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


這是大多數人必經的階段。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發生這樣的變化,也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一個和父母身材差不多,甚至高出父母一個頭的中學生,在參加長輩在場的聚會時,還要挨個到大人們懷里蹭一蹭,或者恨不得天天和朋友黏在一起——這些畫面豈不是更驚悚?
渴望獨處,是成長過程中心理發展的必然規律。進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趨于成人化,自我意識的“成人感”亦如約而至,對獨立自主的心理渴望空前強烈。因為我們終于主動或被動地意識到,想要和諧地立身于人群中,多數時候需要自覺“受制于人”:招呼客人要禮貌,和朋友打球要熱情,給爸媽跑腿要積極……只要和別人在一起,就得自動進入“社會狀態”。合群當然有合群的快樂,但必然要舍棄一部分隨心所欲的自在。獨處是一種難得的自由。只有獨處時,我們才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不必費勁地讓自己得體有趣,也不必顧及旁人的觀感。
從心理成長的意義來講,也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我們才有機會開啟完全的自我對話,不斷把新的經驗標記在內在記憶中某個恰當的位置上,逐漸完成自我的內在整合。所以,不必掙扎,你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并守護你獨處的時間。提前和你的父母朋友打招呼:“這個周末我需要半天完整的獨處時間,因為我想靜靜。這樣其余時間我才可以更好地陪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