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瑞 闕有清 賀 兵 安遠鋒 周 章
(貴州省銅仁市漁業技術推廣站,貴州銅仁 554300)
1.1 發展概況貴州省銅仁市擁有豐沛、優質的冷水資源。為合理、科學利用資源,帶動地區脫貧致富,銅仁市于2000年開始引進鱘魚、鮭鱒魚等偏喜冷水的魚類進行養殖,后經大量市場運作和養殖實踐,逐步形成了以鱘魚養殖為主的養殖產業。近年來,銅仁市鱘魚養殖產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生產規模迅速擴大。截止到2019年底,全市鱘魚規模養殖點達到26個,有效流水養殖面積達21.8萬m2。貴州省為全國第3大鱘魚主產省,2019年商品鱘魚產量10 512 t,而銅仁市當年鱘魚產量達5 150 t,苗種年繁育能力達到1 000萬尾,產值達到2億元,占全省冷水魚產量的49%,產值的37%。當地現年產商品魚200 t以上的企業有10個,其中年產商品魚500 t以上的企業5家[1]。
1.2 銅仁市鱘魚產業發展采取的措施
1.2.1 以政策扶持為引領,強化組織保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2019年,市委、市政府在2018年成立生態漁業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印發了《市領導領銜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工作制度》,成立了由一名副市長和一名市政協副主席牽頭領導的生態漁業發展工作專班,切實加強對全市生態漁業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力推進冷水魚產業發展。二是強化資金保障。2019年以來,全市累計爭取各級財政資金1 120萬元,支持鱘魚產業發展。
1.2.2 以基礎建設為支撐,推進產業升級 當地以梵凈山環線的江口縣為中心,以鱘魚為重點,帶動印江、松桃、碧江開展鱘魚養殖,逐步擴大規模及范圍,培育鱘魚產業品牌。目前,全市基本實現鱘魚孵化繁育、養殖生產、精深加工、營銷網絡等全產業鏈發展。2019年,全市新增鱘魚工廠化養殖面積16 500 m2,實現鱘魚產量5 150萬t,產值2億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鱘魚規模養殖場達到34個。2020年,全市預計新增冷水魚養殖面積5萬m2以上,可實現鱘魚產量6 000 t,產值達2.4億元。
1.2.3 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提升帶動能力 近年來,銅仁市先后引進和培育紅星集團、貴州綠源水產、貴州東億農業、貴州古鱘生物、貴州博龍漁業等龍頭企業發展冷水魚產業。目前,全市培育鱘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6家。2020年,當地將積極組織貴州東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申報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農戶”模式帶動產業發展,銅仁市鱘魚健康養殖“龍頭企業+農戶”模式入選省委省政府領導領銜推進農村產業革命聯席會議印發的《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12個特色產業發展模式》。鱘魚產業發展龍頭企業和規模養殖場在技術與制度創新的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形成冷水魚產業形態的動態發展,帶動了100余個小型企業(合作社、大戶)、3 000余人。其中,江口規模企業達8個,帶動43個小型企業(合作社、大戶),覆蓋貧困戶320余戶1 000余人[2-3]。
1.2.4 以品牌打造為重點,拓展鱘魚市場 銅仁市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冷水魚品牌戰略,以品牌打造倒逼產業規范發展和轉型升級。全市冷水魚養殖嚴格按照無公害操作規程與要求進行生產和加工,打造無公害食品品牌,從優質產品、商標注冊、廣告宣傳、產包裝到經營策略進行全方位品牌建設,不斷提升冷水魚的競爭力和附加值,實現以品質求發展,以品牌求發展的良性循環。目前,全市冷水魚產業已獲農業部健康養殖示范場3家,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6家,江口縣已注冊“貴水鱘”冷水魚品牌,鱘魚產品遠銷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年實現鱘魚出口產量50 t。
1.2.5 以產業帶動為目標,助推脫貧攻堅 銅仁市鱘魚產業發展嚴格遵循“資金跟著扶貧對象走,扶貧對象跟著能人走,能人和扶貧對象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產業扶貧思路,瞄準扶貧對象,著眼精準脫貧,通過直接幫扶、委托幫扶、股份合作等方式,帶動扶貧對象實現增收脫貧和可持續發展。全市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租金、土地入股、資金入股、技術入股等方式帶動農戶1 500余戶5 000余人增收,其中貧困戶500戶1 500余人。實現戶均增收3 000元以上。如貴州省東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取該模式,自身基地商品鱘魚年產量達1 000 t,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技術入股等方式帶動20余戶農戶參與公司分紅,戶均年分紅5 000元以上。帶動100余戶農戶進入基地務工,戶均年增收2 000元以上。
2.1 較大的發展空間銅仁市地處武陵山區,武陵主峰梵凈山位于區內,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5.19%,年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雨量1 110~1 410 mm,優異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豐沛、優質的冷水資源,全市已發現水溫恒定于18.0℃~21.5℃、流量在0.1 m3/s以上的冷水泉眼有120余處,總流量達70 m3/s,基本為山泉自流水,除極少被附近群眾取用外,大部分徑直匯入江河流走。若將冷水魚資源用于養殖,每年可產出1萬t以上的商品鱘魚。
2.2 廣闊的市場前景鱘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無肌間刺等特點,富含DHA,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有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糖尿病等功效,在促進人腦發育和醫學領域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深受消費者喜愛,屬中高檔魚類,被中國營養協會評為“面向全國人民推薦的最佳健腦食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鱘魚等高品質魚類的食用和保健價值,鱘魚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4]。
2.3 可延伸的產業鏈鱘魚全身是寶,魚肉、魚頭、魚卵都可加工利用,尤其是用鱘魚卵加工的魚仔醬,國際市場供不應求,價格昂貴,享有“黑色黃金”的美譽。為延伸產業鏈,銅仁市在現有鱘魚養殖的基礎上,通過與長江水產研究所、四川潤兆等科研團隊合作,建立鱘魚精深產品研發中心,積極推動江口鱘魚子醬加工基地、貴州古鱘生物鱘魚子醬加工等項目建設,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規模化效益。目前,江口鱘魚子醬加工基地已完成主體工程施工,正在購買安裝魚子醬加工設備設施。項目建成后,可每年培育鱘魚親魚600 t,年產魚子醬20 t,副產品150 t,預計可提供就業崗位80個,人均增收3 000元以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