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說起茶道,人們首先會想到的便是聞名世界的日本茶道。殊不知,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日本茶道,追本溯源卻發現它源于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茶道在中國大約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其不僅博大精深,而且源遠流長,其所蘊涵的思想內涵能夠修煉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對人的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高校思政課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實施路徑,對學生正確思想價值觀的塑造與引領,整個精神文明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都具有不容小覷的價值作用。因此,將茶道思想滲透到高校思政課堂中不僅可以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延伸思政教育的深度與廣度;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
茶道思想在我國民族文化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了數代人的思想。我國正處于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而隨著茶道思想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其已經逐漸滲透到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領域,并發揮出一定的作用。將茶道思想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僅可以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而且還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并完善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總而言之,茶道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的運用可以發揮出多重作用。相應的,高校青年大學生作為現代化建設與發展的新生力量,他們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其思想政治高度甚至可以影響到國家發展的速度與質量。因此,加強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思政課堂教學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茶道思想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效果。
當下,素質教育深化改革工作不斷發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但是,在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很多高校并沒有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教育地位仍然比較低。與過去的高校大學生相比,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與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這就要求思政教師在選擇教育內容時要考慮到當代大學生與過去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樣才能保證思政教育內容的有效性與實效性。但實際上,當前思政教學內容比較陳舊,與社會發展和學生實際需要不符合。不僅如此,由于思政教學內容老舊,所以這些教學內容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尤其是在文化自信建設背景下,思政教師本應該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學內容當中,以此來達到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目的??墒?,幾乎所有的高校思政教師在安排思政教學內容時都忽視了對茶道思想內容的融入,不僅不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中國茶文化,而且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雖然我國高校在很早之前就開始推行新課改政策,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說教式”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思政教師是負責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其主體地位顯而易見。但思政教師單方面地給學生灌輸那些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并不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好的學習體驗,使得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都比較低,難以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當代高校大學生處于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下,所以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所以,作為高校思政教師,其應該考慮到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并通過將新媒體、自媒體、融媒體等工具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此來豐富教學方式,并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思政知識的渠道,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然而,多數高校思政教師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方式而忽視了對創新元素的融入,不僅影響到了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激發學生課堂聽課興趣。
與傳統文化教育觀念不同,在新課改教育模式的要求下,思政教師在發揮出自己教書育人作用的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使他們可以降低對教師的依賴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校大學生每天能夠接觸到的信息數不勝數,而這些信息或多或少都會對他們的思想政治觀念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思政教師更應該引導學生甄別這些良莠不齊的信息,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然而,有些高校人才培養觀念比較落后,并未真正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保障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視了學生在思政教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受到教育的效果無法充分顯現。甚至于,還有一部分思政教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屬于專業文化課程,對學生未來發展所起到的幫助作用也比較小,所以并不應該投入大量的資源,也不需要嚴格要求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所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思政教育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茶道思想作為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高校思政課堂中也可以發揮出顯著的作用。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茶道思想與高校思政課堂并沒有關聯性,但兩者所包含的內容卻表現出很多相似性。所以這就意味著茶道思想完全可以成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大助力。當然,在精神文明建設背景下,茶道思想在高校思政課堂上的運用需要以茶文化教育為契機,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茶文化教育活動來增強師生對茶文化的了解,從而為茶道思想在高校思政課堂上的運用奠定基礎。中國茶道思想經過了數千年的沉淀與發展,所以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中國茶道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茶道思想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含的思政內容與精神真諦為高校思政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吧摗笔遣璧浪枷胫械闹匾獌热葜?,其不僅從哲學的角度解釋生命,而且也對思政教育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當前,仍然有高校大學生心理比較自卑,總是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更沒有感受到什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生命論”著重強調了生命的存在意義和價值,不僅要求人們要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同時還要對大自然懷有敬畏之心,尊重生命。對于高校思政教師而言,他們要學會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并平等對待學生,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并引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考慮到茶道思想的哲學教育意義,思政教師在改革教學內容時要善于利用茶道思想,讓茶道思想洗滌學生的思想和靈魂。與此同時,思政教師還要立足于當下,以茶道思想中的典型案例來告誡學生,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并使得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嚴于律己,將自己發展成為一個社會棟梁之材。
我們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這都需要學生先完成思想上的轉變。但很明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明顯不能實現這些教育目標。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體現出來,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能加強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一方面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在思政課堂上的價值和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教師通過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來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據此來調整教學計劃。教育本身就不應該墨守成規,尤其是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育人職能愈發重要。當前,很多高校都推崇“雙主”課堂建設,也就是說不僅要在課堂上發揮出教師的教書育人的作用,同時還要體現出學生主體地位,賦予給學生更多的話語權,讓他們能夠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工作中。與此同時,思政教師還要豐富教學方式,不僅要學會將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工具有效融合,更要合理利用慕課、微課等新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的多樣性與趣味性,激發學生課堂聽課興趣。
與過去不同,當前的教育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建設世界“一流高?!薄ⅰ耙涣鲗W科”已經成為高校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要想達到這些發展目標,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明顯不行。為此,高校思政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轉變教學理念,始終維護好學生的根本利益,并借鑒翻轉課堂教學理念,把課上教育與課下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課下時間的利用率。一方面,思政教師可以將某些涉及到的茶道思想網絡資源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這些內容,增強他們的茶文化素養;另一方面,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與學生探討知識,而不應該以高人一等的身份自居,否則只會影響到學生對自己的評價。
綜上所述,從當前茶道思想在高校思政課堂運用現狀來看,目前很多高校思政課堂教學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茶道思想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效果。為提高茶道思想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質量,從而提高思政課堂教育實效性,就必須針對其存在的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