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輝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生在進入臨床工作前必須再次進行規范、系統的臨床實踐和學習,將基本理論知識與臨床診療緊密結合,提高臨床工作能力和醫患溝通技能,端正學習態度,建立良好醫德醫風[1-2]。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畢業后進入臨床執業行醫的起點和必經階段,在其職業生涯中尤為重要[3]。因此,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如何提高臨床實踐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是帶教醫師(具有帶教資質的高年資中級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醫師)必須重視和思考的問題。目標與關鍵成果法(OKR)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單位采用,但針對臨床教學工作中的應用目前較少見[4-6]。本研究結合作者自身工作經驗,探討了在臨床帶教工作中導入OKR的管理思路,以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臨床帶教為實踐,系統研究了管理思路的導入及實施方法,現報道如下。
OKR定義為“目標和關鍵結果”,O:Objective可直接理解為企業目標,KR:Key Results可簡單理解為一個關鍵結果,結合起來可理解為“為確保達成目標的關鍵結果的分解與實施”[7-8]。OKR思想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的“目標管理”框架。到20世紀90年代英特爾公司創辦人——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從目標管理修改而來的一套管理模式,導入公司后取得了極好的效果[7]。1999年約翰·杜爾將OKR引入谷歌公司,這一舉措使谷歌公司發生了大規模變革,讓公司走出低谷,扭轉虧損變為盈利。自此OKR這一理念便推向了世界。隨著該體系大范圍的引入,到2013年OKR體系成功引入中國IT行業,逐漸國內各個公司也開始實施OKR[8-9]。互聯網行業管理模式的創新給很多傳統行業帶來了巨大變革。與互聯網行業相似,當前醫院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迫使醫院改變當前的臨床教學方式,并引入了OKR理念[10-12]。
PDCA循環是一種按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4個階段的順序不斷循環進行質量管理的管理模式。PDCA循環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一級帶動一級,階梯式上升,有助于持續改進和提高,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管理模式。但隨著PDCA的廣泛應用,其不足之處也逐漸顯現出來。因PDCA循環只是讓員工完善現有工作,所以,容易讓員工產生慣性思維,使其按部就班,在工作中缺乏創造性。因此,PDCA循環在實際的實施管理中具有一些局限性。
OKR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可幫助員工制定目標,并監督員工目標完成情況,與PDCA循環管理模式有諸多不同之處:(1)目標制定方式不同。OKR目標的產生是高層部門與基層部門共同討論的結果。OKR更重視上、下級的雙向溝通,因此,可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同時也可避免集體智慧被荒廢。(2)目標公開方式不同。OKR管理模式下團隊所有成員的目標是公開可見的,可增進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了解,促使大家朝著目標一起努力。(3)溝通方式不同。OKR倡導開放、平等的氛圍,每個人均可以對其他成員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不再是上、下級的不對等溝通。更重要的是OKR倡導員工摒棄慣性思維,挑戰自己,不斷創新,可有效避免PDCA循環管理中的不足之處,也是OKR的核心價值所在[13-14]。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培養高質量、高素質醫師的重要階段。自1993年國家發布了《關于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的通知》后,各地區逐漸展開了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前期探索,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于2014年正式啟動,其中的醫療改革措施已日趨完善,受到了國內外專業機構和同行的普遍認可[15-16]。從當前情況來看,臨床帶教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改善:(1)住院醫師自身對臨床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關注度不夠。近年來,由于培訓模式的原因,使住院醫師將精力投入到已指定的科室相關的專業技能上,而忽視了其他科室的培訓內容。(2)醫師收入參差不齊,普遍低下,培訓積極性差。考核管理體系不健全,科室輪轉考核趨于形式化。另外,人文素質教育定位不清,未能將醫學人文觀置于教育理念中。此外,臨床工作任務較繁重,時間和精力不足,從而導致住院醫師理論課程時間縮短。(3)帶教醫師與住院醫師的溝通不夠,未能定期與醫師進行交談和疏導[17-19]。所以,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進一步解決和完善。
本研究對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臨床帶教醫師及住院醫師對OKR的了解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問卷星”平臺制作調查問卷,通過微信平臺發放。問卷內容分3個模塊,分別為OKR概念、OKR作用、OKR的執行。問卷以網上投放、網上填寫的形式完成,每個問題選擇最符合自己實際情況和想法的回答。隨機抽取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臨床帶教醫師及住院醫師,發放問卷52份,回收52份,有效問卷50份,無效問卷2份。結果顯示,帶教醫師和住院醫師對OKR的了解程度十分欠缺或知道OKR但對此體系的執行力度較低,見表1。因此,改革臨床帶教方式并為其引入OKR理念檢測執行力度勢在必行。

表1 帶教醫師及住院醫師對OKR的了解情況(%)
OKR在臨床帶教中的實施流程見圖1。在臨床帶教過程中根據醫院的發展規劃,利用OKR對科室該年度的整體目標進行一個全面的匯總,全體臨床住院醫師參與,集思廣益確定科室的一個中長期規劃,然后所有人目標一致,共同努力。目標應難度適中,定得太高容易打擊自信心,定得太低起不到積極作用。最合理的OKR應該既具有挑戰性,同時又切合實際。最后對本年度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帶教醫師對自己完成的進度和效果進行評分,根據實施效果適當調整規劃。

圖1 OKR在臨床帶教中的實施流程圖
以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臨床帶教工作為例,簡述OKR理念如何在臨床帶教工作中實施。臨床帶教醫師可根據醫院近期發展規劃確定在臨床帶教過程中的總目標(Objectives),如要提高臨床帶教工作質量,讓住院醫師掌握臨床基本技能和溝通技巧。關鍵結果(Key Results)則需要圍繞這個目標具體分解任務,做出一定周期內的整體規劃,然后所有人為達到預期的目標共同努力。目標的具體實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入科教育,讓住院醫師了解科室基本情況、科室規章制度、科室人員職責、病歷書寫規范、醫德醫風教育、出科考核制度等。(2)開展小講課,深入講解需要掌握的病種的臨床表現、診斷思路、治療方法等。(3)教學查房,住院醫師可從患者入院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診斷及鑒別診斷及治療方案、預后情況等方面進行討論分析,培養其臨床思維。(4)臨床技能操作規范化培訓,每名醫師所具備的臨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帶教醫師需根據每名醫師的具體情況來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做到因人施教、個性化培訓。(5)定期與住院醫師交談和溝通,鼓勵其多問幾個為什么,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帶教醫師應積極引導,糾錯改正。在OKR實施過程中帶教醫師可根據具體實施效果適當調整規劃。當OKR完成執行時對實施后整體的效果進行評分。本院建立了醫院、科室兩級督導體制,建立了各項考核制度,完善監督指導體制。本院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采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多站式考核制度,可科學、合理地檢驗住院醫師培訓效果,為制訂下一步培訓計劃提供良好的探路石,見圖2。

圖2 OKR在臨床帶教中的實施示例
綜上所述,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對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重要,是醫學生成為一名合格醫師的重要階段。目前,我國臨床帶教工作方式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廣大醫務人員及時發現和改善,使住院醫師培訓朝著更適合我國國情的方向發展。OKR是管理領域中非常出色的管理方法,是跟蹤目標完成情況、確保最終目標實現的有效管理方法。將OKR管理理念導入臨床帶教工作中可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規范帶教制度,提高帶教質量。