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菊,韓 靜,唐啟群*,成 杰
1.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063210;2.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跌倒是個體突發、不自主、非故意的體位改變,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平面上的狀態[1]。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每年有28%~35%的65 歲以上老年人會發生跌倒,70 歲以上老年人跌倒發生率為32%~42%。跌倒是導致全球老年人受傷住院的主要原因[2],也是我國老年人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3],給老年人的家庭和醫療機構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和照護負擔[4]。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日益加深,老年人跌倒問題受到各國衛生機構的廣泛關注,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及對自身跌倒風險認知的重要性受到重視[5?6]。我國預防跌倒自我管理相關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對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的現況及影響因素關注尚少。本研究通過調查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旨在為提高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提供針對性措施,以減少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發生,提高其生命質量。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0 年8 月—2020 年11 月河北省和天津市8 所養老機構490 名60歲及以上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聽力或視力正常,能進行正常閱讀和交流;③入住養老機構≥6 個月;④自愿參與調查。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②依從性差,不配合本次研究。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后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婚姻狀況、慢性病種類、服藥種類、居住情況、戶籍所在地、家人每年看望次數、睡眠質量、月收入、身體自評狀況、參加集體活動的頻率等。
1.2.2 跌倒情況問卷 跌倒情況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近1 年是否發生過跌倒、害怕跌倒情況等。1.2.3 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問卷(Self ?Management Abilities for Fall Prevention in Elderly Questionnaire) 該問卷由我國學者黃艷[7]編制,共7 個維度、42 個條目,其中,環境管理4 個條目,藥物管理5個條目,日常生活起居管理6 個條目,自我管理/跌倒自救8 個條目,危險行為監控8 個條目,健康信念5 個條目,慢性病管理6 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評分,量表總分42~210 分,分數越高說明病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越好。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775。
1.2.4 簡明版國際跌倒效能量表(Falls Efficacy Scale?International,FES?I) 該 量 表 由Kempen 等[8]于2008年編制,用于測量老年人的跌倒恐懼,包括7 個條目,分別是2 個低水平活動條目、2 個中水平活動條目、2 個高水平活動條目和1 個戶外活動條目,量表采用Likert 4 級計分法評分,總分7~28 分,>7 分 代表存在跌倒恐懼,分數越高說明跌倒恐懼越強。簡明版FES?I在國外應用廣泛,后被鄧寧等[9]引入我國。該量表信效度較好,Cronbach′s α 系數為0.92。
1.2.5 Morse 跌倒評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該量表是由Morse 等[10]于1989 年研制的專門用于預測跌倒發生可能性的量表,現已在多個國家和醫療機構廣泛使用,量表共6 個條目,總分125 分,分數越高表示跌倒風險越大。2010 年我國學者周君桂[11]將MFS漢化并用于住院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漢化后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206,各條目均具有獨立性,可以測量不同方面的風險因素。
1.3 調查方法 調查前對調查人員進行統一培訓,確保采用統一指導語對養老機構老年人進行一對一調查;調查時向養老機構老年人說明調查原因、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使其知情同意;對于識讀困難和書寫不便的養老機構老年人,由調查者根據養老機構老年人選擇代其完成問卷填寫。所有問卷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500 份,回收有效問卷49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8.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軟件建立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雙人核對。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進行描述,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進行描述;單因素分析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采用Spearman 相關分析研究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跌倒恐懼和跌倒風險的相關性。采用Hayes 開發的PROCESS 程序中的模型4 檢驗養老機構老年人的跌倒風險對預防跌倒自我管理的直接效應和跌倒恐懼在跌倒風險與預防跌倒自我管理之間的中介作用。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現狀(見表1)
表1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問卷得分(±s) 單位:分

表1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問卷得分(±s) 單位:分
項目環境管理藥物管理日常生活起居管理自我管理/跌倒自救危險行為監控健康信念慢性病管理總體條目數4568856 42總分19.69±0.67 15.51±3.89 25.68±2.51 32.93±3.75 37.88±2.28 16.63±3.04 18.97±3.73 167.29±14.19條目得分4.92±0.17 3.10±0.78 4.28±0.42 4.12±0.47 4.74±0.28 3.33±0.61 3.16±0.62 3.98±0.34
2.2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表2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s) 單位:分

表2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s) 單位:分
項目 人數 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問卷總分 統計值 P性別 男女年齡 60~<70 歲70~<80 歲80~<90 歲≥90 歲學歷 小學及以下中學或中專專科及以上214 276 95 126 217 52 173 161 156 164.62±13.77 169.36±14.20 162.57±13.21 167.33±14.13 168.92±14.33 169.02±13.98 156.97±11.68 169.43±12.28 176.54±10.90 t=?3.714<0.001 F=4.828<0.001 F=119.966<0.001

(續表)
2.3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跌倒恐懼和跌倒風險的相關分析 養老機構老年人MFS 總分為(50.75±23.31)分,簡明版FES?I 總分為(16.00±3.99)分。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養老機構老年人MFS 總分與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問卷總分呈正相關(r=0.393,P<0.001),簡明版FES?I 總分與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問卷總分也呈正相關(r=0.618,P<0.001)。
2.4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以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問卷總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以及MFS 總分和簡明版FES?I 總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結果顯示:對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有顯著預測作用的變量共8 個,分別是性別、戶籍所在地、學歷、月收入、參加集體活動的頻率、害怕跌倒情況、MFS 總分和簡明版FES?I 總分。8 個變量與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總分的相關系數為0.790,決定系數(R2)為0.624,最后回歸模型整體性檢驗的F值為26.299(P<0.001),8 個變量共可解釋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變異量的62.4%。自變量賦值方式見表3,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

表3 自變量賦值方法

表4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2.5 跌倒恐懼在跌倒風險與跌倒自我管理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中介作用檢驗結果表明:跌倒風險對跌倒自我管理的正向預測作用顯著(t=9.194,P<0.05),當放入中介變量跌倒恐懼后,跌倒風險對自我管理的直接預測作用仍然顯著(t=3.290,P<0.05);跌倒風險對跌倒恐懼的預測作用顯著(t=11.436,P<0.05);跌倒恐懼對自我管理的預測作用顯著(t=13.744,P<0.05),見表5。Bootstrap 中介效應分析表明,總效應95%置信區間為(0.177,0.291),總效應存在;直接效應95%置信區間為(0.026,0.135),直接效應存在;中介效應95%置信區間為(0.122,0.188),中介效應存在,中介效應占65.77%。

表5 中介模型檢驗
3.1 養老機構老年人藥物管理和慢性病管理能力較低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問卷條目得分為(3.98±0.34)分,其中環境管理維度、日常生活起居管理維度、自我管理/跌倒自救維度、健康信念維度、危險行為監控維度條目得分均高于住院老年人,藥物管理維度和慢性病管理維度條目得分均低于住院老年人[12]。這可能與住院期間醫護人員經常進行疾病宣教有關,且醫療機構病人住院期間的藥物多由護理人員遵醫囑發放并督促病人服用,相較于養老機構藥物管理措施更加到位。而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大多進行簡單培訓就上崗,只能照顧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并從日常生活方面告知老年人預防跌倒的方法,對疾病和藥物的相關知識了解并不全面[13?14]。此外,藥物管理維度條目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養老機構中,多數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但藥物種類和劑量常隨病情變化而改變,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后無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用藥方案,老年人用藥錯誤或漏服藥物發生風險增加[15],難以通過促進藥物管理行為降低跌倒風險。養老機構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醫學知識培訓,關注老年人病情變化,加強老年人疾病和藥物管理意識,降低其跌倒風險。
3.2 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影響因素
3.2.1 性別、戶籍所在地、學歷和月收入對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有影響 研究顯示,男性、農村戶籍、小學及以下學歷、月收入<1 000 元的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較差。可能與女性、文化程度和經濟收入高的老年人基本醫療素養較高、健康信念較強有關[16]。收入較高的老年人較易獲得專業知識和指導,從而改善自身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而學歷較高的老年人往往學習能力較強,較易通過互聯網等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提高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能力[17]。
3.2.2 參加集體活動對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有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常參加集體活動的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更好,與Yoo 等[18]的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可能是與其他老年人相比,經常參加活動的老年人往往生活較自律且具有較強的疾病管理意識和能力[19],此外,經常運動也有利于減緩衰老和改善平衡能力。
3.2.3 害怕跌倒對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有影響 本研究顯示,害怕跌倒的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更好。Hill 等[20]的研究證實害怕跌倒和經歷過跌倒均對老年人采取跌倒預防策略有促進作用。這可能與害怕跌倒的老年人會采取積極措施預防跌倒有關。而Li 等[21]的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不同,其研究結果顯示,害怕跌倒是影響老年人采取預防跌倒相關行為的主要因素,且發生跌倒越多或跌倒恐懼越強的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能力越差。
3.3 跌倒恐懼在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與預防跌倒自我管理之間起中介作用 跌倒恐懼與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呈正相關。已有研究表明,跌倒恐懼可以顯著預測老年人預防跌倒行為策略的實施[21],與本研究結果相似。通過PROCESS 模型檢驗跌倒恐懼在跌倒風險與預防跌倒自我管理之間的中介效應,發現跌倒風險不僅可以直接影響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并且可以通過跌倒恐懼影響預防跌倒自我管理。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從降低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和減輕其跌倒恐懼兩方面提高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從而減少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的發生。
本研究分析了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性別、戶籍所在地、學歷、月收入、參加集體活動的頻率、害怕跌倒情況、跌倒恐懼和跌倒風險是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的獨立影響因素,且跌倒恐懼在跌倒風險和預防跌倒自我管理之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因此,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可以通過針對影響因素制訂干預措施,降低養老機構老年人的跌倒風險和跌倒恐懼,從而提高養老機構老年人預防跌倒自我管理行為,降低其跌倒發生風險,進一步提高養老機構老年人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