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潔,陳俊松,郭靜 ,盧禮生
(九江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 江西 九江 332000)
“三品一標”這一農產品公共品牌的構建是為目前農業發展指點方向,努力保證“三標一品”的認證與持續發展,有助于提高管控,升級農產品市場環境,最終保障農產品的優質性。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與農產品地理標志被稱之為“三品一標”。“三品一標”是政府提倡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是目前與今后一個階段內,農產品生產消費的重要組成。縱觀“三品一標”發展歷史,即使各自生產的背景與發展基礎不同,但都是農產品發展進入新時期的戰略限制,是舊模式農業朝現代模式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無公害農產品指的是有毒有害物質把控在安全許可范疇內,滿足《無公害農產品指標》的農產品,或者借此為原材料,同時根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章加工的農業產品,是最基礎的市場準入因素。從廣義上而言,無公害農產品是囊括了綠色食品的,其關鍵在于無公害這一環中,注重農產品中蘊含的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指標,也可以簡單定義為對民眾健康沒有影響的食品。綠色食品指的是源自優良生態環境,依據綠色食物指標生產、開展整個過程質量把控并且獲取了綠色食品標志應用資質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與相應產品。綠色食品可以分為A級與AA級兩大技術等級,其中AA級的要求更加嚴苛,與有機農產品的指標更加的類似。有機產品需要滿足兩大因素,第一是依據我國有機產品標準生產,第二,通過國家級認監委的許可的認證公司認證,同時頒發有機認證證書。農產品地理標志,指的是農產品源自特殊地區,產品質量與相關特性主要源自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因素。
無序且混亂的農產品市場仍舊是我國市場發展現狀,干擾“三品一標”持續發展的因素諸多,自然而然地減少了農產品的安全效果。第一,農產品生產分散且生產者的素質有所區別。每一戶農戶手中的土地僅僅占據整體的少數,過于分散導致監督工作人員人數嚴重不足,監督工作難以開展。并且大多數農村勞動力為婦孺老人,大部分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這一狀況直接導致土地規劃落后與運用不合理。第二,大多數農產品產地的基礎設施落后,甚至還存在污染問題。特色產品的產地經常是比較偏僻,多處于交通不方便的山地地區,導致農產品銷售艱難,運輸損耗過大。農產品污染來源經常為工業污染,因為農產品產地設施落后,污染控制力度不夠,污染物可能滲透到農田中,破壞農產品的質量,致使食品安全問題。第三是市場準入制度不健全與管理不足。因為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認知度不夠,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對“三品一標”產品形成了抵觸心態。
“三品一標”的持續發展是保證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關鍵,促進消費的主要保障。
隨著農產品市場的持續發展,消費者越發重視食品安全性問題。為了打消消費者的顧忌,國內推出了針對農產品安全質量認證的相關措施。不斷發展“三品一標”能夠充分促進農產品升級改革,加強農業生產指標。“三品一標”的推出與農產品生產、銷售整個過程有直接的聯系,落實多層面監督措施,有效地杜絕劣質農產品步入市場,農產品市場逐漸構成標準、規范化的生產模式。所以,“三品一標”的持續發展不但能夠處理農產品質量難題,也是促進農產品生產規范化、加工科技化、銷售正規化的有效策略,最終推動整個農業市場的現代化發展。
加強組織領導工作強度。縣級與區級農業管控部門要高度關注領導工作,組織相應的領導活動,通過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對其落實深入地把控。一方面農業部門必須根據有關要求,構建科學觀念,推動“三品一標”的持續穩定發展,建立完整的議事計劃,明晰管控工作需求,力求當地部門的支持,促進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農業部門需要依據相應工作需求,貫徹落實“十三五”規范計劃,健全工作體系,招聘能力突出的專業人才,對其開展階段性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的培養,形成高水準專業人才團隊。
科學的監督流程是保證“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策略。構架內檢職位在農產品生產加工的日常監督檢驗與健全生產記載等文件工作方面有著不小的價值與作用,可以從根本上降低不合格產品的出現。構成制度化與體系化的“三品一標”抽檢工作模式是監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目的,必須構成相應條例作為引導并促進抽檢監督工作的貫徹落實。在抽樣檢查過程中,通過合理方法,嚴格把控農產品質量,明晰市場指標,建立完整的責任追究體系,對不達標的產品一律從市場撤除、嚴查與曝光,保證市場中銷售的每一個產品均滿足安全指標,生產加工有記載,能夠找尋具體負責人。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必須構建可行性強的農產品規范化生產模式,使得合理的運營模式貫徹整個農產品體系。并且必須深入培養經營措施,了解合理有效的生產技術,提升整個農產品的質量水準。當一種高新生產技術被運用的時候,要構建健全與合理的管控指標,確保在生產進程中能夠貫徹落實下去,降低不達標產品的發生概率。
第一,伴隨著“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被納入我國民生工程,為持續推動農產品現代化發展,相應鼓勵措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加強對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企業或者工作人員的鼓勵措施,激勵仍舊沒有認證的企業或者工作人員提出綠色食品或者無公害產品的認證,積極主動參與“三品一標”農產品的銷售活動等等。政府的扶持有助于推動整個農業市場的發展與改變。其次,需要充分體現媒體的促進效果,媒體在提倡“三品一標”農產品的同時,必須要與企業或者工作人員相結合,在提高民眾對“三品一標”農產品的認可程度的基礎上,也加強了品牌構建,社會效應持續提升。
在“三品一標”工作過程中,必須明晰工作目標,構建完整的管控體系,為其接下來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一方面,相應政府部門需要遵照數量原則,對產品落實深入的管控,提升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政府部門需要落實好質量管控工作,實現預期的管控目標。
相應機構需要通過審核的方式,對其開展深入管理,合理區分相應職能,在深入剖析的狀況下,對其落實綜合的管控。
結語:為了解決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以及降低對問題食品的恐慌,我國出臺了“三品一標”策略。這一策略在促進農業生產規范化,保障農產品加工安全,推動經營生產與農業發展向現代化轉型都有重大的意義,根據國家現有國情與“三品一標”農產品現狀,應該采用相應策略,努力創建一個科學可行的運行機制與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