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斌 陳開偉
(四川省西昌市巴汝國有林場,四川西昌 615000)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類活動給自然生態帶來了一定破壞,森林草原作為重要資源類型,一旦發生火災,不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同時還會威脅到社會生產與發展,只有采取有效措施與手段加以預防,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因此,聯系實際分析森林草原防火體系的建設路徑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來,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要求也得到最大化滿足,但也給自然環境帶來了一定影響,環境保護工作迫在眉睫。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就是一項重要的環境保護手段,其重要性往往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有助于保護林業資源。林業作為維持生態平衡與自然環境的重要產業,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既能夠防風固沙,又能夠穩定生態,而建設防火體系可以有效保證森林草原安全,避免林業資源受到損害,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著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森林、草原本身就有著較高的開發價值,能夠為社會創造較高的經濟利益。森林可以直接轉化為一些木材或者衍生產品;草原則能為畜牧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一旦森林草原出現火災,不僅會影響到當地林農的經濟收益,還需要在后續重建,增加更多經濟投入,也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在“綠色環?!睍r代主題下,除了要重視經濟發展,還要預防森林草原火災,為我國生態與經濟的雙重發展奠定基礎[1]。
為了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我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穩步進行。但是,我國在發展初期將發展重心放在了經濟方面,對于生態保護、森林草原防火等方面的研究較少,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2]。首先,防火意識淡薄。大部分參與防火的工作人員都沒有切實了解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存在僥幸心理,工作上有所疏忽,群眾更是對防火工作缺少了解,參與度、配合度較差,影響了防火工作的持續推進。其次,防火工作難度大。森林草原往往面積大、環境復雜,再加上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的持續推進增加了森林草原總量,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工作難度、壓力、強度都會有所提升,難以保證防火工作質量。再次,防火工作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大部分森林、草原都處于一些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地方政府難以在基礎設施上投入較大財力,影響了防火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一旦發生火災,部分基礎設施無法發揮作用。最后,缺少先進技術,森林草原面積較大,數量眾多,若是單純依靠護林員進行巡山檢查或者是依靠人力來開展防火工作,工作質量、效率都無法保證。目前,我國整體科技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較少會引入現代化科技,無法提前預測火災發生,可能會造成較為嚴重的人員、財產損失[3]。
基于上述分析,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必須要在今后采取有效措施,構建較為完善的防火體系,為今后開展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創造有利條件[4]。
3.1 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森林草原防火本身就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無法依靠單一部門完成,同時還需要群眾有著一定的參與意識,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防火工作質量。因此,林業部門在今后應適當加強防火宣傳,并擴大宣傳范圍,使各個部門、群眾團體能夠了解防火的重要性,并且形成較好的防火意識,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保障。一方面,應突出宣傳重點,在防火期加大宣傳力度,可以在各個部門展開座談會、分享會等形式,達到部門內部宣傳的目的,使部門可以了解到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并予以重視,在全面統籌下協力完成火災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在群眾之間宣傳,大部分群眾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火災問題極少或不會發生,林草部門應該糾正群眾的這一觀點,加大宣傳與科普力度,使群眾逐漸形成較好的防火意識與參與意識[5]。此外,還應在學校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引導學生向家長宣傳防火知識。
3.2 加強野外火源管控預防森林草原火災發生,除了開設隔離帶、計劃燒除林下可燃物等隔離措施以及輔助人工干預氣候溫度、濕度外,最主要的還是要保障對野外火源管理到位。林區、牧草區內的生產、生活用火以及自主搬遷戶、留守兒童、高齡老人、患精神疾病等特殊人群是野外火源管控的難點和重點,因此要加大力度管理。
3.3 合理設置防火機構防火機構存在的目的就是對森林草原相關的防火工作進行科學管理,保證防火工作的實效性。通常情況下,一個較為完善的防火機構應該包含多個部門,除了原有的防火部門,還應增加檢查部門,成立火災撲救小組,設立執法機構,增設后勤保障部。其中,檢查部門的工作較為復雜,具有一定的指導性,消防員必須針對森林草原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隱患進行詳細分析,一旦發現火災隱患、問題,應進行火災分析,制定詳細的滅火方案?;馂膿渚汝牫蓡T應以消防員為主,日常工作中應不斷提升消防員的能力。執法機構主要是負責滅火后的現場勘查工作,調查火災原因、物資消耗等等,進行客觀評價。后勤保障主要是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一系列物資,起到較好的輔助作用[6]。
3.4 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說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在火災發生以后及時采取有效的撲救措施。因此,地方部門必須要增加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一方面,考慮到地區經濟的實際情況,針對貧困、無法負擔基礎設施建設費用的區域,國家應采取有效手段給予以一定補助;另一方面,要定期檢查、維修、維護基礎設施,保證這些設施不存在任何問題且能正常使用,為防火工作提供保障。
3.5 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隨著我國森林草原面積的進一步擴大,單純依靠人力已經無法有效完成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這也就需要引入先進的技術進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第一,引入無人機。無人機能夠對森林、草原進行巡視,考慮到森林狀況較為復雜,無人機主要可以應用于草原。第二,利用大數據技術、傳感器,在收集森林草原的相關資料以后進行分析,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地理條件等一系列影響因素,對可能發生的火災位置、規模等進行預測,方便后續管理。第三,一旦火災發生,可以利用無人機進行拍攝,了解火災的實際狀況,為后續的各項防護工作提供參考[7]。
綜上所述,森林和草原是我國重要的資源,能夠為人們的生存提供較好的空氣,對于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然而,目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仍然存在群眾防火意識淡薄、防火工作難度大、防火工作基礎設施建設不全面以及缺少先進技術手段等問題,影響了防火工作的實效性。因此,在今后必須要通過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合理設置防火機構、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引入先進科學的技術手段等方式,構建起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森林草原防火體系,為防火工作的有效進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