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折貴
(安徽省志成建設工程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
園林綠化工程是國家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下,提出的一種全新現代化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工程。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備受青睞。但目前許多地區園林綠化工程監理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質量控制力度有限,嚴重影響了園林綠化工程效果。因此,務必要將質量控制貫穿于施工始終,關注園林綠化工程各個關鍵施工點的安全和質量問題,進而推動我國園林綠化工程的發展[1]。
1.1 特點分析 目前,影響我國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控制的特點,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質量影響因素較多。園林綠化工程作為一種相對復雜的工程,涵蓋了施工設計、施工材料、地質水文條件、施工工藝等多方面內容,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技術人員的操作能力和設計人員的審美意識等,均會影響園林綠化工程的最終呈現效果,其質量控制難度較大。二是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控制過程中需注重每一個關鍵點,但若面面俱到,則會存在較大難度,往往也會因為某一關鍵點的疏忽或遺漏,造成整個園林綠化工程質量變質。三是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控制易發生判斷性失誤。園林綠化工程作為交叉學科較多的隱蔽工程,在施工結束后,若僅憑借主觀判斷,則極易出現判斷性失誤的情況,對質量控制極為不利[2]。
1.2 要點分析 目前,影響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因素較多,對于監理單位而言,需時刻關注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并加以監督,具體來講,工程監理質量控制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園林植物質量控制。植物作為園林綠化工程中最為基本的組成元素,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為豐富植物物種,通常會選擇多個類型的品種,在植物規格、高度、胸徑、長勢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由于不同類型的植物生長需求及養分需求各不相同,因此無形中加大了園林植物質量控制難度[3]。施工監理過程中要格外注重雜草處理、病害蟲害防御等,以確保植物生長茂盛,特別是要做好苗木質量控制[4]。二是苗木種植質量控制。苗木種植作為整個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關鍵,也是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其主要控制要點包括平整場地、清理雜草及石塊等。苗木種植中,要根據施工放樣及設計圖紙,完成種植穴的開挖,要求位置準確與苗木土球保持一致,同時要嚴格控制苗木間距,種植后及時澆水,澆水后及時將其扶正。三是苗木養護質量控制。種植后,需對苗木進行及時養護,以確保苗木茁壯生長,定根后可施肥,但要嚴格控制好施肥濃度,且要適當進行防曬、保溫、保濕處理,同時要根據苗木生長趨勢加以修剪,做好病蟲害防護。
園林建設工程監理是指具有一定法律資格的監理單位,在受到項目法人委托后,根據國家相關要求或法律規定,對園林建設工程形成過程中的合同行為進行監理,從而實現項目管理目標,是一種十分專業性的活動,具有獨立性、服務性的特點。一是,可以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投資者對工程技術服務的社會需求。采用工程監理可引入第三方的介入,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督,使項目業主從自己不熟悉的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日常中解脫出來,使擅長工程項目管理的監理工程師為其提供技術性意見,能促使整個園林綠化工程的良好持續發展。二是,有利于實現政府在工程建設中職能的轉變,推進服務型政府構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明確提出了政府職能要進行轉移,逐漸朝向協調監督服務的方向發展,工程監理是政府職能轉變后的重要補充和完善措施。三是,有利于培育發展并進一步完善我國工程建設市場。園林綠化工程作為我國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由第三方監理單位的介入代替項目業主進行全過程監管。其能對工程設計施工全過程給予專業性的意見和精準的監督,能以獨立的、社會化的角度構建三元建筑市場體系。建設監理可將工程招標制和政府宏觀管理相結合,更利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3.1 培育高質量專業監理隊伍 構建高質量的專業監理隊伍是質量控制要點在園林綠化工程監理中的應用策略之一。21 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競爭,人才對園林綠化工程監理的順利推進及整體工程質量的提高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新時期需培育高質量的專業監理隊伍,確保監理人員能在上崗之前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可幫助業主更好地監督管理整個園林綠化工程,并能及時發現施工時潛在的問題和風險,于第一時間加以規避。此外,監理企業要建立成熟完善的質量管理規章制度,落實總監理負責制,保證專業配套人才到位和工作的落實,并對現有監理人員進行業務能力培訓,包括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園林綠化實際設計施工養護等多方面的內容,確保經培訓后的監理人員能及時結合施工現場情況,因地制宜,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和以往工作經驗,制定出針對性、有效性的高質量監管機制。與此同時,新時期園林綠化工程不僅要注重質量,更要注重美觀,因此監理人員要把好藝術質量關,視具體情況把握尺度,合理處置,實現設計的最佳理念和境界。
3.2 完善園林綠化工程監理模式 新時期園林綠化工程監理過程中,基于質量控制要點,需從完善工程監理模式方面入手。監理企業要嚴格按照施工質量標準要求,以質量手冊、綠化導則、驗收規范作為核心,通過科學運用其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制定靈活的監理機制,確保整個園林綠化施工能在監理下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同時要將科學完善的監管模式貫穿于施工始終。施工前準備階段,要注重從材料、信息、技術安全等方面入手,根據現場施工自然條件做好技術經濟狀況的分析,還要針對幼苗的種植規格、土壤、大小等進行針對性的選擇和培育,注重質量的優化。此外,要根據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前給出針對性的控制方法,針對施工質量過程驗收方法等作出提前規劃,認真研究并控制確保園林綠化施工過程完全處于受控狀態[5]。
3.3 完善園林建設監理相關法律法規 基于質量控制要點的園林綠化工程監理,需從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入手,由于目前我國關于園林建設監理方面的法規仍留有空白,因此國家需加快修訂并編制關于園林綠化工程監理相關的強制性法律條文,促使各項監理工作均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與此同時,各個省市的園林建設主管部門在相關行業規定尚未出臺的局面下,也需做好地方性監理法規的編制工作,對園林綠化工程監理提出科學明確的要求,監理企業務必要具備專業的園林綠化監理業績,從而進行合理合法切實可行的綠化監理工作。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園林綠化工程監理過程中,需將“質量第一”這一理念貫穿于監理始終,同時要注重完善園林綠化工程監理模式,完善園林建設監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培育高質量的專業監理隊伍,促使園林綠化工程能在科學有效的工程監理下平穩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