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宥曦
摘要:2001年6月教育部發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有關課程資源的條例如下:“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學校應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和科研院所等各種社會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利用并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因此,課程資源的開發勢在必行,它是編制學校美術教育課程,實現學校的美術課程改革創新,促進學生學校發展特色的形成必要條件。我們此次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主要以社會資源為主,根據資源優勢,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通過這樣的美術學習活動,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加強了相互交流,促進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也使美術學習活動從課堂延伸至課外。這對提高美術教學的整體水平、美化學校的環境、促使學校領導加強美術教育的重視等諸方面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課程資源;美術教學;創新
美術課程資源主要包括學校資源、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網絡資源。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有利于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提高美術教學效益,突出地方美術教育的特色。它有三個方面的價值:
第一,提高美術教育課程的適應性,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我們根據自身的條件與特點開發特色美術課程,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充分發揮學生潛能為終極追求。
第二,提升我們美術教育者的課程意識,促進我們的專業發展。我們的專業技術發展是美術課程資源進行開發的必然追求,因此,必須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它是學校美術課程特色形成的前提,也是提升學生個性發展的必然保障。
第三,建立校本美術課程,實現學校的美術課程創新,促進學校特色的形成。
資源開發創新案例:
(一)主題背景
我們學校位于偏遠山區,學生都是樸實如華的農村孩子,家里農作物多數以茶葉為主。近年來,大家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這里的茶葉產業也漸漸有了新的發展趨勢,千家寨古樹茶的名聲也漸漸打響。因此,我帶領學生做了一期關于茶葉文化的課程,利用社會生活中的廢舊包裝盒與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設計制作特色茶葉包裝,促進學生的創新性發展,滿足學生的多樣發展需求。
(二)情境描述
本課程的設置主要針對校內興趣小組的學生為主,包括七年級與八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與知識水平不同,但并不影響課程的實施。其主要目的是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了解茶文化,喚起祖國和家鄉的名族自豪感,在教學中運用典型作品激發學生發現知識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創造力,傳播茶文化。茶葉文化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有深厚的底蘊了,在人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茶”一直是作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它起源并發展于中國,得到社會廣泛傳播,而茶文化與生活相融。茶葉包裝的設計具有簡約、簡練、簡潔、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一個好的茶葉包裝設計可以將茶葉的價值提高數倍,它已經是中國茶葉產業重要環節。
(三)案例過程
1.導人新課,通過課件動畫片的欣賞導人課題。
2.請同學們欣賞課件以及茶葉包裝作品。欣賞的同時歸納總結包裝的題材種類。
3.茶葉包裝是一類特殊的商品,有著許多優秀的作品,欣賞大量的包裝作品,學生在欣賞的同時進行講解,包裝的材料也有許多種類,比如說紙質、木質、塑料、布藝、金屬等。
4.茶葉包裝最主要的就是通過材料進行選擇與包裝盒的設計制作,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它也會呈現不一樣的效果。
5.老師:“包裝的創作主要是以圖案、文字、標志等部分組成,不同的創作方法會有不一樣的效果,請各位同學充分的思考,創造出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6.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不同的方法,從簡單的開始學習,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練習。
7.教師給學生做圖案設計的簡單示范,示范時配以講解、擴展學生的思路。
8.老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意,老師給你們來示范一下如何繪出適合茶葉包裝的裝飾”教師邊示范邊講。
9.布置課堂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設計和制作。
10.展評學生作品,請部分學生閘述自己作品的表現意圖。
(四)問題探究
(1)、營造良好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創作興趣
首先,茶葉包裝藝術教學首先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藝術環境,比如利用多媒體的視頻、照片等等,讓學生慢慢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代表性的材料,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主動尋找創意素材。
(2)、由簡到繁,循序漸進
開展這個教學活動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循序漸進、由簡到繁。比如說,我們可以先創作出最簡單的圖案,如果開始就不順利就會影響到后面的效果,那么在上課的時候從簡筆畫開始,再到稍難一點的卡通繪畫,這樣學生慢慢掌握的繪畫方法,從而學會去創作。不同的方法創作出來的效果也是不盡相同的。
(3)、構建興趣課堂,寓教于樂
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特點和他們的喜愛,設計話潑多樣的內容,增強學生的趣味性。并在活動中融入音樂、趣味視頻等。
(五)評價反思
茶文化歷史悠久,是飲茶文化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城。我把茶包裝創作教學引人課堂,是為了喚起并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繼承并發揚民族文化藝術。本課是學生進行綜合性探究學習的典范,學習本課最好的手段就是多看、多思考、多動手、多研究。
本節課用了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使學生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課內采用了講授法探究法實驗法、練習法等教學形式,直接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自始至終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的拴在課堂里。從設計包裝造型再到成品完成,這是一個享受課堂樂趣的過程。在上課的時候用些新的教學方式,學生喜歡,我也能輕松的完成預計效果,是個很好的課堂體驗過程。
綜上所述,我們要在美術教學中培養中學生創造性思維,首先要改變固有教學觀念和意識,補足自己的短板,把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其次,重視對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提高他們對美術學習的動力;再次,美術教學在我們初中美術教育中應不斷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創新實踐,注重學生創新創意的培養;最后,不斷肯定和鼓勵學生,使他們能夠大膽的表現自己,開發自己的創意,完成全面發展的目標。
我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對自己也收獲很多,既了解和學習了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了自己的修養,又提高了自己的認識,還從中總結了規律,形成自己相對完整的系統的理論,茶葉包裝設計藝術需要傳統的技藝和方法,不是為了重復老一輩的方法,而是為了能夠創新。從課內到課外,我們注重同生活的聯系,激發出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對國家的熱愛,繼承并發揚我們的民族藝術。讓我們的中華文化藝術代代相傳,這也是我們作為一線美術教師的任務和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2021.1重印)
錢初熹.《美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2021.1重印)
百度文庫.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案例.[Z].2018.4
周邵斌.楊勇.《美術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018.9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