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鐘奇
(云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云南祿勸 651500)
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對創新農業經營管理模式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加強對該組織的財務管理可以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以及經濟效益。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主要是通過深化農民專業合作、土地股份合作以及社區股份合作,有效提高農業種植的經營規模以及市場競爭力,促進新型農村建設工作[1]。
目前,我國農村改革不斷深化,一些促進農村發展的國家政策相繼出臺。在此時代背景下,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得到了擴張。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經成立的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超過20萬個,并且仍呈現良好的增長趨勢。這些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被廣泛應用于農村發展的各個行業,包括但不局限于種植業、畜牧業、林業以及水產業等。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相關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1.1 缺乏民主監督環節當前,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管理主體往往由鄉村干部擔任,并且政府部門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但是,一些農村地區在開展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的工作實踐中,缺乏民主監督環節,給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阻礙。首先,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缺乏民主監督環節,降低了群眾參與其日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之相關部門對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缺乏明確的監督機制,因而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很難切實發揮其最大效能。其次,我國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發展時間較短,很多制度體系還尚未建立健全,不利于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進一步發展。
1.2 成本控制較為混亂雖然我國當前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數量正在穩步增長,但是其管理體系并不完善,日常管理嚴重不足,成本控制以及內部管理十分混亂。在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的工作實踐中,財務管理人員對資金的整體控制能力相對較弱,財務管理具有較強的隨機性[2]。除此之外,一些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并沒有設置專門的財務管理人員,資金濫用,對組織的財務管理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3]。與此同時,在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的過程中,相關負責人未能對各個項目進行綜合分析,審批流程以及資金使用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并且真正用于農村建設以及生產實際的資金占比并不高。
1.3 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其發展過程中需要依賴大量的農村資源,因而大多數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都是在鄉村組建的。在這種情況下,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并不能有效吸引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的加入,因而大多數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財務管理崗位都是選自農村中稍微有財務管理經驗的人員,但是這些人員大多數沒有經過系統的財務知識學習,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此外,財務管理人員在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中的地位并不高,財務管理效率并不理想。
1.4 缺乏風險評估以及信息交流機制目前,我國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的風險評估機制尚未健全,阻礙了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良性發展,甚至還使得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面臨發展風險。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在開展日常工作過程中,經營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分別是自然因素和財務風險。自然因素引起的風險具有較強的不可控性,其風險評估工作開展相對較難。而對于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發展中的財務風險,相關管理人員對其也缺乏足夠的重視和關注,相關的風險評估體系還存在很大缺失。除此之外,工作人員在開展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對當前的市場狀況缺乏清晰的認識,并且相關部門也未能建立相應的信息交流平臺,使得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信息獲取較為滯后,導致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日常工作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阻礙了新農村的進一步發展[4]。
為了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財務管理效率,使得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能夠切實發揮最大效能,相關部門必須結合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全面認識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財務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資金的實際利用率,為農村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首先,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應該對財務管理工作給予足夠重視,并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組織他們按時參加培訓,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在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中的重要性。其次,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要不斷完善自身的財務管理體系,派專人管理,定期向管理部門報送財務報表,接受檢查、指導,為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數據和信息支持,同時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使得財務管理人員對自身的職責范圍有清晰明確的認識,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最后,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還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的成本核算管理體系以及財務風險評估體系,科學合理地拓展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增收渠道,切實降低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開展各項工作的成本投入,并且樹立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切實提高對潛在風險的預估能力以及風險控制能力,并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為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5]。與此同時,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還要加強對現代化信息交流平臺的建設工作,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數據分析以及數據運用能力,為該組織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進行奠定基礎。
隨著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數量正在穩步上升,但是其財務管理工作中仍然具有很強的特殊性,缺乏民主監督環節,經營成本控制十分混亂,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并且相應的制度體系還尚未建立健全,給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的發展造成了很大阻礙,同時也降低了政府資金的實際使用效率。因此,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必須不斷優化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為其良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