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劍瑞
(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甘肅蘭州 730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在林業產業發展中,營林技術的應用成為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主要手段。在林業工作中,病蟲害防治工作也同樣離不開營林技術的應用,需要分析發生病蟲害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措施,并提升林業經濟效益,促進該產業快速發展。
在當前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產生林業病蟲害的原因主要表現在4方面。第一,人工造林相對于自然林更加脆弱,在造林工作完成之后短時間內不能融入到當地的生態系統中,很容易受到各種外來物種的傷害而感染病蟲害。第二,在當前的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會采用殺蟲劑進行防治,但是部分殺蟲劑在使用過程中,雖然有效消滅了害蟲,但還影響到了害蟲天敵的生長,導致蟲害缺少天敵制約,變得更加嚴重。第三,在當前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大量使用化學試劑進行防治,導致部分蟲害產生了抗藥性,加大了病蟲害防治的難度。第四,在人工造林過程中,為了控制造林成本,種植的樹種較為單一,導致林地生態系統不平衡,害蟲和天敵之間不能互相抗衡,大量蟲害發生,影響了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1-2]。
在林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營林技術的優勢,發揮出營林技術的作用,將各種病蟲害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保障林業系統完善。另外,將營林技術應用在病蟲害防治工作過程中,還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投入,促使林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主要表現在以下6方面。
2.1 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林木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在其生長過程中會產生病蟲害。在營林過程中,可以通過應用生物技術,提升林木的免疫力,減少各種蟲害發生。比如,在進行營林時,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各種優良雜交苗木,保證這些苗木在抵抗病蟲害的過程中發揮出優勢。另外,在使用生物工程技術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對有益生物進行保護,完善林區生態系統,利用天敵控制害蟲生長,保證林業生態系統平衡[3]。
2.2 合理設置隔離帶林木生長過程中受外界的影響很大,在進行營林過程中,一定要對各種能夠控制的因素進行合理控制,保障林木成活。比如在造林過程中,要對苗木的密度、品種進行控制,提升整體林木防御病蟲害的能力。在進行人工林營造過程中,要開展人工育苗工作,保證林木從培育階段到生長階段全過程有充足的養分供應,進而保障樹木健康生長,并通過控制相鄰苗木之間的間隔距離,降低病蟲害發生后的擴散速度。另外,病蟲害一旦發生,會不斷蔓延,在控制擴散的過程中,需要對害蟲進行控制,并設置隔離帶,有效降低病蟲害擴散速度。
2.3 優化樹種生長條件首先,在培育林木的時候,要保證環境不受污染。另外,還要對培育的幼苗進行適當松土和除草,保證幼苗的養分供應充足,有效減少病蟲害發生。其次,要想保證林木在正常生長過程中吸收充足的養分,就要合理挑選肥料,并合理施用肥料,有效提升林木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注意要以綠色、無污染、無公害的肥料作為首選。最后,在進行林木樹種生長條件優化過程中,針對病蟲害的發生,要通過病枝修剪,達到有效處理病蟲害的目的,提升林木的生長效率。在林木生長過程中,還要對雜草進行適當清理,保證整個林區環境干凈整潔,更適宜苗木生長[4]。
2.4 科學營造混交林營造混交林也是有效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措施。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節約土地資源,還可以實現林區物種多樣化,促使林木抵抗蟲害的能力不斷提升。營造混交林在進行樹種選擇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要從適宜當地生長的林木種類中選擇,保證林木能夠更好的生長,防治病蟲害發生。另外,在進行營造混交林的過程中,還要對不同樹種的比例進行科學設計,保證林木都能夠正常生長,發揮出混交林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2.5 落實做好防疫工作在當前的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防治觀念。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進行有效創新,對當前工作策略和工作思維進行有效改善,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壤環境、日照環境、溫度進行分析,保證不同的樹種發揮出更強的病蟲害抵抗能力,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對當地的病蟲害特性進行全面調研,通過雜交培育等方式,提升林木的病蟲害抵抗能力;通過開展有效的檢疫和防疫工作,將整個林區的病蟲害發生率降到最低[5]。
2.6 完善監控體系另外,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還可以結合現代化的監控技術,完善監控體系,減少人工監測過程中的各種成本投入,對整個林區的林木進行有效監控,及時發現病蟲害,并及時開展有效的應對措施,選擇最高效的防治方法開展防治。還可以利用監控系統預測整個林區病蟲害發生情況,并進行有效預防,保證林木健康生長,促使林區經濟效益提升。
3.1 轉變人工林樹種單一情況在當前我國的林業發展過程中,人工林樹種單一情況較為普遍,技術也相對落后,與現代化林業發展還有一定差距。在未來的發展中,原有的營林模式中一個林區栽種一個樹種的現象將會得到有效改善,營林過程中會引進多種抗病能力突出的樹種,實現林區生態多樣化,不斷提升林木抗病害能力。
3.2 應用新型生態防控技術在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可以有效應用各種新型生態防控技術,對害蟲的生長環境進行調整,轉變原有單一的防控模式,因地制宜地開展有效的防控工作,實現生態防控。
通過對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為實際的工作開展提供指導。在當前的林業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營林技術,全面有效地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升樹木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