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琨
(北京農學院,北京 102200)
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污染來源和污染物的種類愈發多樣,農村環境問題也愈發嚴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越發引起關注,合理有效地治理農村環境,不僅能夠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同時可以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幸福指數。
隨著反季節農產品的不斷興起,以及大眾對農產品品質追求的不斷提高,農業生產者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誤認為多施化肥,多用農藥就會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從而提高經濟收益。然而,這種方式不僅給農產品的安全和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農村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脅。研究表明,大量的農藥殘留物并沒有起到增產的效果,多余的農藥殘留物質附著在農作物的表面,在降水的過程中,隨著水循環侵入到土壤之中,從而導致土壤板結、酸化,破壞了農田土壤的內部結構,滲入到地下水的有毒水體,使地下水富營養化,造成嚴重的面源污染。
雖然在大部分農村已經開始進行垃圾分類工作了,但是部分農村的垃圾問題依然嚴重。隨著城市化進展的加速,農村青年人外出打工、上學,而村里留守的中老年人受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和觀念的影響較重,環保意識薄弱,依然普遍存在污水亂流、柴草亂堆、糞土亂丟以及畜禽滿街跑、雜物和垃圾亂倒等突出問題。隨著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需求種類也不斷增多,因此農村垃圾的成分日益復雜化,塑料制品、電子廢棄物、遺棄的保健藥品等越來越多,這些有毒有害的垃圾不僅含有大量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而且垃圾中的難降解物質很難分解,不僅占用有限的土地資源,還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此外,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垃圾分類普及的范圍有限,加上對環境治理管理缺失,回收處理不到位,也致使垃圾問題依然嚴峻。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種養結合已經成為比較普及的發展模式,再加上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比較高,越來越多的農戶大力發展家畜家禽養殖、水產養殖等。但在養殖過程中,由于環保意識欠缺,帶來很多的環境污染問題。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在發酵后可以形成各種有毒有害或刺激性氣體,不僅會使動物出現應激反應,同時還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由于農村養殖能夠形成規模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農戶散養,缺少標準化的糞便污染處理設施,養殖場糞便產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導致農村河流以及地下水形成污染。另外,農村養殖戶對于病死的畜禽往往是采用直接扔掉的處理方式,并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而病死的畜禽會不斷腐爛,嚴重影響農村的空氣、水體及土壤。
引起農村的水環境污染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生活污水問題一直普遍存在,廚余用水、洗衣用水、洗浴用水等隨意排放,這些污水流入到河流中,造成河流富集營養化,形成嚴重的面源污染,一旦河流被污染,就不可再用于灌溉農田,從而影響農業生產,給農民造成經濟損失;滲透到地下水的污水,造成地下水污染,對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的產生影響。隨著鄉村企業的振興,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忽視對環境的保護,由于技術有限,往往排污的專有化設備不太完善,從而造成當地的水資源受到污染。此外,化肥農藥等化學藥品、農村的生活垃圾、畜禽養殖產生的污水都是農村水資源污染的原因。
農村的環境污染之所以存在,最主要的是生活在村中的居民對污染問題認識不足,對環保意識重視不夠。所以要想整治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就需要加大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宣傳力度,可以通過宣傳演講、發放環境保護手冊、電視、 報紙、網絡宣傳等措施,來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讓廣大的村民深刻地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自覺培養良好的環保意識,積極地參與環境衛生的整治,共同營建一個人人關心生態環境、時時注意保護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
為了實現農村環境保護有效治理的目標,有賴于法律的完善與內外監督機制的建立。需要結合農村環境污染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農村環境環保制度及法規,為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建立環境保護執法機構,要求鄉鎮企業和個人整改違法行為,并對其中存在違規的企業或者個人進行查處、懲罰,加強環境監督機制。為了提高農民環保的積極性,可以適當的進行獎勵,增強農民的參與度。也可以把環境治理績效作為政府考核的項目,從而達到督促各級政府為農村環境治理投入更多的資源與精力。
要想農村環境治理有效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支持,所以國家和政府應該為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提供更多的資金保證,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將環境保護資金作為專項資金,不斷加強對農村環境的投入力度,做好監督管理工作。此外,還可以聯系其他基礎農業部門,共同為改善農村環境獻出一份力量。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如:村內配備分類垃圾桶,垃圾收集車專人定點收集垃圾;在村內可以修建小型的污水處理系統,滿足村民和村中企業污水排放的需求。最后,還可以通過社會資源,對環境進行改造,組建環境保護公益組織,引導村民和村企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其社會效能。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有效治理環境的技術以及方式更加豐富多樣及合理高效。針對治理鄉村環境問題,有關部門就可以采用一些新型先進的環境治理手段。如:可以推進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合理有效地處理各類垃圾;推進農村綠色農業的發展進程,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改建傳統農村廁所,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工程;改進先前灌溉方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加強研究畜禽養殖綜合治理技術,減少養殖業帶來的污染。
環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改善農村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在新時代農村建設中,要時時關注農村污染的影響,不斷加強農村環境的有效治理,使用有效的手段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從而更好地改善農村環境,給農村居民創造一片清潔美好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