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婷
摘要:針對心力衰竭病患的護理尤為重要,其護理又可分為飲食調理、心理護理、家庭護理等多個方面,本文將圍繞多種護理模式概述其護理要點,為心力衰竭病患的科學護理做出總結性概述以供參考,以此延長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力衰竭;病患;護理;治療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1
1.心力衰竭的誘發因素
心力衰竭是一種無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嚴重影響著病患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是由多種心血管疾病導致的一種綜合性病癥,通常需要依賴藥物暫緩不適,或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護理手段緩解癥狀。若不及時干預或沒有得到恰當的護理,則會引發病患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同時,病患若本身就存在一些基礎性疾病,也會誘發心力衰竭,如貧血、乳頭肌功能不全等。此外,呼吸道感染、嚴重心律失常、鈉鹽攝入過多、女性分娩、藥物使用不當、情緒激動或過度體力活動等,都是心力衰竭的誘發因素。知曉誘發因素是為了更好地為病患提供優質護理。
2.心力衰竭護理要點之一:充分休息
根據心功能的等級劃分,可針對心力衰竭病患在休息上做出差異性的一般護理。心功能一級的病患除超負荷和激烈的運動,原則上可不限制其日常活動,但必須有午休時間;心功能二級的病患也可以適當活動,但活動中間也需要保持休息,以及適當的睡眠,同時活動的間歇時間要適當;心功能三級病患的活動則需要有所限制,且保持一定的臥床休息或坐位;心功能四級病患的活動要嚴格限制,以臥床休息為主。當然,對于心功能三級和四級的病患來說,臥床休息也并非絕對的不能下床活動,在有陪護人的情況下可以短距離散步,以防長期臥床導致的精神狀態不佳、肌肉萎縮或皮膚損傷等不良后果,總之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
3.心力衰竭護理要點之二:飲食調理
由于心力衰竭病患運動量較少,以及患者多為老年人,因此常出現便秘情況。對此,首先是在飲食上保持膳食纖維的攝入,幫助腸道正常蠕動;其次對于部分臥床休息的病患來說,需要幫助他們訓練床上排便的習慣;便秘情況嚴重的病患,可使用適量的潤腸劑。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少鹽、少油;多食富含維生素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產氣食物、濃茶、咖啡等;以易消化食物為宜,少量多餐;根據病患具體的血鉀水平決定對含鉀食物的攝入量。注意部分隱性高鈉食品,如加工熟食、皮蛋、腌菜等。切勿暴飲暴食,晚餐減少飽腹感,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再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
4.心力衰竭護理要點之三:自身監測
心力衰竭病患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自我監測,即關注自身脈搏、血壓、面色、體重,以及排尿情況。首先,患者每天選擇一個固定時間點,穿相同的衣物在排尿后稱體重,觀察體重有無顯著變化。其次,臨睡前可檢查自身腳踝部位有無出現腫脹情況,夜間入睡后有沒有出現過憋醒感。再者,可以專門的容器收集觀測自身排尿情況。總體來說,當出現嘔吐感、憋悶感、浮腫、排尿量減少、一天內體重增加到1千克以上,即表明心力衰竭癥狀有所加重,需要立即前往醫院就診,讓醫生開具治療或護理方案。
5.心力衰竭護理要點之四:禁止隨意增藥、減藥、停藥
部分患者在藥物服用一段時間感覺到好轉后,會自行調整藥物用量,這樣不僅不利于病情控制和預后,還會嚴重干擾醫生對病情的判斷。譬如為了控制液化氣體潴留,需要用到利尿劑,因而會涉及到電解質的平衡,若病患一意孤行,隨意增減藥物,則會致使水鈉潴留用電解質紊亂等情況,甚至會導致患者心率失常。又如β-阻滯劑,通常需要長時間服用,且在服用初期患者常常會感到短期的負性肌力作用,因此常常會自行停藥,極不利于心力衰竭的長期控制。因此,患者要謹遵醫囑,根據醫生指導的服藥方法按時服藥,若在藥房自主購買過非處方藥物,應當主動告知醫生,以便醫生判定是否對病情治療有效,或能否與其他處方藥物同時服用。
6.心力衰竭護理要點之五:心理護理
心理狀況的好壞對每一個病患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護理是為了幫助患者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第一,緩解病患的緊張、壓抑情緒,護理過程中要耐心地為他們普及心力衰竭的相關知識,如誘發原因、良好的治療、預后等,減少他們的心理壓力,要告知患者,只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病情就可以控制,以此增強他們面對疾病的信心,保持平穩的心態。第二,幫助患者建立自主護理積極性,即建立護士與患者的共同護理模式,讓患者主動參與到治療過程中來,認真聆聽患者對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案所提出的建議和要求,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視,不僅能有效提高護理效果,還維系了良好的醫患關系。第三,護理人員要重視病患的情緒變動,愿意傾聽患者的訴說,樂于與他們溝通,對患者的情緒積郁進行疏導,引導他們轉移注意力,豐富其閑暇生活,如看報、參加病友活動、討論實事等。
7.心力衰竭護理要點之六:家庭護理
心力衰竭病患在家中休養的情況較多,因此,家庭護理也尤為重要。對于部分嚴重的病患來說,由于長期臥床,他們心中難免會產生“累贅”想法,認為自己拖累了家庭,所以家庭成員在護理過程中務必要做到貼心、耐心、關心,盡可能地給予到他們更多關注和幫助。但是,也不要對患者的病情感到過分的緊張,以防將這種緊張情緒感染給病患,加重其心理負擔,加重病情。此外,家庭成員還要叮囑患者定期復查,監督和協助他們遵醫囑按時服藥,積極配合治療。
8.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心力衰竭的護理在疾病康復的整個過程中都尤為重要,充分的休息、飲食調整、自我監測、按醫囑服藥、心理護理、家庭護理,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只有做到每個環節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病患的癥狀,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馬麗芳.溝通護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09):1623-1625.
[2]王娟,劉菲,王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狀態的護理干預方案[J].心理月刊,2021,16(16):42-43.
[3]李洋,薄琳,賴小星,武曌,朱宏偉,霍曉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營養狀況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1,20(05):39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