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晶
(云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隆陽分局,云南保山 678000)
加強林業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和保護,可以充分保證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豐富物種資源。我國自然保護區中,除了包含瀕危動植物保護基地及原生地外,還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自然保護區中的物種特點十分鮮明,具體表現為典型性、稀有性、多樣性以及脆弱性,因此需重點進行保護,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科研及生態服務功能價值。
首先,建立林業自然保護區可以有效維護生態平衡。自然保護區對于天然動植物物種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其不僅能夠提升水土保持,而且還可以涵養水源,有效改善自然環境,使生態系統平衡得到有效維持。自然保護區建立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建立數個保護區,將無法有效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因此需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并將其作為林業相關保護措施中的重要內容,以此充分發揮自然保護區的作用。
其次,林業自然保護區的存在,可以作為天然實驗室。自然保護區可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使物種資源和生物群落得到豐富,從而為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開發自然保護區,對自然保護過程中的最佳生態結構、自然生態平衡以及自然生產潛力等進行相關研究,對生物環境的發展規律進行探索,從而對環境改善效果進行科學預測,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最后,林業自然保護區還具有重要的旅游價值。我國多數自然保護區可為旅游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并通過開展相關生態旅游項目,使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自然保護區中有著完整的生態系統,且存在許多稀有和珍貴的動植物及相關自然遺址,這些均可以有效吸引游客。對此,相關管理部門可在自然保護區管理過程中,在不破壞保護區的基礎上劃出一定區域,從而大力開展旅游業,發揮自然保護區的旅游價值和經濟價值[1]。
2.1 推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念 新時期,林業自然保護區建設過程中,需要有效構建生態文化體系。通過開展自然保護區的宣傳工作,可以對低碳生活、生態平衡以及物種保護等相關生態觀念進行弘揚。建設生態文化體系時,需具體涉及到人們自身的環保意識、生活方式以及認知水平等,通過宣傳工作的有效開展,使人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全面提升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宣傳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進行滲透,從而更好地爭取到人們的支持,實現宣傳目標。例如,可以針對某自然保護區開展相關志愿服務活動,從而有效推廣生態保護意識,大力宣傳自然保護區。
2.2 弘揚積極進取,不畏艱苦的工作態度 由于林業自然保護區往往遠離城市,因此相關工作比較枯燥和艱苦,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工作態度,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要認識到自身工作具有的重要意義,發揮出不畏艱苦、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的品質和意志,弘揚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從而保障自然保護區宣傳工作的有效開展,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2]。
3.1 拓展宣傳途徑 林業自然保護區宣傳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創新宣傳對策,合力拓展宣傳途徑。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1)拍攝宣傳片。相關工作人員可對音像、文本等資料進行收集,并合理利用經費,對宣傳工作進行策劃,組織專業人員對宣傳片進行拍攝和制作,從而確保相關影像資料片具有科普宣傳、開發利用以及觀賞收藏等價值,從而對自然保護區進行全方位、立體和生動的宣傳。
(2)利用科普資源宣傳。在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時,可以對當地林業保護教育基地和高等院校實踐教學基地等進行利用,從而有效向師生和游客等進行宣傳教育,以全面提升宣傳效果。
(3)通過媒體宣傳。相關部門可加強和縣市級電視臺之間的聯系,并引導其對音像資料宣傳片進行播放。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可以和主流媒體加強聯系,由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撰稿和發表,從而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4)搭車宣傳。相關工作人員可對報送信息稿件進行編撰,并在林業信息平臺中進行有效宣傳。此外,相關部門需要和林業保護協會加強聯系,從而有效開展大型宣傳活動。
3.2 分類宣傳對象 由于自然保護區周邊群眾的生活方式直接關系到自然資源的安危,因此其屬于宣傳對象中的特殊人群。對村民進行宣傳時,一方面需要集中開展相關宣傳活動,重點宣傳森林防火期,另一方面需要結合林業專項活動和相關業務活動,不定期地進行宣傳。對學生進行宣傳時,需要在中小學組織相關的主題宣傳活動,并有效發揮自然保護區的動植物資源優勢,組織開展野生動植物識別活動,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保護區具有的豐富資源,進而提升保護意識。
3.3 完善保障措施 首先,需要相關領導加大重視,要發揮出職能部門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時還需要加大投入,確保宣傳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其次,相關部門需要和省林業宣傳中心加強溝通,聯手行動共同開展宣傳工作。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對宣傳教育體系進行完善,合理采取宣傳教育工作管理對策,完善相關機制,以確保宣傳工作能夠具有充足動力。最后,需要對宣傳隊伍加強培養,合理調動積極因素,提升隊伍建設水平。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和媒體的聯系,通過相互協作和優勢互補,搭建交流平臺,為宣傳教育工作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4 保證宣傳經費充足 首先,各級政府需要針對林業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加強經費投入,由當地市縣及以上財政部門進行經費投入,從而保障宣傳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政府需出臺優惠經濟政策,使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有力支持,使林業自然保護區宣傳工作的經費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其次,區域的經濟建設水平對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有直接影響,因此政府需推動自然保護區宣傳工作和區域經濟建設,以促進科研教育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有效提升自然保護區與周圍區域的經濟效益。
3.5 提升宣傳人員素質 林業自然保護區宣傳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宣傳人員需不斷加強學習,樹立起新的宣傳理念,提升自身的文字功底,并對時事熱點進行準確記錄,以掌握相關攝影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此同時,相關宣傳人員還需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加強和其他部門人員的合作,在工作中虛心求教,對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消化吸收,以充分保證宣傳工作質量,促進自然保護區的健康發展[3]。
林業自然保護區宣傳工作的開展,不僅可以提升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而且還能為林業保護區的建立、保護、管理、利用和開發創造良好條件。對此,相關部門需針對林業自然保護區實際情況,合理采取宣傳對策,明確宣傳對象,完善保障措施,并加強對宣傳人員的培養,保證宣傳經費的充足性,以此全面提升宣傳工作質量,促進我國林業自然保護區的發展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