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喜 李江寧 申宏林
(陜西省林業科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營林造林對豐富森林資源、保證生態環境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對環保工作重視度在逐漸增加,營造林面積在逐漸擴大。播種育苗技術是影響營林造林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提高營林造林效果,需合理應用播種育苗技術,可提升苗木成活率及林木成林后質量水平。為提高營造林工作質量,育苗人員、技術人員需重視林業育苗技術及管理工作[1]。嚴格依據規定開展播種育苗工作,以保證苗木成活率,推動我國林業穩定發展。
我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提出,2019年我國營林造林面積約為706.7萬hm2,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同時,建立了26個國家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2019年我國積極開展綠化行動,建立了多個生態保護及生態修復工程。2019年,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積達到226萬hm2,石漠化綜合治理面積約達到24.7萬hm2,退耕還林工程造林面積約達到19萬hm2,三北防護林工程營造林面積約達到58.3萬hm2,且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沿海等重要地區建設防護林工程,且面積約達到29.65萬hm2。2019年,我國林業、草原局大力推動國土綠化工程,以提高鄉村綠化、森林城市建設水平。2019年我國印發《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方案》,并調查全國村莊綠化情況,認定的國家森林鄉村在7000個以上。目前,我國有19個省份開始建設省級森林城市,有11個省份開始建設森林城市群,并構建了跨區域的森林城市體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指出,我國在2020年需充分發揮全民綠化制度的優點,重視數量和質量,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路徑。
在營林造林的過程中,需要選取優質的播種育苗手段來保證營林造林的有效實施。在進行育苗播種時,對于移植育苗的工作大都需要人力的輸出操作,對于工作人員也提出了較高的操作水平要求,但由于人為操作極易產生偏差且耗時耗量,也易導致幼苗存活率降低。所以,采用人工與技術雙向并進的方式來進行育苗播種、植苗培育、營林改造,降低種子及育苗的死亡率,推動了營林造林的發展,為營林造林提供了豐富的森林資源儲備。
種子質量的好壞與幼苗未來的發芽幾率和成活幾率都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為保證苗木成活率,工作人員需注意種子的采集,在種子采集完畢后需科學存放。在選擇種子之前,需詳細分析多方面因素。一般情況下,種子生長時間不夠長、種子未達到成熟期,在培育過程中種子并不會正常發芽。若種子生長時間過長,在外界因素影響下,種子會出現腐蝕或腐爛問題[2]。因而,需在合適時間選擇合適種子培育。種子采集完畢后需依據規定對其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需依據規定配制營養液用于沖洗種子,以免蟲卵附著在種子表面影響種子發芽及成活率。另外,需將種子存放在干燥、通風環境下,以免種子受潮。同時,需保證存放種子的空間內無有毒物質、溫度適宜,以免影響種子發芽率。安排專人負責檢查種子,以免種子受病蟲害影響。
工作人員需科學處理種子,經過科學、合理處理的種子才可用于育苗,以提高種子出芽率及成活率。需依據種子實際情況科學處理種子,如,許多種子在發芽初期都不具備較強的抗傷害能力,甚至可能存在一些不易察覺的有害細菌,針對于此情況,需提前做好消毒處理,能夠盡可能避免有害物進入土壤。需在發芽階段對種子進行合理處理,以提高種子發芽速度,縮短種子埋在土壤中的時間,最終達到提升種子抗病蟲害能力的目的。另外,工作人員可依據種子播種實踐確定播種方式,如,雨季播種時,工作人員需盡量選擇比較干燥的種子;若可預估降雨時間、降雨范圍,工作人員需選擇已浸種的種子;秋季播種時,工作人員需避免選用催芽、浸種方法,盡量選用隨采隨播方式。所以,根據種子播種時不同的天氣情況以及種子自身的休眠實際狀況,來挑選適應的種子、調整休眠的時間和選擇相應的播種方式,是進行種子處理的有效手段。
種子選擇、處理好之后,需合理選擇種子培育基地,以保證樹木健康生長。工作人員在選擇種子培育基地時,需對所選定的育種苗種進行分析研究,了解種子的生存生長特性,同時,還需充分考慮土壤制度、空氣環境、地勢情況、排水方式等因素,尤其需注意種子培育基地的平整性。平緩的種子培育基地可提升樹木生活率。若無平整地塊,工作人員可采用梯土化方式處理地塊,以滿足培育苗木的要求。另外,需重視土壤中的碎石、斷根,并對其進行合理處理,以免影響樹木根莖正常生長。在種子種植前,需利用專業化化學藥劑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以免苗木發生病蟲害。
條播形式的命名是由種地壟臺形狀而來的。工作人員在整地的時候,需把壟溝設計為直線形式,種子種植中可利用專業化農業機械,如此可降低人力工作量及工作壓力[3]。利用專業化農業機械,可將種子播種距離設定為固定距離,且操作較為簡單。與人工種植方式相比,專業化設備播種速度更快,精準程度更高,且為育種的生長提供了及其便利的氣候條件,從而更能提高植物的生長存活質量。因而,條播形式在播種育苗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
若種子直徑比較大,需選用點播形式播種。采用此種播種方式,可科學控制苗木之間的距離[4]。另外,利用人工播種方式可嚴格控制苗木數量。一般情況下,嬌貴的苗木需采用點播形式種植。種植之前,工作人員需詳細分析苗木對土壤資源的要求,對培育基地土壤進行全面檢驗,選擇合適區域播種育苗,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若種子直徑比較小,可選擇撒播形式種植。工作人員可依據苗木種植實際要求,合理選擇整地方法,確保種子可均勻地鋪在土壤表面,之后在種子表面覆蓋土壤。通常需將覆蓋土壤厚度控制在種子直徑的3~5倍,以保證種子發芽率及成活率。撒播形式的主要優勢在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同時卻對土壤的質量情況要求較高以及對種子的需求量較大,所以較為珍惜的育苗培種大都采用了上述的點播形式。
播種育苗的時間劃定向來是由選定育種的生長習性與氣候所決定的,因此,播種育苗時,工作人員需合理選擇播種時間,可提升種子成活率。通常情況下,北方溫度較低,需盡量選擇春季播種。若播種時氣溫較低,需依據幼苗生長特點,靈活調整播種方式,合理選擇防護措施,對確保幼苗健康成長以及提升幼苗生活率,可起到關鍵作用。
除播種時間外,播種密度也是影響種子發芽率及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幼苗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播種密度簡單來講就是在一定的面積范圍內所種植物種的數量情況。密度控制必須在不影響植物生存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爭取多育種培育。工作人員需依據種子類型、苗木生長速度,合理控制種植播種密度,以保證苗木生長中可吸收足夠養分。另外,種子的生長需要足夠水分、養分及光照,因此需嚴格控制種子播種密度,以保證種子可吸收足夠營養。若種子種植密度過高,將影響幼苗光照時間,進而影響其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成活率。反之,則有可能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降低土地利用率的同時,也使得生態效益無法實現最大效能。
除以上所述因素外,種子種植方式也是影響幼苗存活率的重要因素。目前,播種時可選擇條播、點播、撒播3種方式。工作人員需依據種子類型、苗木生長特點,合理選擇播種方式,以提高種子成活率。
為幼苗覆土時,工作人員需重視土壤溫度,借助覆土的手段來合理調節土壤的濕度狀況。同時,工作人員需采取有針對性措施降低土壤中水分蒸發速度。若土壤含水量較高,需適當調整地表溫度,以改善幼苗生長環境、提升幼苗成活率。在為種子覆土時,需依據農植經驗判斷天氣的變化情況和種子的品類來確定覆土厚度,在保護幼苗的同時保證幼苗成活率。
6.1.1 重視灌溉及除草工作
植物的生長需要由土壤中吸收足夠水分,樹木也是如此。在苗木管理過程中,需加強對苗木生長情況的分析及研究,依據苗木實際生長情況確定灌溉時間、灌溉方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水分的需求。在灌溉的同時,需重視松土工作,以確保土壤結構松散,保證苗木根部可順利吸收水分、養分,為苗木健康生長奠定基礎。同時,需清除地塊中的雜草,以免雜草與幼苗爭奪水分、養分及光照。
6.1.2 做好施肥及間苗工作
除水分外,土壤中蘊含的養分也是影響苗木生長的重要因素。為保證土壤中蘊含足夠養分、確保苗木健康成長,管理人員需詳細分析土壤肥力大小,以確定施肥時間、施肥種類。通常情況下,需在降雨后施肥,并依據樹木實際生長情況明確施肥量。另外,間苗也是田間管理的重要環節,可通過間苗保證苗木擁有足夠生長空間,保證苗木之間通風良好、光照時間充足。管理人員需在苗木生長初期進行間苗,去除田間長勢較弱、受病蟲害威脅的苗木,以提升營林造林質量。間苗之后,管理人員需對地塊進行灌溉,以保證苗木正常生長。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需重視細節管理,如,加強對牛、羊等動物的管理,以免其啃食樹木,影響樹木生活率。
病蟲害將對苗木生長造成負面影響,因而需重視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時期為春季、冬季。春季是苗木萌芽時期,也是病蟲害萌芽時期,為防治病蟲害,需改善苗木生長環境。在春季防治病蟲害時,工作人員需依據病蟲害繁殖特點、病蟲害爆發特點,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針對冬季溫度較低的林業工程,需及時為苗木噴灑藥物,以免苗木在低溫環境下產生有害菌。同時,需及時修剪、清理病蟲害樹枝。有必要的情況下,及時噴灑化學農藥,以達到消滅病蟲害的目的。通常情況下,病蟲害在冬季以卵、蛹、孢子形態越冬,這些病蟲害大多藏在苗木枝條、土壤中,因而工作人員需通過噴灑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可為苗木噴灑波爾多乳劑、剪除病弱枝體、在樹干部位涂抹石灰避免病蟲害越冬等措施,保證苗木可正常生長。
溫度變化將影響苗木正常生長,因而管理人員需做好溫度控制工作。過高溫度將提升土壤水分蒸發量、苗木新陳代謝失調,嚴重影響苗木體內水分均衡性及苗木生長速度,因而,需為苗木搭設遮陰設備,避免陽光長時間照射。低溫環境也會影響苗木正常生長,因而,在冬季溫度較低時,需采取搭設屏障、沙土掩埋等方法,避免苗木凍傷。
做好營造林工作對推動我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做好營造林工作對緩解樹木資源缺乏問題、保證生態平衡、防風固沙等具有一定作用。種子質量的好壞對植物的健康生長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在育苗時,需提升對種子選擇處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生存的植物類型,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進行播種育苗,為營林造林事業提供保證。相關部門需重視營造林工程,加強對播種育苗技術的研究,提升營造林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