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榮
(會寧縣劉家寨子鎮人民政府,甘肅 白銀 730723)
現在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給我國玉米種植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為了維護農業生產穩定,不給農戶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玉米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的探究很重要。
玉米種植抗旱栽培技術中,秸稈覆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在玉米種植的地表上覆蓋上玉米秸稈,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土壤中水分的流失。當發生旱災或者干旱地區,秸稈覆蓋就能夠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最小程度的流失,同時還能增加養分,提升土壤肥力。
抗旱坑法也是玉米抗旱栽培的一種有效技術,這種技術主要是在結冰期來臨之前,對翻好的地中挖坑,在土壤中混合有機肥,然后將表面的土埋進行壓實。需要注意的是,在埋坑時一定要比地表高一點,這樣做就是為了減少水分流失,并且還可以讓土壤中埋放的有機物發揮其作用。
最后就是膜側播種法,利用地膜的熱量傳導,將玉米種子播種在與地膜邊緣距離5 cm左右的位置,利用地膜將熱量傳送給種子,以此來起到玉米抗旱的作用。
玉米抗旱減災栽培技術的具體措施,應該從玉米種植的各個環節展開。首先,在玉米種植之前,需要對玉米所種植的土地進行細致翻整作業,去除土地中的雜物和雜草,保持土地平整、土壤疏松。為了更好地提高玉米種植過程中的抗旱性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農戶最好可以將玉米的根茬和秸稈重新運用起來,通過這種方式覆蓋地面,既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水分流失。同時,也改良了土壤的結構,提高了土壤養分,并提升了玉米植株的耐旱性能。
玉米的生長離不開肥料供應,因此,合理的施肥也是關鍵因素。這就要求農戶在施肥時,一定要將肥料和種子分離開來,如果緊靠種子施肥,肥料勁大,會很容易燒傷種子,影響玉米接下來的發育生長。另外,在玉米進入拔節期后,也要及時進行追肥,促進玉米產量的相應提高。
保證玉米的抗旱減災,在選擇種子時,一定要選擇抗旱性能高的種子,根據玉米品種適應性的不同,要因地適宜地選擇玉米品種。在選擇玉米品種后,要用抗旱劑對玉米種子浸泡,經過抗旱劑浸泡的種子,在種植后能夠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抗逆性,讓玉米的根系吸水性能更強,能起到減災抗旱的作用。
田間管理過程中,對于種子的播種時間要有正確認識,能夠對種子的特性有全面了解,根據玉米種子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時間種植。另外,適時的補灌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環節,特別是在玉米的拔節到抽雄這段時間,該段時間的氣溫較高,水分流失較大,對水的需求較大。所以,在這期間一定要重視水源的補灌。
影響玉米產量的生物災害主要是病蟲害的侵襲,農戶也需要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果在發生病蟲害后,農戶不能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防治,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農戶需要對玉米種植過程中常見病蟲害有全面了解,針對性地進行防治。在病蟲害防治上應該重視起預防工作,以此來減少病蟲害發生幾率,提高玉米的產量。
總之,為了更好地提高玉米產量,促進農戶效益,重視玉米抗旱減災栽培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應該引起更多農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