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
摘? 要: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在比重和教學要求上都加強了古文學習。小學階段的古文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難點,如何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學生學習古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教師應該大膽革新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加強誦讀指導、學法引導、語用訓練和感染浸潤,提高學生的古文學習效率。
關鍵詞:古文教學;誦讀指導;學法引導;語用訓練;感染浸潤
古文是傳承和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將古文篇目引入語文教材,不僅有利于加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文章以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司馬光》這篇課文為例,探討小學語文古文教學策略。
一、加強誦讀指導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進行古文教學時,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由于學生認知有限,不了解古文的語言特點,所以在這篇課文中有很多朗讀障礙。鑒于此,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朗讀指導,清除閱讀障礙。首先,教師讓學生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標注拼音自由閱讀,對于一些較難讀通的地方,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其次,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在一些不容易讀準的字音上進行讀準指導。例如,“甕”是有后鼻音的;“跌”不是第二聲,而是第一聲;“沒”在這篇課文中不讀“méi”,而是讀作“mò”。教師還要讓學生將難讀地方的正確停頓讀好,如“足跌 / 沒水中”“光 / 持石 / 擊甕 / 破之”等。在解決完閱讀有難度的地方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并在練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讀通和讀熟提供幫助,讓學生深刻感受古文中的節奏。另外,教師還要將學生的朗讀進行課堂展示,并客觀評價學生的朗讀。在展示中,教師要重點觀察“足跌沒水中”“光持石擊甕破之”等較難句子的閱讀,并將觀察力的重點放在學生的發音,以及節奏的朗讀和掌握上。最后,教師要讓學生根據朗讀嘗試翻譯句子,并根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詳細講解該篇課文。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古文學習效率。
二、加強學法引導
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對注釋、插圖和原文的結合,讓學生弄懂古文中字、詞的意思,然后再連接整句話的意思進行理解。例如,“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于水中”這一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參照注釋理解字、詞的意思,“戲”為玩耍,“庭”為庭院,“甕”為口小肚大的陶罐,解決了重點字、詞的釋義難題,讓學生嘗試用一段完整的話來解釋整句話。這句話的實際意思就是: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這是直譯,教師還要在后面的翻譯中教會學會掌握“刪(刪除)、補(增補)、換(替換)、調(調整)、留(保留)、變(活譯)”的古文翻譯方法,讓學生明白古文翻譯并不難,一要多讀,二要心細,三要緊密聯系前后文,四要合情合理。
三、加強語用訓練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品讀”這一方式,讓學生積累和學習相關名句及名句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通過拓展遷移的方式,加強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例如,當學生學習“群兒戲于庭”一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注釋,理解“群兒戲于庭”的意思,然后對學生進行順勢引導:一群孩子在公園中玩耍要如何表達?群兒戲于園。一群孩子在森林中嬉戲呢?群兒戲于林。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古文的表述形式,還可以有效實現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鞏固。
又如,在學到“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時,教師可以提出“能否想象一下其他小孩看見有人掉進甕中的反應”這樣的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有的孩子……有的孩子……有的孩子……”這樣的句式,將孩子的反應一一表達出來。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引導,讓學生嘗試用“眾皆棄去,一兒? ? ? ? ?,一兒? ? ? ? ?”的句式進行表達,如一兒呼叫,一兒大哭;一兒驚走,一兒狂叫等。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向學生提出:如果你就是司馬光,你的好朋友掉進甕里,并在水中拼命掙扎,你會怎么做?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實際體驗。
四、加強感染浸潤
教師需要注重對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這樣學生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可以接受文化的浸潤與熏陶,進而養成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語文教材中的選文一般都較為短小精悍,其中富含著豐富的智慧和情趣。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識。在教學古文內容時,教師應當圍繞教材重點進行延伸,可以利用一些經典的古文故事,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需要局限于教材,教材中的古文篇數有限,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利用多種古文素材,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古典文化的熏陶,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知識。
總之,在教學古文時,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誦讀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并在不斷優化教學策略的同時,強化鍛煉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培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為學生后續的古文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葛紅建. 淺談小學語文古文教學[J]. 名師在線,2021(5).
[2]郭歡歡. 閱讀小古文? 品析大波瀾:淺談小古文閱讀教學策略[J]. 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20(10).
[3]何榮. 統編教材中小古文的滲透與教學策略[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0(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