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泉
(來安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安徽 來安 239200)
來安縣各民營種業公司與農科所開展了深入合作,通過開展參試品種的對比試驗,在農科所試驗田的支持下,最終得出了以下幾方面試驗結果。
試驗圍繞優質高產雜交水稻新品種開展,涉及品種共計25個,包括豐邁2號、泰兩優1332、晶兩優華占、忠香優1860、兩優泰香、豐兩優3305、深兩優粵禾絲苗、荃香優美占、T兩優164、荃香優822、紅兩優絲苗、清兩優185、泰兩優5187、荃鴻427、荃香優89、Y兩優919、乾兩優馥香占、明1優臻占、圳兩優758、亮兩優423、19香、揚秈優919、亮兩優1206(LP-3)、Y兩優8199和廣優明118。試驗對照組采用豐兩優香一號,該品種近年來在來安縣的推廣取得了不俗成果。
試驗過程隨機編號排列25個水稻品種,未設重復,按照0.2畝控制每個品種的種植面積,操作行設置于中間,拉線栽秧統一進行,同時安裝25.1 cm×22.9 cm規格控制栽植密度,每穴種苗1粒,每畝1.16萬穴。
試驗采用薄膜無盤旱育秧培育壯苗進行育秧,拌種下秧選擇“旱育保姆”,具體日期為5月7日;基于前茬菜園地的苗床,深翻凍垡在冬前進行,選擇“25%旱秧寶”旱秧專用肥作為基肥,用量為每畝50 kg,同時混施“丁硫.毒死蜱”顆粒和尿素,每畝用量分別為3 kg、15 kg;播后天氣以多云和陰雨天氣為主,育苗基質負責苗床播后的蓋籽,因此存在較好的肥水條件,5月中下旬受陰雨天氣多和光照少的影響,秧苗生長緩慢,于5月29日人工管理防治病蟲除草1次[1]。基于保溫保濕標準進行出苗前護理,按照35℃以內控制膜內最高溫度;膜內溫度在出苗后需要逐步降低,需控制在20℃左右;對于一葉一心時的秧苗,基于生根壯苗和防范立枯病的需要,噴施國光“根寶”套餐;對于二葉一心時的秧苗,需進行斷奶肥的補施,具體涉及過磷酸鈣、苗床用尿素、氯化鉀,每平方米用量分別為35 g、15 g、5 g,用兌水1000 g進行施加;對于三葉一心時的秧苗,為保證其較好適應外界環境,需結合實際情況優選揭膜煉苗方式;嫁肥的施送在移栽前5天進行[2]。
前茬為小麥茬,土質為黃馬肝,肥力中等移栽時,每畝撒施尿素、水稻控釋肥(51%),用量分別為10 kg、35 kg,水稻控釋肥選擇“紅四方”牌;機旋耕完成后耙細移栽基于放淺水的耕田機負責;在6月25日,移栽滿10天后,畝用“尿素”10 kg+“野老”1袋+“夢硅”1袋+“殺丹·毒”殺蟲顆粒劑3袋除草追肥殺蟲1次;7月20日左右進入分蘗高峰期;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天氣多以大到暴雨和陰雨為主,天氣時陰時晴并高溫悶熱,7月底到8月上旬天氣轉晴開始出現高溫天氣水稻試驗田自然輕烤田,中間7月27日、8月18日人工除草各1次,基于田間調查和“水稻病蟲情報”(縣植保站提供),開展統一防治病蟲害工作,時間分別為7月29日、8月20日,用“福戈”10 g/畝+“阿米妙收”40 mL/畝+“蕓樂收”30 mL/畝利用飛防噴霧,以此實現對稻瘟病、水稻稻曲病、稻縱卷葉螟、水稻二化螟、稻飛虱蟲害的統一防治;穗肥需要于稻株圓桿時施足,采用水稻專用高效復合肥(45%),每畝用量為15 kg,以此保證抽穗整齊,增粒增重、結實率提高均可順利實現。
5月中下旬主要為陰雨天氣,旱秧苗保濕出苗正常進行,秧苗素質生長受阻影響較為一般[3];降雨在水稻移栽后增加,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天氣多以大到暴雨和陰雨為主,天氣時陰時晴,寡照多雨并高溫悶熱,秧苗在栽插后返青生長旺盛,水稻分蘗正常進行[4-5];高溫多云天氣自此大量出現,因此開展了一次自然輕烤田;但是由于今年水稻在生長前期光照少、光合作用差,同時水稻生長后期8月、9月又多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使得水稻生長總體養分積累少,千粒重輕、穗期病害中等、水稻結實率較好,生育期適中,故總體產量表現一般,和去年比略低。
在本次對比試驗中,各品種間產量均有差異,產量最高的是廣優明118和明1優臻占,畝產701.66 kg,比CK增產18.89%;其次是晶兩優華占,畝產695.52 kg,比CK增產17.85%;荃香優89居第三,畝產662.84 kg;19香存在最低的畝產量,僅為454.03 kg;其余品種均擁有580 kg左右的產量。
從參試品種的口感、米味及外觀進行對比:除荃香優822(清香)、豐兩優3305(清香)、明1優臻占(清香)和對照(清香)三品種米粒透明、口感好、有清香味,米質較好,19香(淡香)、乾兩優馥香占(淡香)、荃香優89(淡香)和荃鴻427(淡香)四品種有淡香味口感好,另廣優明118和清兩優185兩品種存在較優的米質和口感;其余品種米粒透明且稻粒均為長粒,質量優且無腹白。
全生育期最長的是亮兩優423為146天,其次是圳兩優758為144天,最短的是豐兩優3305為125天,其余都在139天左右;株高最高的是廣優明118為137 cm,其次是揚秈優919為136 cm,最矮的是兩優泰香為102 cm,其余相近,在120 cm左右;有效穗最多的是晶兩優華占為16.49萬穗/畝,最少的是19香為13.12萬穗/畝;穗實粒數最多的是Y兩優8199為215.73粒/穗,其次是豐兩優3305為207.32粒/穗,最少的是對照為172.35粒/穗;結實率最高的荃香優89為88.99%,最低的是19香為78.76%;千粒重最高的是圳兩優758為27.36 g,其次是廣優明118為27.06 g,最少的是19香為21.44 g。
3.4.1 抗病性
基于試驗可以確定,試驗中的所有品種均中抗稻瘟病和紋枯病、高抗白葉枯病;對照三品種、兩優1598、兩優8061外稻曲病中感,其余品種均輕感或無;對照三品種細菌性條斑病輕感,其余品種均為。
3.4.2 抗倒性
在后期臺風因素影響下,多數品種高抗或中抗倒,僅有對照三品種、旺兩優911、荃優0861抗倒性差。
現通過以上實驗結果可以看出:
(1)廣優明118(中抗倒、口感好)、晶兩優華占、清兩優185(口感好)、揚秈優919、圳兩優758(重感稻曲病)、T兩優164、泰兩優5187、Y兩優8199(中感稻曲病)、Y兩優919(中感稻曲病)和亮兩優1206等十品種綜合經濟性狀較好,豐產性高、適應性好、抗倒、抗逆性強,而且稻粒長型米質優,除部分有標注問題的品種要注重管理外,以上十個品種都是優質高產雜交水稻新品種,在我縣可作為示范新品種進行種植推廣。
(2)明1優臻占(中抗倒)、荃香優89、豐兩優3305、荃香優822(中感稻曲病)、荃鴻427和對照六品種米質口感好有清香和淡香味,為優質高產雜交稻新品種,產量穩、綜合抗逆性好,可作為我縣訂單農業、優質稻新品種進行種植推廣。
(3)19香口感有淡香味米質較好、生育期適中,產量低,可作為我縣訂單農業、調節茬口的優質稻新品種進行種植推廣。
(4)深兩優粵禾絲苗、忠香優1860、豐邁2號和荃香優美占等四品種綜合經濟性狀好但產量比對照低,泰兩優1332抗倒能力中等,產量低,亮兩優423生育期較長、中感稻曲病,紅兩優絲占中感稻曲病,乾兩優馥香占口感有淡香味米質較好但不抗倒,故以上八品種在我地應繼續試驗示范觀察其表現后再決定種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