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超,米焱,王彩麗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嚴重微血管并發癥,也是引起終末期腎病的首要病因。DN早期臨床特征是微量白蛋白尿,可致腎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增厚、腎小球肥大和系膜擴張,進而導致蛋白尿、腎纖維化,最終發展為不可逆轉的終末期腎病[1]。DN的發生是體內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具體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近年來,關于骨形態發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7 與 DN 的相關研究逐漸成為熱點。BMP-7 是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 超家族的一員,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BMP-7 參與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調控[2],缺乏BMP-7 可能導致腎小球系膜區ECM沉積,進而破壞腎小球結構,且其表達水平在DN終末期會顯著降低[3]。研究顯示,在高糖誘導的DN小鼠模型中,BMP-7蛋白表達水平下調,而經體外注射BMP-7后,腎小管損傷、間質炎癥細胞浸潤、腎皮質p38 和p44/42 的磷酸化和脂質過氧化明顯減輕[4-5]。本文就BMP-7 及其參與DN的相關機制的最新進展進行綜述。
BMPs 最初由 Urist[6]將脫鈣的皮質骨植入動物肌肉中1~2周后在新發骨的皮質骨提取物中發現,并被證實其可誘導骨、軟骨形成及皮下、肌肉等部位的異位骨形成。BMPs是多功能蛋白質,參與胚胎發育和體內多種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調節并在腫瘤、脂肪,以及腎臟、肝臟等組織器官的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7]。BMP-7 是 TGF-β 超家族中的一員,又稱成骨蛋白1。BMP-7具有誘導骨形成、維持軟骨細胞表型,促進細胞增殖以及ECM蛋白聚糖和Ⅱ型膠原合成的能力,且在多種人類腫瘤中異常表達,參與調控癌細胞的增殖、侵襲和遷移[8]。BMP-7 參與胰島形態發生,在正常腎臟中高度表達,而在DN 患者腎組織中表達水平下調,因此其在維持腎臟正常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9]。已有研究表明,BMP-7 可抑制高糖誘導的DN 大鼠腎組織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系膜區ECM沉積,減輕腎小管間質纖維化,同時緩解高血糖狀態,減輕炎癥壞死和細胞凋亡[10-11]。BMP-7在腎小球足細胞和近端小管中的過表達可防止DN足細胞流失,減少足細胞凋亡并保護細胞骨架纖維,減輕蛋白尿[12]。另外,BMP-7 在腎臟組織中的表達水平與腎小球濾過率呈正相關,當腎臟組織受損或腎功能受損時,BMP-7 表達減少[13]。
2.1 TGF-β/Smads 信號通路 TGF-β 同樣是 TGF家族的一個重要成員,其不僅在炎癥反應、組織修復和細胞發育等方面發揮作用,而且在細胞的生長、分化和免疫調節中也起重要作用。DN進展過程中,腎臟纖維化是其重要的病理特征,而TGF-β1 作為TGF-β 的一種,是誘導腎臟纖維化發生的關鍵因素[14]。在TGF-β/Smads 信號通路中,TGF-β1 首先結合Ⅰ型和Ⅱ型絲氨酸/蘇氨酸受體,于質膜激活受體相關的Smad 主要蛋白基因Smad2和Smad3,隨后結合Smad4并進入細胞核,進一步調控TGF-β1基因的轉錄,從而調控DN的腎纖維化,因此消除TGF-β的促腎纖維化作用是治療DN的關鍵[15]。Smad蛋白是BMP-7下游信號分子,具有集合管細胞和腎元祖細胞的功能,還可參與BMP-7誘導的后腎間質細胞增殖和鈣黏蛋白11(cadherin 11,CDH1)的表達[16]。
2.2 BMP-7與TGF-β/Smads信號通路在DN中的相互作用 BMP-7 高表達能夠顯著抑制TGF-β/Smad信號通路[17-18]。因此,提高BMP-7 的表達水平可拮抗由 TGF-β 引起的 DN 腎臟纖維化。Wang 等[19]研究發現,BMP-7 的表達水平隨著DN 的進展而逐漸降低,注射外源性人重組BMP-7 可通過促進與Smurf2、Arkadia 無關的基因的轉錄,上調SnoN(Skirelated novel protein N)mRNA 及其蛋白在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表達水平,從而抑制TGF-β/Smads 信號通路,延緩DN 進展及腎臟纖維化。彭偉[20]研究發現,在DN腎纖維化過程中,BMP-7可通過上調SnoN蛋白表達水平來削弱TGF-β1 的纖維化效應,機制為BMP-7通過激活經典的Smad1/5信號通路來上調SnoNmRNA及其蛋白表達水平,從而抑制高糖誘導的DN 小鼠腎小管上皮細胞向間充質細胞轉化及ECM 的沉積;另外,給予糖尿病小鼠外源性BMP-7可以顯著改善腎功能,活化腎組織Smad1/5 蛋白表達,增加SnoNmRNA 表達,降低SnoNmRNA 的泛素化水平,進而恢復SnoN蛋白表達水平,減輕DN的腎纖維化病變。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發生EMT 以及ECM 沉積對于DN 的發病至關重要,但是潛在機制尚不明確。Liu 等[21]研究發現,BMP-7 可通過調節miR-21/Smad7信號傳導,從而減輕DN的腎纖維化,即在注射了BMP-7過表達質粒的DN 小鼠模型中,miR-21表達水平顯著下調而Smad7表達水平上調,同時 EMT 和 ECM 積累明顯減輕。John 等[22]研究發現,在 DN 患者中血清 BMP-7 水平與 TGF-β 的表達水平呈負相關,非DN 患者血清BMP-7 表達水平高于 DN 患者;而 DN 患者血清中 TGF-β 水平高于非DN 患者。這些研究表明,BMP-7有望作為DN 的治療靶點,這為開發新的DN治療藥物和方案提供了理論基礎。
3.1 PI3K/Akt 信號通路 在DN 的發生和發展中,有TGF-β1、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等多種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參與,Smad2/3信號被激活的同時,PI3K/Akt信號通路也同樣發揮了部分作用。PI3K是一種脂質激酶,可通過產生第二信使三磷酸肌醇(PIP3)而調節Akt 轉位至質膜發揮作用。糖尿病條件下腎小管細胞PI3K/Akt信號通路被激活,促進EMT并且降低脂質代謝水平[23]。近期研究發現,抑制PI3K/Akt 信號通路能夠抵抗高糖誘導的人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HK-2 細胞)的凋亡和自噬[24]。PI3K/Akt信號的激活可誘發腎臟系統炎癥反應。炎癥發生過程的核心調節因子蛋白酶激活受體-2(PAR-2)可通過PI3K/Akt/mTOR信號通路抑制腎小管上皮自噬,進而誘導腎小管上皮炎癥形成[25]。在高糖處理的HK2 細胞中,PI3K/Akt 信號通路失活可減輕腎組織ECM積累、腎小管EMT和腎間質纖維化[26]。因此,PI3K/Akt信號通路與DN腎小管上皮細凋亡、腎小管損傷及其纖維化發生關系密切。
3.2 BMP-7 與 PI3K/Akt 信號通路參與對 DN 的調節 多種細胞因子在葡萄糖代謝中起重要作用。Chattopadhyay 等[27]在 2 型糖尿病動物模型中發現,血清BMP-7水平降低,而BMP-7可通過激活PDK1、Akt 以及FoxO1 的磷酸化,增加胰島素敏感組織(如脂肪和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恢復血糖水平,提示BMP-7 在調節葡萄糖穩態和胰島素抵抗中發揮直接作用。因此,BMP-7是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如DN 的理想候選藥物,其可以增強胰島素信號傳導,從而改善葡萄糖攝取及胰島素抵抗,延緩DN 的進展。Higgins 等[28]在慢性腎臟纖維化的單側輸尿管梗阻(UUO)小鼠模型中發現,腎集合管和管狀上皮細胞中的BMP-7 可通過上調PI3K 的磷酸酶抑制劑PTEN 的表達水平,從而抑制PI3K/Akt 信號通路,減輕腎臟纖維化;同時,膠原蛋白基因和蛋白表達水平升高,抑制Ⅰ型和Ⅱ型膠原蛋白在ECM 的聚積,進一步減輕了腎纖維化。因此,在DN和其他慢性腎臟病的腎纖維化發展過程中,BMP-7可通過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而發揮抗腎纖維化的作用。
4.1 MSCs MSCs 是一種多能分化的成體干細胞,具有分化為不同組織的潛能以及自我更新的能力,MSCs來源廣泛,可從骨髓、脂肪組織、臍帶血等組織中分離提取[29]。MSCs 不僅能有效恢復2 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穩態,減輕胰島素抵抗及炎癥反應,還能減輕高脂血癥并改善心功能,延緩遠期糖尿病并發癥(如DN、肺纖維化、白內障)的進展,且多次靜脈輸注MSCs對2型糖尿病大鼠肝腎功能及T細胞免疫抑制均無明顯毒性作用[30]。除了再生和分化的潛能以外,MSCs 的旁分泌功能亦備受關注,其旁分泌的多種營養因子如外泌體和BMP-7 可通過調節鄰近細胞間的信號傳遞來發揮多種生物學功能[31]。MSCs來源的細胞外囊泡恢復了線粒體轉錄因子A(TFAM)蛋白及TFAM-線粒體DNA 復合體的穩定性,從而逆轉受損腎小管細胞線粒體DNA的缺失和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缺陷,減輕急性腎損傷小鼠腎臟損害、線粒體損傷及炎癥反應[32]。在DN 大鼠模型中,受損腎臟組織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的募集數量增加,UC-MSCs可顯著改善DN大鼠24 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明顯減輕炎癥細胞浸潤和腎間質纖維化,并可分泌表皮生長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肝細胞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從而有效改善腎功能,抑制腎臟炎癥和纖維化[33]。
4.2 間充質干細胞源BMP-7 參與DN 的調節作用 既往研究認為,MSCs主要通過旁分泌作用和免疫調節機制修復受損的腎臟。Wang 等[34]研究團隊對1型糖尿病早期DN大鼠左腎動脈注射MSCs后發現,MSCs可顯著減輕DN大鼠腎臟病理改變,阻止腎小球硬化進程,并證實了MSC可通過旁分泌BMP-7來修復足細胞的損傷并促進足細胞再生,減少巨噬細胞在腎臟的積累,提示MSCs 可通過提高BMP-7表達水平而發揮其對巨噬細胞的免疫調控作用,進而修復腎臟纖維化。另有研究發現,BMP-7基因修飾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MSCs)相比單純的BM-MSCs 移植,腎小管上皮細胞細胞凋亡指數和Bax 的表達水平明顯降低,而腎小管上皮細胞增殖指數、Bcl-2 及Bcl-2/Bax 比值明顯升高,表明BMP-7基因修飾的BM-MSCs 能夠更顯著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凋亡并促進其增殖,從而加速損傷腎臟的修復,保護腎臟功能[35]。因此,BMP-7協同MSCs共同延緩了DN進程。
DN是體內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具體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發現,BMP-7可抑制TGF-β/Smads信號通路和PI3K/Akt信號通路發揮腎臟保護作用,并且能夠協同MSCs 修復腎組織損傷,緩解DN 腎臟的炎癥和纖維化,BMP-7 可作為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潛在靶點;然而對BMP-7的研究還大多局限于動物實驗和細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