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杰
中小學階段學生不愿寫作文、寫不好作文的現象相當普遍。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我認為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是重要原因。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是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引導學生觀察積累,豐富作文材料,激發寫作興趣
首先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例如:學生在勞動課上通過參加勞動,親身經歷了勞動的辛苦和勞動場面的熱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寫勞動課的作文,學生就能把在勞動中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想到的、體會到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真實、生動、感人,就能把勞動的激烈場面寫得真實具體。有些學生就把他們的勞動經歷和感受寫進作文里,有寫勞動辛苦的,有寫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著實讓人感動。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感受了,寫出真情實感是不切實際的。
其次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背誦積累,豐富作文素材。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指導學生熟讀背誦教材中的優秀篇章、精彩片段、優美語句,能使學生從中得到較多的語言儲備,是積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學生讀而不背,作文時就會感到筆力不足,詞語貧乏。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中小學這一記憶的黃金時期,對學生加強背誦指導,強化記憶,幫助他們積累起終生受用不盡的材料。在理解的基礎上牢記,在閑時吟誦、品味、內化,這樣,學生不僅能從中熟悉各種各樣的句式、段式、篇章結構方法,了解句與句、句與段、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系,從而把書本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作文時想用某些句式、段式結構方法,也就如探囊取物了。
二、話題誘發,激發學生作文欲望
教師精心設計作文命題,誘發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寫作欲望,以培養作文興趣。命題的成功,關鍵在于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需注意以下幾點。①命題要注意適應學生心理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情感。例如,《媽媽,你錯怪了我》《老師,我想對您說》等。②命題要注意學生“覺醒感”的心理特點,應引導他們分辨是非、認識美丑。例如,《生活告訴我……》《這件事,讓我想到了……》。③命題要注意學生的成長意識,要充滿對未來的憧憬以適應學生這種心理愿望。例如,《當我30歲的時候》《2020年回母校》。④命題還要注意學生的情感特點。命題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感情,使之先動之以情,后言之于外。例如,《童年的夢》《期盼》等。
三、教給學生學作文的方法,從而激發興趣
教師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進行作文方法的滲透和指導,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滲透和落實作文方法的指導。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選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致推敲的經典名作,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可以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并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鑒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為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
四、讓學生抒寫真情實感,激發學生作文的欲望
重視對情感的傾吐。教學中,我們總是要求學生“言之有物”,這“物”便是“思”,便是“懷”。文豪巴金也說過,“我們寫作,只是因為我們有話要說,有感情要傾吐,我們用文字表達我們的喜怒哀樂。”任何一篇出色的文章,都是情緒傾吐和理性傾吐的完美結合。
讓學生走出作文困境,指導學生寫作,已成當務之急。如果通過我們的正確指導,學生擁有了經久不衰的寫作興趣,有了切實可學的寫作方法,那么,水到渠成東流去,千帆競發向大海,學生的寫作肯定能出現一個令人振奮的嶄新局面。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是一項長期、耐心、細致的工作,它貫穿于中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這不僅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深入研究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享受到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