毒點值班,不安排值班加班補助(如果上級政府有明文規定可以發放補助的,按照規定在各自單位發放),按照每天車費30元在各自單位報銷;聘用人員的勞動報酬按照市指揮部辦公室要求發放,非居住在檢查消毒點村的聘用人員每天發放車費20元。
上述意見既明確了防控具體要求,又保障了工作經費到位。該鎮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嚴格按照《意見》執行,并嚴格執行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八條禁令》,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落實情況由鎮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督辦,沒有發現違反相關規定受到紀委處理情況。
非洲豬瘟在我國是一種新發生的傳染快、死亡率高的生豬傳染病。該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在防控期間印發了《非洲豬瘟病豬典型癥狀》宣傳資料9 280份,凡是有生豬養殖的農戶均發放到戶。《非洲豬瘟病豬典型癥狀》主要宣傳兩點。一是非洲豬瘟的主要特點,即高熱、治療無效,生豬發病后通過藥物治療,1~2 d效果不明顯,且病豬出現高熱,體溫升高至40.5℃~42℃。二是非洲豬瘟主要臨床癥狀。①皮膚變色,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呈紅色、紫色或藍色,可視黏膜潮紅,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②病豬嘔吐咳嗽,便秘或腹瀉,糞便帶血。③沉郁厭食,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站立不穩)。④母豬異常,流產,產死胎、弱胎。⑤發病順序。母豬→肥豬→仔豬。
該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同步印發《非洲豬瘟防控主要措施》,主要宣傳6點。①管好自己的門。禁止外人進入豬舍;禁止其他動物(狗、貓、雞等)進入豬舍。②管好自己的人。飼養生豬人員進入豬舍前要消毒;進入豬舍要換套鞋;每天早上、晚上仔細觀察生豬。③嚴格消毒滅源。豬舍每周消毒一次;欄舍外每月消毒一次;銷售生豬后必須消毒;病死豬接觸的地方必須消毒。④嚴禁用潲水喂豬。⑤不購買流動豬販子仔豬。制止摩托車仔豬販子接近豬舍,不和其近距離接觸。需要仔豬可向規范母豬養殖場購買仔豬。⑥發現疑似癥狀上報。發現上述臨床癥狀后,特別是多個癥狀,必須高度重視,不得隨意請未備案的獸醫治療,不得私自解剖病死生豬,不得對外宣布官方未確診的病名。正確處理方式:及時報告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簡稱畜牧中心),由鎮畜牧中心安排專人進行初步診斷。
3.1 對外來車輛嚴格消毒該鎮設立了指定消毒點和防疫管控路段。該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在全鎮設立了7個動物防疫指定消毒點和4條防疫管控路段。指定消毒點和防疫管控路段制作立式招牌,明確“運輸生豬車、收集死豬車、運輸飼料車”未經消毒禁止進入該鎮。所有進入該鎮的相關車輛均嚴格消毒檢查后行走指定的路徑,杜絕流通帶來疫病風險。
3.2 對垃圾場及運輸車加強管理加強宣傳,禁止在垃圾場拋棄病死生豬,同時要求運輸垃圾車輛到油榨口村消毒點消毒。鎮政府2019年7月19日在垃圾場安裝監控攝像頭,兩次拋棄病死生豬進行應急處理,并追查到農戶進行教育。
3.3 對運輸生豬車輛監督管理該鎮所有運輸生豬車輛車上必須有消毒藥品和設備,鎮畜牧中心檢查發現沒有的,禁止其在劉家場鎮運輸生豬。購買生豬的時候,車輛進入村居主要道路消毒,不準車輛到養殖場,生豬由養殖場轉運出來上車。
3.4 對防疫工作人員進行防護鎮畜牧中心工作人員車輛都配備高壓清洗消毒機,參加應急處理和回家必須消毒。至今有養殖生豬的防疫員家庭,沒有發生一起疫病導致生豬死亡,周邊環境安全。
該鎮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從政府部署安排、部門牽頭落實、全民動員防控,均較為成功。通過與周邊區域生豬疫情發生情況對比,該鎮生豬養殖效益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