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礞礞,王 晶,韓 萌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現代“牛”人都知道,牧場中牛犢的對手往往比“虎”更神秘,更可怕。犢牛若飼養得不盡人意,可直接影響到成年后的生產性能,影響牛群整體質量的好壞,進而影響整個牧場的健康發展。因此,健康的犢牛是泌乳奶牛高生產性能的基礎,良好的犢牛健康管理是牧場高生產效率的必要條件。
勃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上海)有限公司(簡稱“勃林格”)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動物保健企業,從創建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提高奶牛的終生健康與福利,重視奶牛養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公司在全世界擁有9 700 名員工,業務覆蓋150 多個國家,2020年凈銷售額達41 億歐元。近些年,隨著犢牛重要性的凸顯,勃林格的業務也開始向犢牛健康和福利領域延伸,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并支持了此次“犢牛健康管理專刊”的出版,為此,本刊記者對該公司進行了采訪。

勃林格:犢牛是優質奶牛群發展的基礎,是保證牛群穩定性和創造更高經濟效益的關鍵。做好犢牛健康管理,關注犢牛福利,不僅關系到犢牛成功進入泌乳牛群的比例,更關系到未來泌乳牛群的整體生產表現。
通過與《中國乳業》雜志及行業專家們、牧場技術人員們合作,支持出版“犢牛健康管理專刊”,能分享更多關于犢牛健康及飼養管理方面的寶貴生產經驗及科學研究成果,以期能夠加強國內牧場對犢牛健康管理的重視程度,幫助牧場提高管理犢牛健康的技術水平,從而更好地提升奶牛群整體表現和經濟效益。
勃林格:犢牛是牧場未來的希望,是牧場持續發展的根基。犢牛飼養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犢牛成活率,降低發病率,保證犢牛健康生長與發育,以發揮最大生產潛力,實現最高投資回報率。近些年來,盡管牧場在牛群管理、飼養設備、舒適度管理、飼養技術、營養水平以及藥物使用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改進,然而造成犢牛腹瀉的疾病和犢牛呼吸道疾病(BRD)依然是影響犢牛健康和導致犢牛死淘增加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著牧場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今天的健康犢牛,就是明天的高產奶牛,做好犢牛的健康管理可以更好地助力牧場高效和長遠發展。
勃林格:分娩接產管理工作,不僅關乎母牛的分娩體驗和應激水平,還關乎犢牛遭受的應激水平和新出生時接觸病原的抵御能力。牧場應更多更早地干預,以減少犢牛死產率。具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保證初乳飼養量。犢牛需要采食足夠的初乳來保證其免疫球蛋白的攝入量,通常建議飼喂4 L或者至少達到體重10%的初乳量。二是注重舍飼環境與通風管理。犢牛作為反芻動物,四個胃占據了體腔的大量空間,所以肺占身體總體積的比例相比其他動物明顯較小,這就導致犢牛自身對于吸入空氣的質量控制能力和將吸入病原排出的能力大大下降,呼吸道或肺部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舍飼環境與通風管理對于犢牛來說至關重要。三是關注營養。對于幼齡反芻動物如犢牛來說,由于其不能消化和利用纖維,營養和能量全部由牛奶和顆粒料提供,所以良好的營養狀況是保證犢牛正常生長發育和維持健康的基礎。四是保持生物安全。幼齡動物對各種病原的抵抗力較差,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減少接觸病原機會、保證犢牛健康的關鍵。五是加強疫苗免疫。犢牛腹瀉癥狀的減少和呼吸道疾病(BRD)的控制一直是牧場的重要管理目標。在美國95%以上的牧場會采用1 種以上的疫苗來預防犢牛疾病。
勃林格:快速發展的牧場中,牛群健康已然是重中之重。在飼養過程中,若管理不到位,體質弱的牛群極易受到呼吸道疾病的侵襲,影響最終的育成率,而牛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影響養牛業發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呼吸系統疾病(BRD)是由多種病毒和細菌引起的牛肺炎、運輸熱、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統稱,常見于犢牛和新引進牛群,多發于秋冬季節,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文獻薈萃分析,奶牛場65%的疾病與牛呼吸道疾病相關,感染率為17%~50%,肉牛場感染率可高達90%以上,死亡率達35%,BRD感染犢牛在產前淘汰的比例增加4%,25月齡產犢比例從83%降低為73%,平均首次產犢日齡上升12 天,首個泌乳月產量降低1.1 kg/d,而305 天預測產奶量降低2.8 kg/d,斷奶前患BRD犢牛4月齡時的體高比正常牛低0.9 cm,給奶牛養殖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常見的治療和預防措施中,首先是使用疫苗預防;其次是減少環境應激因子;最后是抗生素治療。在抗生素治療中,勃林格的新品“專克靈”起效較快,且一針可以持續10 天的效果。國內多家企業應用疫苗后的實驗數據對比顯示,無論從使用次數、使用劑量、療程內治愈率以及費用等方面,其效果都得到了行業的肯定和認可。
勃林格:美國等奶牛養殖發達國家在犢牛健康管理方面,更加注重犢牛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預防,尤其是應激管理、群體疫苗免疫和預防性治療;而對于已發病牛只方面,比如已發犢牛呼吸道疾病,他們非常注重疾病的早期揭發診斷,及時使用合適的、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減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對疾病的拖延,以免造成牛只的不必要死淘或對后續生產性能的長期負面影響。因此,國內牧場對于犢牛的飼養管理、疾病預防和早期揭發診斷方面仍需要加強。
勃林格:動物福利有5大自由,其中有一個自由就是“動物享有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的自由”。但在我國,目前許多患病奶牛的疼痛識別和處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了促進大家對奶牛福利的關注升級,勃林格于2021年3月攜手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顧憲紅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王雅晶副教授開展了“2021年度中國奶牛疼痛問卷調研”,共同助力奶牛動物福利提升和科學發展。勃林格一直致力于提高動物福利,不光在牛群的健康方面有所貢獻,也在不斷研發與動物福利相關的產品。
在牧場,去角是一種很常見的管理措施,可以減少動物互相傷害,保障牧場工作人員安全,方便奶牛穿過料槽柵欄。但是,去角疼痛相當強烈,會影響奶牛的行為和生長。在“2021年度中國奶牛疼痛問卷調研”中,600 名獸醫認為在沒有鎮痛劑的情況下,去角是犢牛最痛苦的過程或情況之一。因此,牧場需要一個合適的方案(年齡、技術、藥物)來減輕應激和疼痛反應。在國外,針對犢牛去角鎮痛,抗炎是非常普遍的操作。緩解奶牛疼痛的藥物主要有非甾體類抗炎藥、鎮靜劑、局部麻醉劑,由于鎮靜劑和局部麻醉劑均呈短效性,因此非甾體類抗炎藥成為奶牛鎮痛藥的首選。2018年11月美國牛獸醫師協會也強調了美洛昔康鎮痛對去角的必要性。實驗證實,使用高選擇性非甾體類抗炎藥美達佳(美洛昔康注射液),可以緩解犢牛去角疼痛與應激,促進采食量,有利于犢牛生產性能表現,提升動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