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泉
(岫巖滿族自治縣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鞍山 114300)
在陸地生態環境中,森林是重要組成部分,會對陸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加強生態林場的建設,有助于建設生態良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完善生態林場經濟產業體系,提升人們生存環境,解決生態林場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先進的方法管理林業。
建設生態林場的初期目標是綠化和造林,由于荒山綠化工作的推進,工作重心遷移到生態林場的管護工作中,并產出經營些許木材。生態林場沒有得到相應政策扶持,缺少明確的發展目標。在這種狀態下,生態林場不但享受不到有關優惠政策,更不會制定完整、高效的商業林發展制度。在具體生態建設工作中,并沒有開拓新產業,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生態林場建設與發展的進程。
部分農村地區不了解生態林場創立的環境,由于林地產出效能的不斷提升,農民對林地具有新的更高的標準,部分地方政府難以準確定位,致使出現亂砍亂伐、哄搶林地等現象,造成當地生態林場發展形勢不穩定,影響當地生態林場正常建設和經營。
目前,部分林場沒有明確管理機構的職責,經營制度不健全。林場資源屬于國家擁有,國有林場作為法人單位擁有一定的經營權利。在相應的林場建設工作中,有關部門與單位不能充分行使自主權。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現狀下,我國部分林場在各方面仍然進行計劃分配制度,在某種程度上減弱了生產經營活力,與經濟社會發展背道而馳。
目前,我國林場多數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林場建設的規模有所區別,分布的遠近具有一定的差異。產業經營結構不夠豐富,林場資源狀況與區域分布狀況不同,致使職工的生活水平與林場的實際經營狀況有差異。一些林場擁有突出的資源優勢并進入到良性發展時期。部分林場在經濟上出現問題,致使一些職工生活水平迅速下滑。另外,林場中的飲水、通電、道路等問題需要逐步解決。
在依法治國的形勢下,針對林場定位不明確,部分區域資源短缺的問題,要充分考慮生態林場的特征,以此為基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劃林場以后的發展定位、單位性質和工作內容等,切實做到林場建設有章可循。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生態林場建設模范作用,需要將林場的整體都設定為生態公益型林場,將林場生態列入到公益事業單位管理范疇當中,切實體現出公益性,以保護林木和林地為主體,為保障國土安全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在對林場發展進行準確定位過程中,要對林場資源進行合理搭配,結合生態林場的具體特征來制定林場管理條例。
在林權改革不斷推進的情況下,林業生產力被大幅度提高,林場作為我國后備森林資源栽培的主要場地,是關鍵的綠色生態保護網。在建設生態林場的過程中,要立足于科學發展觀,在新農村規劃中融入生態林場建設內容。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標準,對生態林場建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加快各項產業發展的腳步,提高生態林場資源建設效率,努力打造現代化生態林場,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目前的林場管理制度難以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要盡可能地解決經營權責任主體缺失與所屬權不清楚的問題,探究高效的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管理方法,逐步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將人事、財務和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保障生態林場的可持續發展。
在生態林場的建設中,發展多種經營產業是整體形勢,林場要按照實際的資源優點,大力扶持優勢產業,提高職工的經濟收入,為老百姓生產更多的綠色無污染的產品,保障人民所需產品的供給,保證林業的穩定發展。要注重發展特色產業,鞏固傳統產業的發展地位,在發展舊有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程度的規模創新。切實體現出科學技術的作用,提升農作物的產量,提高養殖業的養殖水準,合理避免養殖風險,達到健康穩定發展的目的。提倡有經營能力的群眾開展特色種植業與養殖業,拓寬特色種植業的發展面積。進行種植林下中草藥和食用菌,大量種植各種藥材,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強對養殖戶的政策幫扶,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特色產業的發展。
大范圍增加森林面積,提升林分效率,進行人工造林。在造林工作中要秉著適地種樹的原則,挑選一些楊樹、紅松樹等適合造林的樹種。借助森林培育提升植被的分解速度,使土壤變得更加肥沃,高效增加森林的蓄積量,構建出巨大的生態動能。要對森林采伐的強度進行合理控制,挑選適合的采伐木,強化生態公益林的構建。在砍伐木工作中,要保留體型大的,砍掉體型小的。
在構建生態林場的過程中需要逐步創新和優化有關內容,保障生態林場的建設內容和社會的發展方向相吻合,以便切實發揮出生態林場的成效,為創造良好的林業環境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建設林場過程中有關工作人員要運用先進的種植技術,挑選合適的栽培方法,科學合理規劃林場。要按照林場的具體發展現狀進行有針對性的建設林場,保證創新內容達到林場生態建設的相關要求,推進生態林場的穩步發展,保障生態林場建設內容的完整性。
在建設林場的過程中,對生態林場建設的整體內容進行劃分,不斷完善生態林場管理與開發制度。調動生態林場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充分發揮出優勢。根據相關的管理機構方法,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林業組織管理系統,促進生態林場的長效發展。
文化、生態和經濟三方面是相輔相成的,生態林場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要引起足夠的關注,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建設完整的管理制度,增強造林力度,逐步擴大森林種植范圍,最大限度地發展多種經營產業,保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很好地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