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莘
(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僅加快了城市化發展進程,也為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在結合不同地區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之后,提出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要想對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縣域村莊布局進行規劃,首先就要了解現階段我國縣域村莊布局規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縣域村莊布局的規劃工作是近些年才在我國的城鄉規劃事業中發展起來的。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為了能夠縮小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加強城市與鄉村之間發展的聯系,我國啟動了一系列縣域村莊的規劃工程建設。然而由于對縣域村莊規劃的重視程度不夠[1],再加上現階段我國推進縣域村莊的規劃工作主要是以簡單的上傳下達的形式來進行的,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會因為重視程度不夠而存在村干部參與度比較低的情況,這就使得現階段我國縣域村莊的規劃仍難以對縣域村莊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
由于鄉村布局規劃是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興起的一種促進村莊發展的具體規劃工作,對于縣域村莊規劃建設的人才培養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體系,因而缺少專業的縣域村莊規劃人才[2]。而我國的縣域村莊數量眾多,即使擁有專業的人才也會因為不能夠對所有的縣域村莊進行規劃而阻礙縣域村莊的規劃發展。
因為現階段我國縣域村莊布局的規劃工作發展時間比較短,缺少相關規劃的借鑒經驗,在對縣域村莊的布局進行規劃時,往往是按照城市布局的規劃來進行的。而城市與縣域村莊無論是在經濟發展還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并不能對縣域村莊的布局規劃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我國的領土面積廣闊,不同地區的縣域發展受到地形、氣候、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影響會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狀況。在對縣域村莊的布局進行規劃時,僅僅按照一套固有的規劃方案來對所有的縣域村莊進行規劃,就會導致縣域村莊布局的規劃內容缺少針對性,甚至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3]。因此,在對我國的縣域村莊布局進行規劃時,要讓規劃內容更具有針對性,能夠適應不同縣域村莊發展的實際情況。
鄉村振興是我國根據對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多番考察和對數據的科學分析而提出來的,能夠為鄉村發展提供明確的發展方向的政策。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政策,能夠針對不同地區的縣域村莊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符合當地縣域村莊布局的規劃方向。而在這個過程中,縣域村莊布局規劃工作的開展能夠與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之間相互協調,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縣域村莊的經濟發展大多是依靠農業和自然資源來進行產業發展的,不同地區的縣域村莊擁有不同的自然資源,因而發展的農業和種植業種類也有所不同。在縣域村莊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政策,能夠因地制宜地抓住當地縣域村莊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重點,或者對一些仍缺少明確產業發展重點的縣域村莊提供實際的規劃和發展方向,進而促進縣域村莊布局規劃工作的開展。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的戰略對促進縣域村莊布局的規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想做好縣域村莊布局的規劃工作,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在對城市的建設提出更多要求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鄉村的規劃建設和發展。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整體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于高質量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多,規劃好縣域村莊的布局對穩定農產品市場和促進縣域村莊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要想對縣域村莊的布局進行規劃設計,首先就要更新規劃理念。在對現階段我國的縣域村莊進行規劃時,主要存在著對規劃工作不夠重視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更新規劃理念就要以轉變縣域村莊的整體思想觀念為主要任務。
具體來說,要想更新縣域村莊當地的規劃理念,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因為村莊的規劃是以促進其整體的經濟發展、提高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為目的的,對縣域村莊的規劃應更多地讓農民參與到規劃工作當中。相關人員在對其進行規劃時,要充分聽取當地農民的意見,并將農民放在規劃工作的主體地位,在推進縣域村莊布局規劃工作開展的同時,加強我國縣域村莊的民主政治建設。其次,縣域村莊的布局規劃不僅涉及到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包括在進行規劃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有關環境治理以及社會秩序約束等方面的工作。因此要將規劃過程中產生的這些工作問題納入到縣域村莊的村規民約當中,以此來規范村民的行為。
在現階段我國的縣域村莊發展過程中,農業和種植業仍是其主要的經濟來源。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國的農業逐漸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在對我國的縣域村莊進行規劃時,相關部門和人員首先就要明確縣域村莊規劃的主要發展目標。縣域村莊的規劃要以發展現代化的農業為基礎,將農業現代化發展所需要的有關土地類型、氣候條件、基礎設施等因素通通考慮進去,以設立長遠目標為主要目的,短期目標為階段性的發展依據。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對促進我國縣域村莊村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在對我國的縣域村莊的布局進行規劃時,還要充分考慮到不同縣域村莊的實際情況。一方面,縣域村莊的布局規劃要與當地的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讓縣域村莊的特色產業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促進縣域村莊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縣域村莊的布局規劃還要注重改善縣域村莊的生態環境和人文居住環境,以達到提升縣域村莊整體布局規劃的呈現效果。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對現階段我國的縣域村莊布局進行規劃時,由于缺少相關的借鑒經驗,在實際的規劃過程中往往以城市布局的規劃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城市布局的規劃方案與縣域村莊存在一定的差距,沿用城市布局的規劃方案,很可能會對縣域村莊的發展起到相反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更加科學合理地規劃設計縣域村莊的整體布局,就要創新規劃的方法。城鄉規劃是我國隨著近些年鄉村振興政策的提出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在這一方面,國外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城鄉規劃理論體系。在創新我國縣域村莊的規劃方法時,可以充分借鑒有關城鄉規劃的理論體系,并與當地的高校合作引進有關城鄉規劃的專業人才,在對縣域村莊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實地的調研后,運用更加科學的規劃方法來對不同縣域村莊的布局進行規劃設計。這樣不僅能夠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的發展政策,還能夠因地制宜地促進我國縣域村莊的經濟發展。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要想對我國的縣域村莊布局進行規劃設計,還要注意結合村莊的實際情況來規劃內容。結合村莊實際規劃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開展規劃工作之前要事先依據縣域村莊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簡明扼要的規劃內容,將需要達成的目標從宏觀轉變為具體的做法和措施[4]。其次,在進行縣域村莊布局的規劃工作時,要盡量將近期需要開展的工作和內容制定及時公布出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將有關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納入到規劃工作內容當中,讓村民及時了解的同時,促進縣域村莊布局規劃工作的開展。第三,在對縣域村莊的布局進行規劃時,需要將道路的修建和排水系統的建設工程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和中心內容,因為交通和水利對縣域村莊的經濟發展起到最根本的作用。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對我國的縣域村莊布局進行規劃設計,還要結合不同縣域村莊的發展類型來劃定管控單元。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便于縣域村莊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夠更適應不同類型縣域村莊的發展政策。具體來說,現階段我國的縣域村莊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發展類型等劃分為示范引領型村莊、城郊融合型村莊、特色發展型村莊等不同類型,相關部門和人員在對這些縣域村莊的布局進行規劃時,可以將功能和類型相近的縣域村莊劃定為一個鄉村單元,在這些村莊應用同一種規劃方案[5]。
綜上所述,對我國縣域村莊的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對促進當地的經濟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基于更新規劃理念、明確規劃目標、創新規劃方法、結合村莊實際規劃內容、劃定管控單元五個方面對我國縣域村莊布局規劃工作的開展進行分析,對促進我國鄉村振興政策的貫徹落實和美麗鄉村的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