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野
(凌海市農業農村發展中心,遼寧 錦州 121200)
科技培訓是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科學種田水平的必要手段。凌海市根據部省科技培訓文件精神,認真組織培訓,取得較好的效果。
培訓的內容包括大田作物如玉米、水稻新品種介紹,水稻大棚育秧技術,農村土地流轉等相關政策,蔬菜、果樹、花卉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等。
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培訓機構開展集中培訓。組織農民到異地參觀學習,達到開闊眼界,學習外地的先進種植技術及先進的發展理念的作用,使農業開發科技培訓工作更靈活、更有實效性,代替以前所有培訓都是“你講我聽”呆板的培訓模式。
在作物生長的不同季節有針對性地對農民進行其所需的技術問題實地指導,從而做到培訓到田地。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對重點產業的重要環節,走村進地進行培訓,實行現場指導與講解。對參加培訓的每個學員有針對性地發放農業科技小冊子和技術明白紙。
結合各種項目,組織雙羊、翠巖班吉塔等七個鄉鎮的科技示范主體221人在凌海杏花村酒店進行了培訓,主要講解了水稻育苗營養土配置、當前水稻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水稻病蟲害防治、農村政策及農業保險相關知識、家庭農場創建與經營管理等內容。
組織白臺子鎮農業技術人員、李子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成員255人在凌海市吳楚莊園進行集中培訓,主要講解李子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組織新莊子鎮農業技術人員、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成員149人在凌海市九華山商務酒店進行集中培訓,主要講解農村土地流轉等相關政策。
組織白臺子鎮農業技術人員、花卉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成員97人在凌海市吳楚莊園進行集中培訓,主要講解花卉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組織建業鄉水稻種植相關村的農業技術人員、各村技術骨干、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及農業中心相關人員203人到盤錦北方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水稻異地參觀學習。
組織大業、白臺子等玉米種植相關鄉鎮的農業技術人員、各村技術骨干、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及農業中心相關人員151人到東亞種業玉米品種展示田及種子研發中心進行參觀學習。
組織凌海市耕地面積最大的新莊子鎮農業技術人員、辣椒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成員136人在凌海市吳楚莊園進行集中培訓。
聘請了錦州農經校王甲午教授,遼寧省水稻研究所侯守貴副所長,遼寧東亞種業何經理,遼寧省果樹所劉寧研究員,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楊迎東副研究員,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王麗萍研究員為大家統一授課。
一年來,總計培訓人數1 300余人次。
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依靠各級人民政府,通過優惠的政策引導及農業科技部門的農業技術人才優勢,組織項目區參加培訓的農民,在科技人員的引導下,深入農業科技示范主體、農民專業技術合作社、農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現場觀摩、實訓等;優良品種和先進的技術直接應用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傳授到人;從而培育出一批思想觀念新、生產技能好、既懂經營又善于管理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者和農業科技示范主體;通過帶領大家到規模大、具有先進性和代表性的農業產業基地,現場觀摩集中培訓,使廣大農民即開了眼界,又能學到先進知識,以便在以后的生產中有用武之地。
由于組織農民非常困難,項目經費對農民沒有補償經費,召集農民集中培訓相當困難。采用集中培訓時間過長,農民無法長時間專注,培訓效果不理想。當前種植結構調整,已經使農民沒有農閑季節,在一年中很難找到大家都有時間接受統一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