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超英 薛永康 閆 磊 劉曉曼 趙玉璽 楊德新 張 震*
(1 河南省奶牛生產性能測定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3;2 河南省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有限公司 河南 鄭州 450003;3 河南省奶牛健康養殖國際聯合實驗室 河南鄭州 450003;4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70;5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 鄭州 450046)
隨著養殖業的發展,牧場生物安全問題日益突出[1]。2018年8月非洲豬瘟在國內爆發以來,國內牧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對牧場的各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面臨著很多不確定的風險,新形勢下牧場生物安全防護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1 牧場規劃設計。場址選擇符合相關法規,圍墻和隔離帶可以有效將牧場與周圍環境隔離開,降低病原微生物傳入牧場的風險[2]。生物安全是牧場選址的首要條件,地理位置的優勢可以成為牧場的天然屏障。牧場在規劃設計的時候還要考慮布局和不同的功能區,既要方便生產管理,也要考慮是否符合疾病防控規律[3]。
1.2 加強畜禽管理。有條件的牧場建議自繁自養。畜禽轉運是病原微生物傳播的重要途徑。畜禽轉運過程中容易將病原微生物從一個牧場攜帶到另一個牧場,對輸入場造成感染。因此,在畜禽引進過程中,隔離觀察、疫病檢測、免疫注射、嚴格消毒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降低引進畜禽傳播疫病風險。
1.3 人員控制。由于畜牧業從業門檻偏低,從事畜禽養殖的人員大多數沒有經歷高等教育或接受專業培訓,牧場管理者需要對牧場從業人員加強生物安全培訓,或者通過制定標準的操作流程,規范、約束從業人員行為。人員進出生產區域需要有嚴格的控制措施。往返場內外的牧場從業人員、訪者都可能是病原微生物的傳入載體,尤其是穿梭在牧場間的銷售人員、采樣人員、牧場服務人員等,徹底消毒至關重要。要做好人員管控,監測人員健康狀況,做好各項消毒措施(注意人員消毒、增加牧場消毒頻次等),保障人員穩定、充足,才能維護好牧場生物安全。
1.4 車輛和物品控制。做好出入牧場的車輛和物品的消毒工作,降低場外病原微生物傳入風險。場內不同的生產區專車專用、專物專用,最好不用公用生產器具,借用前徹底消毒。
2.1 清除傳染源
2.1.1 隔離患病動物。牧場應對疑似具有傳染性的發病動物及時隔離,避免與其他易感動物接觸,并及時處理其分泌物(鼻腔分泌物、口腔分泌物、膿液、乳樣、產道黏液、血液等)、排泄物(糞便、產后惡露等),對污染區域徹底消毒。
2.1.2 處理病死動物。病死動物需要及時處理,牧場要有專門的區域和設施來處理動物尸體。如果不及時清理病死動物,病原微生物可以通過氣溶膠、節肢動物、鳥類、貓犬鼠等媒介傳播。牧場常采納的無害化處理方式有坑埋、深埋和焚燒等[1]。
2.2 阻斷傳播途徑
2.2.1 消毒。消毒可以有效的消滅場內環境中、患病動物排除的病原微生物,對防止病原微生物繁殖、傳播、擴散具有重要意義。牧場需要制定場內消毒程序(包括定期消毒、進出口通道的消毒、突發疫病時的緊急消毒及轉欄前后的消毒;針對細菌、真菌、支原體、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措施),并監督執行。
2.2.2 控制媒介動物。針對節肢動物、鳥類、貓犬鼠等媒介動物,應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2.3 保護易感動物
2.3.1 免疫程序。免疫接種可以提高畜禽的特異性抵抗力,但是牧場在免疫接種前需要評估該種疾病的全場流行率,同時結合本地區疫病流行情況、流行病史和政策法規,根據需要制定本場免疫程序。在免疫結束后,牧場需要監測免疫效果,及時補防并關注周邊區域動物疫病流行動態,做好預警工作[1]。
2.3.2 規范用藥。藥物不僅可以治療疾病,也可以提高畜禽機體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牧場獸醫在動物發病后,往往根據用藥習慣,反復使用一種或幾種藥物治療,容易導致病原微生物對治療藥物產生耐藥性[5]。為了避免盲目用藥,動物發病后,最好進行藥敏試驗,選擇2~3 種敏感藥物,交替用藥。對于產奶、產蛋和肉用動物,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禁止使用違禁藥物,同時還要注意休藥期,以便保證動物性食品安全。飼喂添加抗生素、非法添加劑或生長刺激劑的飼料也是明令禁止的,牧場應當多使用綠色添加劑和酶制劑。
3.1 糞污及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牧場糞污及廢棄物如果不經無害化處理將威脅周邊區域的生物安全。牧場應用較多的畜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技術有:沼氣發酵處理、堆肥處理、食糞昆蟲處理等,處理后可作為燃料、有機肥料、飼料資源等再利用;污水的處理有活性污泥處理、生物膜處理法等,處理后可作為灌溉用水[4]。牧場通過一系列措施降低廢水、廢物、廢氣的排放,不僅利于本場自己可持續發展,也能降低周圍環境污染風險。牧場糞污處理場所應當選在遠離居住區、水源地,一般建在生產區下風向100 m 之外。
3.2 病(死)動物處理。牧場對于一般病(死)動物(非重大疫病)的處理需要更加規范。牧場應該按照《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處理病(死)動物,不能隨意丟棄病(死)動物,不為謀取眼前利益而違法運輸、出售和加工病(死)動物成食品[4]。
目前,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畜牧業發展的熱點話題。只有廣大畜牧從業人員從意識上重視牧場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改善牧場生物安全環境,才能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