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妹

摘要:目的 探究卓越教學模式對門診護理臨床教學質量的影響研究。方法 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門診收入護生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傳統帶教法,觀察組:卓越教學模式,對比兩組護生教學質量。結果 觀察組護生理論成績、實踐成績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生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卓越教學模式應用于門診護理中,可有效提升護生對知識掌握程度,且提升整體教學滿意度,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卓越教學模式;門診護理;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1
當前對護理教學培養上,側重于培養一批與國家接軌并面向未來,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人民健康服務需求、創新能力強優秀護理人才。為此,國家提出“卓越計劃”為突破口,并側重于人才培養及創新,實踐教學中強調以卓越人才培養為核心地位,上述背景下,研究、探索出適合卓越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尤為重要。當前護理教育中,最為重要組成部分為臨床帶教,護生將課堂學習中理論、實踐相結合并完成角色轉變,可順利走向工作崗位重要過程。對門診護理人員而言,因病情復雜、癥狀不顯著,臨床整體操作繁瑣且難度較大,對教師而言,帶教難度顯著高于其他科室。為此,如何提高門診護理教學質量,對保障護理質量尤為重要。文章就卓越教學模式應用于門診護理臨床教學情況如下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門診收入護生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納入對象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自愿參與其中;納入對象均為首次參與實習者;排除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對照組中男4例,女36例,年齡18~23歲,平均(20.56±1.26)歲,觀察組中男3例,女37例,年齡18~23歲,平均(20.42±1.16)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臨床帶教模式,教師帶教過程中,當碰到相關病例時講解該類疾病護理措施、臨床常用藥物、搶救用藥及常規護理操作等。觀察組采取卓越教學模式:(1)了解帶教學生:帶教老師可自制信息采集表,并對護生基本信息收集,包含基本興趣愛好、科室實習經歷、對門診的印象、認為門診實習最大挑戰是什么等;制定以“護生為中心”教學目標,依據護生“想知、已知、未知”等問題下,可搭建出思維框架,與基本信息、個性特點相結合擬定出合理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2)導向思維:將傳統帶教中“掌握、書序、了解”目標摒棄,依據護生實習時間,擬定出周期性教學計劃,并對護生實習過程中所需要掌握知識、技能、態度等內容細化到每周期教學計劃中,以門診所遇到問題作為中心,側重點引導學生,并散發出個人思維能力,依據每例護生不同學習習慣,可整理成冊、彩色思維導圖等,提高其發散性思維能力。(3)課程設計:帶教教師開展課程設計、教學實踐,設計出以教學策略為主體課程方案,經多種方式教學模式結合形式教學,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促使護生在不同情景中構建思維并解決問題。(4)創造環境:不同學習環境時,往往帶教教師教學中態度、方法等,會對護生學習造成影響,因此,對帶教教師而言,教學實踐氛圍應當輕松,可帶動護生學習積極性,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尊重護生,促使教學氛圍變得積極活躍。(5)準備資料:對門診中常見病例準備PPT進行展示,護生參與到情景模擬設計中,撰寫出兒童游戲活動方案,鍛煉出獨立思考能力,定期分享經驗,對可能遇到難題加以解決。(6)有效評價:對每日思考范圍加以制定,包括臨床判斷、應急能力、職業素養、儀表利益規范、護患溝通等,當每天工作結束后,護生開展自我評分,查漏補缺,帶教老師并予以針對性學習指導。(7)護生參與:當護生進入至門診實習后,帶教教師并制定出相應學習計劃及教學活動,鼓勵護生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依據其表現并配合影響獎懲,實現卓越教學模式。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護生理論成績、實踐成績進行比較,兩項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成績越好。(2)比較兩組護生滿意度,采取自制護生教學認可度調查表,包括培養教學態度、教學能力、教學設計、教學效果、教學管理5項內容,每項20分,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護生理論成績、實踐成績比較
觀察組護生理論成績、實踐成績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生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生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卓越七步法定義: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一類模式,以7個教學原則作為指導,側重點是對學生態度、素質培養。臨床各個環節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并將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相結合,對帶教教師而言,掌握教學技能,并維持著“學習者”角色,實時了解學生內心感受,及時發現護生實習過程中學習問題,并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使得教與學之間相互適應,提高實習生對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掌握程度。
本文研究指出,卓越教學模式應用于門診護理教學中,可顯著提升護生對理論成績、實踐成績掌握程度,且整體護生滿意度提升,與對照組比較,P<0.05。卓越教學法樹立“以護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側重點是對護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分析,促使護生可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引導護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并進入到臨床實習中,提高對疑難為掌握程度。依據小組討論、情景劇角色扮演等并為護生創造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及積極探究良好學習氛圍,提高護生合作學習能力。任課教師經多種學習模式干預下,多種教學模式下提高護生學習興趣,教學中不斷征求護生意見與建立,鼓勵護生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目標,進而提高護生專業興趣。護生整體學習興趣增強,帶教老師整體教學意識、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顯著提升,護生整體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帶動并發揮出護生主觀能動性。教學實施中,教師可及時回答護生提出問題,與護生開展情感、思維互動,營造出融洽師生關系,護生對教學整體滿意度提升。
綜上所述,卓越教學模式被用于門診護理教學中,可提高學生對各項專業知識掌握程度,且整體教學滿意度提升,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曉燕. 卓越教學模式在兒科門診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138-139.
[2]李神美, 高燕, 趙嘉, et al. 卓越護理本科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改革模式的探索:品管圈活動實踐[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2):169-173.
[3]林美麗,黃嚴金,黃麗玲. 思維導圖聯合卓越七步教學帶教模式對心內科護理實習生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2020,18(34):107-109.
[4]馮玲敏. 思維導圖聯合卓越七步教學法在泌尿外科臨床護理本科實習生代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 黑龍江醫學,2020,44(8):1131-1134.
[5]章新瓊,洪靜芳,李惠萍,等. 卓越護理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21):2561-2564.
[6]姚娟,楊曉莉,張春梅. 校企合作視域下高職院校人文護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 衛生職業教育,2021,39(1):33-35.
[7]汪家龍,曹虹. 卓越技能型護理人才培養改革探討:以黃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蚌埠醫學院學報,2020,45(5):662-66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