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體質一直是我國素質教育所強調的,《全面健身計劃》,《健康中國綱要》等文件充分說明了青少年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因此,中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也需要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本文通過分析中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現狀,并提出中職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對策。
關鍵詞:中職體育;鍛煉習慣;因素
隨著社會經濟體系多元化發展,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的普及,導致大部分中職院校學生在生活和娛樂中都依托于網絡,部分學生甚至到了不上課足不出戶的境地,這樣的發展現狀導致中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持續下降,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成為了目前中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中關鍵要素,中職院校學生在專業實踐中也需要健康的體質和充沛的體能來支撐,特別是針對理工科學生,需要足夠的體能來完成專業實踐任務,中職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需要體育教師不斷的挖掘學生的體育運動愛好和體育鍛煉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體育鍛煉習慣。
一、中職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提升
體育鍛煉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對于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顯著作用,中職學生正處于人格發展和思想素質養成時期,通過體育運動鍛煉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體育運動鍛煉中能夠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處于放松狀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調整心理狀態,預防心理問題產生,體育運動鍛煉是一個持續性過程,在體育鍛煉中能夠讓學生養成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體育精神,在競技體育運動中,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永不言棄體育精神,綜上,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體育運動精神能夠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提升
體育鍛煉不僅是中職學生身體體能的鍛煉,也是學生思想意志力的鍛煉,通過體育鍛煉中職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身體體魄和健全的道德思想觀,中職學生處于職業教育階段,學生主要是以實踐技能教育為主,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幫助學生有充足的體力去完成實踐任務,體育運動對于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身體協調能力都有著顯著增幅作用,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會綜合素養問題限制實踐學習效果。在實踐技能學習中,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優良的體育精神,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技能學習中做到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勇于創新,從而提升實踐技能學習效果。
二、中職學生體育習慣養成的因素分析
(一)學生個體因素影響
學生個體因素是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直接因素,目前中職學生對于體育運動鍛煉主要分為三類人群,一類學生在小時候對于體育運動就會比較熱愛,在生活中養成了良好的體育運動鍛煉意識,愛好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通過體育運動興趣,讓學生養成了初步的體育鍛煉習慣,這樣在體育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更快的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將體育鍛煉融入到生活中,二類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從小就沒興趣,除了學校的體育課程,日常生活中沒有體育運動概念,這樣導致體育教師在其體育鍛煉習慣養成中,要從基礎出發,先激發學生的單一體育運動興趣,進而進行體育鍛煉習慣培養,三類學生是對體育運動鍛煉處于既不熱愛也不排斥的態度,但是自身沒有基礎的體育運動習慣。這樣就需要發揮出體育教師的體育鍛煉塑造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興趣,從而培養體育鍛煉習慣。
(二)學生家庭因素影響
家庭也是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主要因素,家長的日常生活引導屬于啟蒙式教育,如果在家庭中,有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學生也能夠耳濡目染的養成體育運動習慣,在家庭中,如家長對于體育運動賽事的熱愛,也能夠通過奧運會、體育聯賽、全運會等方式來助力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從認知到興趣,然后在到體育運動實踐,再通過運動實踐來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如家長本身就具備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就能夠通過家長的帶動,幫助學生直接養成體育運動習慣。
(三)體育教師因素影響
體育教師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養成起著核心作用,中職院校大部分學生處于住校階段,并且在個體因素和家庭因素上,對于體育運動習慣養成無明顯直接作用,體育運動鍛煉只能依靠體育教師,體育教育對于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培養,體育鍛煉意識養成起著決定作用。
三、中職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對策
(一)樹立中職學生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
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首先要在中職院校內加強體育鍛煉意識宣傳,營造體育鍛煉氛圍,讓學生認知的到體育運動鍛煉不僅能提高身體素質和技能,也能夠提升其心理素質,其次,利用多種類的體育運動類目來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通過興趣來帶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和參與程度,最后,在體育鍛煉中,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對于自身身體和心理帶來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從而在持續的體育運動鍛煉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二)構建和諧的體育鍛煉校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職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中,首先要幫助學生養成體育運動興趣,體育興趣的養成是思想意識改變的過程,中職院校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校園氛圍,讓學生在體育氛圍中感知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產生對某一體育運動的興趣,打開自身的體育視野;在和諧的體育鍛煉校園氛圍建設中,首先體育教師要發揮出引導作用,在體育課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去感知體育運動,感悟體育精神,從而激發自身的體育運動潛力,養成體育運動興趣,如在班級開展奧運會、亞運會等賽事解讀講解,讓學生在國際體育賽事學習中,感受到體育運動員通過體育項目為國爭光的光輝時刻,通過國家榮譽和民族自豪感來讓學生產生對某一運動項目的興趣,進而開啟體育運動鍛煉過程,其次,發揮出中職院校頂層設計作用,在校園內通過宣傳標語、黑板報等方式為學生灌輸體育鍛煉的作用,引導學生進入到體育運動中,再者通過舉辦多樣化的體育賽事,讓學生能夠通過體育運動為班級爭得榮譽,讓體育鍛煉意識在校園中開花,形成濃厚的體育鍛煉氛圍。
(三)完善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體系
1.以身示教,發揮教師榜樣作用
中職院校在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體系建設中要充分發教師作用,教師作為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傳授者,生活的幫助者,在學生心中處于榜樣地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引起學生的關注,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首先在校園生活中,中職教師需要對體育鍛煉處于積極態度,在體育運動中能夠帶引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和主動性,如在晚間時間,部分學生經常發現教師正在操場跑步鍛煉,然后就會引起大部分學生關注,從而帶動學生進行晚間跑步鍛煉,發揮出以身示教的作用。
2.以賽助教,發揮競爭激勵作用
中職院校在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中,可以通過以賽助教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通過定期舉辦多元化的體育賽事,來提高體育運動在學生的重要性地位,可以通過班級與班級之間,系與系之間的體育賽事來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學生為了獲取體育賽事榮譽,針對體育項目進行刻苦訓練、長期訓練,從而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如在中職院校定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籃球杯賽事,班級內部在體育教師的引導下對籃球運動員進行選拔,讓每個愛好籃球的學生都去努力提升籃球技能和身體素質,這個過程就是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過程,針對女生,愛好舞蹈的學生可以通過啦啦隊訓練,來培養自身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張軍東.中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習慣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 (07):125-126+129.
[2]黃漫,賴金露.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模式構建[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1):63-64.
[3]包克敏.中職體育鍛煉習慣養成途徑[J].學周刊,2021(20):7-8.
[4]楊建林.中職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2021(22):17-18.
[5]于曉偉.學校體育對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養成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7):95-97.
作者簡介
李彥華,男,1975-3,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漢族、大學本科學歷,中專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