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懷俠
(彰武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 阜新 123000)
“十三五”時期,彰武縣采取支持農機政策優先傾斜、項目任務優先安排、長期跟蹤指導幫扶等措施,廣泛應用保護性耕作、農機深松、高效植保、秸稈綜合利用等高效環保技術,互聯網+全程機械化的新方式,推動全縣農業機械化發展提檔升級,提升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全縣主要農作物玉米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6%,花生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3.7%。2020年,彰武縣成為全國第五批率先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之一。
“十三五”時期,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惠農項目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等農機補貼資金的大幅增加,農民自主購買高性能配套機具熱情高漲,大型、聯合作業等高性能農業機械保有量增長較快,全程機械化各環節機具齊全,滿足了全縣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的需求,有力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的提高。截至2019年年底,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83.7萬千瓦。
近幾年我縣農業機械發展迅猛,農機作業遍及千家萬戶,為提高農機作業效率和效益,依托全縣各地農機大戶、種植大戶,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157個,大型合作社24個,培植農機大戶142戶,分布全縣24個鄉鎮。2019年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作業量占全縣農機作業量的83%。
玉米保護性耕作全程機械化技術是通過推廣免耕播種、土壤深松、秸稈還田等農機農藝融合技術,通過幾年的示范推廣,具有成熟的技術路線,可復制、可推廣的生產模式,可實現全縣大面積推廣、整村整鄉級推進。該技術的實施將提高土壤有機質,實現農業可持續綠色發展。
在花生優勢產區,選擇適用實施各項技術的先進適用機具,主推花生精量播種機、撿拾摘果機及脫殼機的推廣應用,加大花生機收獲環節的關鍵生產技術投入,加快推進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帶動全縣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全面發展。
彰武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農業全程機械化工作,通過成立領導組織機構和實施機構,建立健全責任制度和協調機制,明確各部門、各單位職責,實行目標化管理,做到逐級落實,常抓不懈。把全程機械化工作納入了年度績效考核督查機制并進行跟蹤督查。列支撥付專項資金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方面給予財政專項支持,同時整合各類惠農項目資金支持縣域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工作。
建立長期宣傳、培訓、推廣機制。通過加大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培訓力度,把農機培訓納入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等項目中,開展長期技術培訓服務。
2020年,在5個重點鄉鎮建立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8個,依托農民(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在示范基地積極組織召開免耕播種、農機深松、秸稈綜合利用等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培訓班和現場展示演示會,對主要農作物的耕種收、植保、烘干等機械化重要生產環節進行講解和機具演示。通過以點帶面,引領示范,加快先進適用農機化裝備和技術推廣,輻射帶動全縣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普及應用。
彰武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整合縣農機技術推廣站、縣農機監理所、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植保站等機構,是縣農業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組織健全,技術力量雄厚,承擔全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農作物和果樹產業基地建設和技術推廣等工作。下設部門的職能清晰,能夠形成農機農藝融合、分工協作全面推進全程機械化的工作機制。
如今,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率,提升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仍是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內容。作為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要再接再厲,持續有效地發揮標桿引領作用,率先向全面機械化拓展,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