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弛 鐘海華(鷹潭農業農村糧食局)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鷹潭廣袤的鄉村田野上春意盎然?!爱a業下沉”車間里留守婦女們笑語盈盈,鄉村旅游點“打卡”的游客流連忘返,稻田里轟鳴的農機忙著修整溝渠……一幅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正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大地上徐徐鋪開。
近年來,鷹潭市委、市政府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不斷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先后出臺《鷹潭市鄉村振興“1+8”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鷹潭市鄉村振興實施方案(2018-2022 年)》,加快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是關鍵。2019 年底,鷹潭市全域被列入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此,市委、市政府聚焦鄉村振興,圍繞城市功能向農村延伸、城市服務覆蓋農村、城市發展帶動農村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推進城鄉供水、公路交通、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全面實施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鄉村醫生“鄉聘村用”改革,加快教育聯合體、“十五分鐘文化圈”等建設,不斷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構建城鄉統一的大市場,促進城鄉資源要素市場化流動。
城鄉間的融合發展,帶動了農民生產方式轉變,帶來了鄉村產業的興旺。農民在家門口,紛紛轉型為企業家、農民工、農場主、個體工商戶……
改革創新,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2015 年3 月,余江率先在全域范圍內推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2018年6 月,鷹潭市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第三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如今,改革試點全面完成,初步構建了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
創新的“3651890”黨群綜合服務平臺、物業進鄉村、民事村辦、村事民辦等做法不斷完善,村級便民服務點實現全覆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健全。余江“三治結合”走在全國前列,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治理20 個典型案例之一,被確定為全國9 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之一。
作為“03 專項”試點示范核心基地,在鄉村振興路上,敢“吃螃蟹”的鷹潭人在向改革要動力的同時,始終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向科技創新要活力。
2020 年,鷹潭在全省創新實施“城鄉融合助農信貸通”,與九江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九江銀行“十四五”期間將為該市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和民宿經濟授信60 億元;與京東、抖音等知名電商平臺簽署合作協議,2020 年全市農產品實現網絡銷售1.5 億元,同比增長126%;2020 年新增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1 個、省級田園綜合體1 個,4 個品牌獲2020 年省農業品牌百強稱號,規模以上休閑觀光農莊160 多個、農家樂490 余戶……隨著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加快,該市現代農業也駛入發展快車道,目前已創建1 個國家級、10 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和1 個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2 家、農民合作社2589 家、家庭農場1143 家,34個省市級貧困村已全部退出,農民增收路子越來越寬。
四年來,鷹潭已累計完成3225 個村小組的新農村建設任務,并按照“四精”建設要求和鄉村旅游點的標準,打造了“三線三片”和58 個精品示范點。全市386 個行政村全部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23 個鄉鎮開展了“物業進鄉村”試點,443 個一類村莊全部納入省“碼上通”平臺。全市垃圾處理率100%,農村改廁完成17 萬戶,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11 個。貴溪市、余江區成為全省美麗宜居示范(試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