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紅
2020年9月,我有幸被組織派到曹妃甸集團校從事管理,一年的民校工作,讓我感覺有必要把自己的一些粗淺的認識撰寫出來,以備組織參考。
一、掛靠名校----品牌效應
縱觀唐山市40多家民辦學校(有的就是規模較大辦學機構),發展特別快的(一到三年),往往是掛靠名校,否則,會發展很慢(辦出特色的,得10年8年的)。如:灤南英才學校,以軍事化為特色,西安高新中學,以抓住尖子生(出清北)為特色,如今到了20年才有了規模。而曹妃甸的中恒中學(因掛靠衡中),曹妃甸的楓華中學(因掛靠唐山一中),第二年就能招到上千人。走出一中,深入曹妃甸基層,感觸到曹妃甸人特別認我們唐山一中這個品牌,特別是一批從外地搬遷過來的職工都熱切期盼能在家門口享受唐山一中的優質資源。很多的企業職工特別盼望一中能辦出“在門口的--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因此,楓華,借助我唐一這個品牌,今年招生勢頭很好。
二、硬件設施------先入為主
一所新辦學校,家長首先參觀的是硬件,校園面積大、環境好、硬件全,是首先吸引家長的地方。在他擇校成分中能占30%。
前期對硬件的維護和完善很重要,也是家長口碑經常談到的問題。開學前教室、宿舍以操場及一切公共設施要完善到位,否則不完善的硬件設施在開學后會造成很大的麻煩,一定程度上影響新學校的聲譽。2020年9月底,楓華學校由于未按時完成紗窗安裝、供水設備經常損壞、電纜老化造成停電等由于設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十月初家長來學校鬧事,造成部分生源流失,實為可惜。所以開學前一定完善供水、供電、供暖、宿舍、教室、操場等一切服務教學方面的硬件設施,方可開學,否則,欲速不達。
三、穩定和強大的師資隊伍-----學校的靈魂
家長選擇民辦學校并能穩定的讀下去,最重要的是對師資力量的認可。據我考證,作為民辦學校的師資,尤其剛剛剛建立的民校,很難找到非常合適的中年教師(40左右歲,尚未退休),一般還是退休的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大學生,其從教的歷史為零,所以,名校退下來的老教師(不管其教學質量如何),往往成為新辦學校的香餑餑。所以好多家長問及師資首先問問你們是不是有充足的有經驗的老師。
其次是保持穩定,師資穩定,學生就穩定,家長就穩定。上半年,曹妃甸中恒中學老師流失嚴重,學生和家長反響非常強烈,導致一批學生的流失。怎么保持穩定性,我這里還沒有成形的經驗。現在只有一點,就是要有要有儲備的老師(沒有儲備非常麻煩,一年里會有部分老師的流動)。民辦學校教師的不穩定性是常事,因為那里的老師沒有束縛。去民辦學校的老師退休的或為賺錢、或為派遣退休后的寂寞;年輕教師或為謀生、或為去公辦學校做經驗準備。基于此民辦學校的老師來去自由,并無約束(雖然簽約,但在一個月前就給學校打招呼就不算違約)。
在民辦學校如何保持師資的穩定性,這很重要,也很有難度。現在的做法也就有:一、高薪,二、工作環境,三、給年輕教師評職稱的機會。如何讓老師對這個學校有情懷,尚在探索。
因為大部分教師是剛剛畢業的,所以對新入職的老師的培訓就極為重要,這是民辦學校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四、辦出特色、讓學生、家長滿意------學校持續發展的基礎
近幾年來,民辦學校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起來了,但有的發展壯大了,而有的中途衰退。能夠做強做大的,都辦出了特色:我所了解的:灤南英才學校----以軍事化管理、中考成績優秀見長。北京十一中學以小班教學、分層教學、個性化教育見長。西安高新學校以高考成績突出(主要是清、北人數)見長。來楓華一年,教育教學上也探討了一點不成熟的特色,家長比較認可。
1、小班制:不超45人,正副班主任制度,一個分管教務、一個分管德育,后面有班主任專座,有班主任在,學生就穩定。
2、導師制:
形式:一個教師承包5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品德、心理、學習、成長、生涯規劃等等,導師針對每個學生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陪伴:做導師--學生跟蹤成長冊,定期關注學生發展狀況,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疏導,尤其在考前和考后。為考察導師工作,學校定期對導師進行考核,作為對老師的講評標準。
培訓:大型考試前導師們進行單獨教學或心理輔導。
3、培優推差促中間:(因為學生基礎不同、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
(1).集體培優補差,精細化教學:前50、后50做培優補差,選最優秀師資做專門的講義,以專題為主。為激勵學生,半學期人數變化一次,為照顧全體,培優補差的講義要印發給全體。
(2).個體培優補差:每天自習期間、課間期間,任課老師會一對一輔導;大考前,任課教師、導師組織一對一和一對多補課,人盯人戰術,確保好的成績;對于尖子生的弱科,也采取一對一,一對多,人盯人戰術,確保名校的升學率。
4、梯度班和流動班的結合:按分數形成梯度班,分梯度組織教學,半學期按成績進行流動,增加學生的競爭意識。
5、重視分層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靈活掌握,一旦學生出現層次問題,就立即分層教學,保證高手吃飽,差生聽懂。
6、三駕馬車"培養方向: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尋找最好的出路,成績好的走高考、有藝術特長的(音、體、美、播音主持、影視編導)的,走藝術之路,適合出國的設計出國留學.讓每個學生走適合自己的道路。
7、豐富多彩的課程設置:
除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固定課程外,增設了助力人文積淀校本課程和豐富多彩的社團課程。(適應大語文時代的到來),校本課由語文組負責,配合語文課,延伸拓展,增加人文積淀。社團課程:音樂(聲樂和器樂)、舞蹈、體育(四項、籃球、足球)美術、播音主持和影視編導等社團,分高考和非高考,高考助力專業成績,非高考豐富學生生活并獲一技之長。
8、嚴愛結合的教育理念:
(一)愛:通過各種活動,將立德樹人做到實處。在民辦學校,由于政府的管控比較彈性,可以多舉辦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各種班會、團會、比賽、名家進校園等自不多說。各種拉鏈和研學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舉例:抗挫能力,登長城、遠足。集體生日宴(感恩母親),端午節(愛國心和責任感);各種競技比賽及戶外拓展(增強毅力,吃苦耐勞),成人禮(責任感)、心理講座(調整心態)、法制講座、去監獄參觀(守法)、拔河比賽(團結合作)、國學教育(感恩、懂禮守法)、通過各種活動,用點滴的愛去影響學生,春風化雨式的影響學生,讓學生們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嚴:嚴格的德育管理:嚴格五條高壓線:手機、抽煙、打架、早戀、校園欺凌,這是普遍存在于高中階段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五鐘行為,要常抓不懈,不能流于形式。
9、科學化的布局:
(1)上午講、下午配套自習練,周末考,知識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嚴禁校外補課。
(2)統一教案,教研組長牽頭統一教案,年輕教師必須在組織引領下上課。
(3)全方位的陪伴:從早自習到三晚,每節課均有老師(講課、處理作業、輔導等)。
五、精明能干的招生團隊---是學校生源的重要保障
曾幾何時,名校和名校之間、民校和民校之間、民校和公校之間的生源大戰如火如荼,很多學校為挖生源無所不用其極。這種現象將會一直存在下去,為此,每個學校必須要有一支精明能干的招生團隊常年戰斗在一線:上維持著和各校校長的關系、下進行長年累月的地推(跟蹤、家訪、宣傳、人盯人戰術、高價購買等等),現在不管你的學校有名氣還是沒有名氣,要想有生源(或有尖子生),必須要有這么一個精明能干的團隊,這一點公辦學校應該學習民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